第3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金錢到了一點的數量,其實也是個禍事。尤其是對於有錢無權,而且社會地位低下的商賈人士而言。過多的金錢反而是禍害的根苗!

  “你們若是真的想給我好處。你們若是真的想以後可以平安,就多做一點兒能給天下百姓帶來尖惠的事情吧。”

  鹽商明白了林三洪的話中之意。卻不知道府台大人的具體所指” “我的意思呢,你們可以拿出一點錢來,辦一些義學堂。聘請當地不得志的讀書人為先生,教授蒙童識字,”林三洪說道:“普天之下。讀書識字之人終究是少數,能夠算帳寫字的能者實在不多。不論世道如何變幻,這種開辦義學堂啟蒙孩童的事情永遠也不會錯。這個,事情花不了幾個錢,你們的飯桌上少一道菜,平日裡少擺一桌花酒,足夠興辦多少義學了!人這一輩子。尤其是你我這等經常在河邊走的人,難免有濕鞋的時候,多辦幾個義學,是給天下行善,也是給自己積德。他日若有什麼金錢權勢解決不了的困難,總算是身上有了一點公德,不至於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本府也是剛剛才想清楚,義學遠比銀錢更加重要,現如今揚州府台衙門也能拿出點錢來做這個事情,不管你們願意不願意給予本府助力,本府是一定要做的,”

  天下豪富之門,多是出自漕、鹽這兩個口子,眼前的這六大鹽商也算是當之無愧的富豪了。平日裡也是揮金如土的習慣了,自認手中的錢財可以買通很多東西。經過這次串鹽之事以後,更加清楚的認識到錢並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大的威力。在真正生死攸關的時候,金錢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歷年來,包括鹽商在內的富了數不盡的財富。大部分用來收買官員。懷有部呀。…在自己的享樂之上,聲色大馬縱情享樂,並沒有做過什麼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可一旦有事生,才會更加明白這個世道上金錢的威力在權勢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平日裡各級官府剪羊毛的事情從來就沒有斷過,這樣的敲詐或許還在鹽商的可承受能力之內。可要是上頭想打他們的主意,就不是幾個區區的鹽商可以承受的起了!林三洪的話中之意已經很明顯了,興辦義學不僅是實實在在的惠民之舉,也是擴大自己聲望的好事。過上十年八年。隨著聲望的提高,上頭那些人再想打鹽商的主意,就需要認真掂量一下了……

  若是義學之中能出現幾個出類拔萃的人才,說不準就可以進入官場,這對於從一開始就出錢資助的鹽商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資本。那些走進官場的新生力量,就算不把鹽商當成是恩人,起碼也不會當作是敵人,有著天然的親近,這就是潛在的好處,, 最讓鹽商動心的還是成本問題。

  在這個世道之下,五兩銀子足夠辦一場普普通通的喪事,一個四口之家一年的開銷也到不了五兩這個數字。現如今揚州工商百業蓬勃展。只要能吃苦肯賣力氣,一年賺七八吊錢是很正常的士氣。可那些不得志的文人自持身份,不肯和那些販夫走卒裹在一起做那些粗鄙的髒活累活,教書先生這個職業雖然並不高級,可終究是比扛活的活計要好聽的多,也輕鬆的多,只要拿冉二三兩銀子一年的報酬,自然會搶著來……

  揚州鹽商素來奢靡,平日裡一頓飯都要幾十上百兩銀子,擺一桌花酒的話,要是不扔大幾百銀子出去,自己都感覺太寒酸了。二三兩銀子。對於鹽商來說。連九牛之一毛都算不上。

  就憑著林三洪的這次救命之情。要是給府台大人報答的話,沒有幾十萬兩肯定說不過去。辦義學堂能花幾個錢?

  性價比擺在這裡,鹽商自然知道應該如何選擇。

  “府台大人教的是,我等明白大人的苦心,如此行善積德利人利己之事,盧某人斷斷不會落在人後。”盧總商把胸脯子拍的山響,信誓旦旦的保證:“這個事情我回去就辦,義學堂也用不了幾個錢,撥出幾萬兩來先弄著,以後再有所需,我盧某人豁開了口子,就是破家舍財也要辦起來!”

  其他幾家鹽商也紛紛示支持。

  關鍵還是做這個的成本太辦義學的那點錢對於鹽商來說已經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自然不用什麼周詳的準備和權衡。

  “這是個大事,一旦辦起來就要辦到底。府台衙門也會鼎力支持。一應所需都會優先供給。無論是對你們的名聲還是對本府的政績。都有莫大好處,本府自己也會拿點錢出來支應著”林三洪難的的笑了笑,舒出胸中一口悶氣:“錢財糧秣確實用不了幾個,可這個,事情也要有個章程。本府預備著從現在開始,先一步步辦起來,開始不妨少辦幾個”只要有孩子願意學習”算了,就算孩子不願意來學,我們可以想法子誘之,到今年冬至,至少要在各地興辦不少於一千個義學堂。”

  所謂的義學卓,並不是林三洪的創。

  在民間,也有一定數量的義學堂存在。

  地方上一些真正明白事理的儒生,主要是老年書生,會在冬閒的時候辦義學,專門教授孩子們讀書認字。這種義學基本上是免費的,也不要求什麼出身什麼門第,只要孩子想念書想識字,就可以過去學習。雖然教書的先生並不索要什麼錢財費用,可是在通常情況下,家長也會拿出一些東西來酬謝教書先生。主要是用一些土產或者糧食來作為學費,送給教書先生。雖然沒有具體的數目限制。卻並不完全意義上的免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