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果不能拉攏更多人進來,漢王的實力就不能壯大,就會被大王爺那邊給壓下去。 林老弟你離開已經兩年了。京里已經起了不小的變化,漢王似乎,似乎沒有站住上風啊”。魏成棟苦笑道:“我們這些漢王門人自然不能袖手旁觀。漢王若是倒了。大家都不會有好下場,做這個事情其實是經過我們大家同意的。弄點錢過來。是為了漢王,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林三洪愕然。

  或許是因為在揚州這塊金銀之地的緣故。還沒有很真切的體會到金錢對於實力的影響。從朱高煦這一次的手筆來看,朱家兄弟二人的爭鬥已經激烈到了一定程度,要不然漢王不會做這個既冒險又見不得光,的事情。

  還有一點,現在的漢王系人馬已經有了自我,成為一股真正的力量。並非是屬於朱高煦這一個人了。

  朱高煦只是這個集團的一面旗幟,從這股力量懂得為自己謀取利益開始,這個集團的影響就已經越了朱高煦本人的影響。這一股力量會推動著朱高煦一步步走下去,要麼就是輝煌大勝,要麼就是萬劫不復,再沒有任何其他選擇!

  而林三洪,就是這個集團的一份子。從目前來看,還是最為顯眼的那一份子!

  第143章 百年之計

  當林三洪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感覺身心俱疲,好似背負著什麼沉重的東西走了幾十里山路之後的那種感覺。

  與林三洪的疲憊相反,聽到這句話之後,六大鹽商無不是面露狂喜之色,如釋重負的呼出胸中一口濁氣:“謝天謝地,多謝府台大人從中周旋,總算平安過了這一道門檻兒

  林三洪斜斜的坐在椅子上,看著喜不自勝的鹽商,感覺胸口好似堵住了什麼東西一樣:“你們也不要太過歡喜,這事情是過去了,可還沒有知 ”

  準確的來說,這個時候不是已經過去,而是剛剛開始!只不過是擔上朝廷的名義,由漢王朱高煦打著禮部的幌子實際接手了過去,,

  鹽商們聽了林三洪的暗示之後,才知道漢王準備在這個事情上大做文章。無論是刺探蒙古人的軍情也好,是分化庫爾庫曼也罷,終究是有人把這個事情挑起來了,鹽商們總算是保住了身家性命,對於鹽商來說,這就是一個極大的成功。

  至於配合朝廷再串幾次鹽,再和鹽梟一起走幾遭塞外的小道,就顯得不那備重要了!

  這事情看起來是漢王朱高煦親自主弓的,其實魏成棟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漢王也不過是順應了“大家”的意思,其真正的幕後人物是整個,漢王集團,而不僅僅是朱高煦一個。人!

  朱高煦沒有說出來的話,林三洪自然要替他說出來。

  “這個。事情是漢王給你們遮掩過去的,漢王不會直眉白眼的要你們的好處,可你們也應該體察漢王的苦衷,該報效一點的最好還是報效一點上去

  張口要好處,其實也不能算是落井下石的趁機敲詐,畢竟朱高煦把這個事情攬過去並且擔了起來,保住了鹽商的性命,要點好處也不算過份。

  天底下從來就沒有白吃的午餐!就算是皇子,也不可能白白的辦事情。深諳交易知道的鹽商比林三洪更明白這個道理。

  “是極,是極!”或許因為太過歡喜的緣故,盧總商說話已經顯得有點興奮了:“漢王操勞國事,日理萬機,能夠為我們幾家這點芝麻綠豆的小事情分心,我等自然要孝敬上去一些,也等於是報效了朝廷的嘛,應當應份的事情,就算沒有府台大人的提點,我等也會有一份心意報效上去

  朝廷不是漢王,朱高煦也不是朝廷。二者之見的分別這麼大,鹽商自然分的出來,只不過是故意混淆了這個概念罷了。

  “如此的事情,能夠扭轉乾坤,自然是漢王的恩德。”一個鹽商很知趣的說道:“可若是沒有蔣台大人提綱契領,肯定也是辦不成的。府台大人對我等的愛護之深已非是言語可以表達,稍候我等會給府台大人奉上小小心意”

  林三洪也是個重要人物,若是沒有林府台,鹽商就是通天的手段,也不可能扒到朱高煦的門子。而且府台大人還是本地父母,辦了這麼了不起的大事,根本就不必府台大人提起。也要趕緊送一份“好處”上來!

  “免了,金子銀子你們還是自己留著吧,”

  林三洪林大人愛財的名聲天下人就沒有不知道的,眾鹽商本以為林三洪會趁機獅子大開口索取天大的好處。怎麼也沒有想到林三洪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來!

  仔細一想,也就明白了,府台大人這是客氣呢。畢竟是堂堂的知府,這種事情肯定會裝模作樣的推讓一番……

  府台大人推讓並不是真心的不要好處。金子銀子人人都愛。府台大人若不貪財,那才真是奇怪了呢。

  “金銀之物誰能不愛?我也不是什麼聖賢,自然是喜歡的很。

  可這一次我不是和你們客套。也不是故作清高。”林三洪正色道:“經過這一次的事情,想來你們也看明白了,金銀雖好,卻不是萬能,有很多事情不是光有錢就可以解決的,”

  金錢確確實實的一個好東西。可以換來錦衣玉食,可以換來富貴榮華。但是真正的大問題,永遠不是金錢可以解決的。依靠金錢就可以擺平的事情,那就不是大事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