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幾個鹽商看出林三洪有摘出身子的意思,可也無可奈何,府台大人能夠伸手幫一把,已經算是不錯了。

  很快的寫了一個大致的敘說綱要,仔細看了看確認沒有砒漏之後,才交給林三洪。

  “我把這個東西送到漢王手中,最後能辦成什麼樣子誰也不敢保證林三洪說道:“幾位先回家等消息吧,回家之後最好多燒點高香,多做點善事。一來是可以讓佛爺保佑這個事情平平安安的過去,二來呢

  右足連漢圭都抹不平眾個事情的時候,你們好給自只教,免得小到陰曹地府里要收閻王小鬼的折磨”

  林三洪的話里透著陰森森的殺氣,幾個鹽商忍不住打個寒戰,

  在這幾天裡,鹽商們終於體會到了什麼叫做恐懼,整日裡提心弔膽戰戰捷兢,這幾天燒的香拜的佛過了以前幾十年的都多。一面“望眼欲穿”的等著府台大人那邊的回信,卻又怕聽到什麼不好的消息,真是如在水裡火里,出了吃齋念佛之外什麼事情也做不了。

  林三洪也在急等朱高煦的消息。

  這個事情已經牽扯到自身了,自然不可能做到安之若泰。可漢王那邊遲遲沒有消息,就好像急驚風遇到了慢郎中一般,這邊急的火都上了房,京城裡邊連個風吹草動都沒有!從揚州到京城,不過是一水之隔,有三天的時間,足夠傳回來準確的消息了。可是眼看著十天都過去了,漢王那邊還是沉寂無聲,林三洪反而是放心了許多。也許朱高煦還在為這個時候奔走,也許是正在著手辦理,可不管怎麼樣,最起碼不是最壞的那個結局。

  有了這個保證,林三洪就可以安枕無憂了。畢竟資敵的事情不是官府做集的,也就是個監管不嚴的罪名,只要朝廷那邊沒有立刻大雷要之怒,一切都還有迴旋的餘地。

  鹽商們可沒有林三洪這樣的沉穩架勢,因為要掉腦袋的不是林府台,而是他們六家老老少少幾百口子。這事情要是辦不好,偌大的家業都的賠進去,有多少腦袋也不夠朝廷砍的。就算再怎麼裝,也扮不出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天河懸於頂而從容不迫的架勢來。

  這種煎熬真真的就是抓心撓肝,實在是坐不住了,相約好了去找林府台打聽:

  “府台大人,京里有消息了沒有?”

  “我們幾家等的實在心焦,這十來天,我身上的肥油都煎熬光了”

  林三洪冷冷的說道:“沒有消息,你們繼續等吧。”

  “要不要找個熟門熟路的去京里打聽打聽,這總不見消息也不好哇?”

  林三洪懊惱的站起來,挨個指著鹽商的鼻子大肆申飭:“平日裡你們一個一個精明如鬼,到了真正的事情上怎麼就糊塗了?打聽?打聽什麼?急著送死去不成?這個節骨眼兒上,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若是三兩天就有消息下來,連看也不必看了,肯定是砍腦袋的消息”

  六大鹽商確實精明,只不過這個事情牽扯到了自己,當局者迷,整天被生生死死的念頭攪亂了心智。林三洪這麼一提醒,登時就明白過來了。

  這個時候,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若是漢王沒有遮掩住這個事情,用不了三天,朝廷就過來拿人了,還用的著等這麼些時日?估摸著漢王也是在上下活動著呢!這就是好事,只要漢王能把這個事情拖下來,也就有了指望。哪怕是多花點 錢,只要能保住命,再高的價碼也值得。

  “你們若是還有些家底兒,最好多準備點錢,這個事情不可能就這麼了了,肯定還有用錢的地方,我的意思你們明白吧?”

  “是,是,明白,明白!”

  正說著,英子就進來稟報,說是漢王府來人了。

  看來已經到了揭曉的時候,林三洪也多多少少有點緊張的樣子,深深吸了口氣看看這六個緊張的站都站不穩的鹽商:“你們幾個迴避一下吧。”

  鹽商趕緊一腦門子扎進裡屋,,

  老熟人魏成棟,也是漢王朱高煦的親信了。

  “林老弟,好舒服的揚州府台,連京城裡都嚷嚷動了,兩百萬,好大的手筆!”

  魏成棟一面打著哈哈兒,一面用眼角掃了掃屋子裡伺候這的丫鬟僕役。

  林三洪自然值得老魏的心意,揮揮手讓這些下人迴避:“這裡不用你們伺候了,都下去吧,沒有喚你們都不許進來”

  幾個下人知道府台老爺有要事要辦,躬身退出,還很仔細的把房門掩好!

  “怎麼樣?”

  就這麼一句沒頭沒腦的話,魏成棟就明白了林三洪的意思,開門見山的說道:“漢王已經把這個事情攬下來了,以禮部的名義給陝西了通文。

  林老弟你給我詳細說說,這裡頭是不是有什麼貓膩?”

  既然朱高煦能攬下來,就說明有能力在這個事情上施加影響,照這麼看的話,自己的烏紗應該沒有很大的問題!

  林三洪也不隱瞞,就把事情的詳細經過仔仔細細的說了一遍。

  “漢王也說了,這個事情有點棘手,不過保下林老弟你還是可以做到的”魏成棟嘿嘿笑著說道:“這種事情雖大,可老弟你又不是真的要資敵,漢王在京里用點心思也就是了,關鍵是那幾個鹽商”

  “漢王是怎麼樣的意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