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各地文人相約而至,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在大明寺外的“文擂”上斗是不可開交。

  文化的交流,商業的繁榮。在金銀的來往之中財富開始實現一次再分配,,

  各行各業都呈現出井噴式的大爆,尤其是娛樂業和服務業。因為揚州官府對這兩個行業的重視。已經去年佛節的餘蔭,即便是上一次佛節過去之後到這一次佛節開始之前的這一年時間裡,揚州的遊人客商都在顯著增長,就是街道上的叫花子都比往年多出幾倍都不止。這兩個行業在過去的一年當中都實現平穩高增長,而到了這一次揚州盛會之時,精心的準備和長久的期待直接就化作了最誘人的銀錢”

  別的行業能賺多少先不去講。府台衙門這個坐地抽成的身份就已經註定了穩賺不虧的局面。

  眼看著繁盛的揚州起來了。坐地抽成比那些攔路搶劫的匪類大秤分金還要過癮。

  一斗一斗的銅錢嘩嘩的往裡流,一稱一稱的散碎銀子如沙土一般”

  早在佛節開始之前,揚州的官吏們就知道這一次會有很不錯的收成。畢竟大家都辛苦一年了,耗費了不少的心力和精力。也真正賣了力氣。經營揚州其實和農民種莊稼是一個道理,看著這是一個可以有不小收穫的東西,就種了下去,仔仔細細的侍弄著,如今總算等到了收穫的時候,心情自然極佳。

  去年那種“靠天吃飯”的方式都可以有讓天下眼紅的好收成,這一年大家都費勁不一把子力氣賣在這裡,收成肯定會更好。

  眼看著府庫逐漸豐盈起來。眾人的心情也不那麼好。

  因為外邊就窩著一個準備摘桃子的劉成,大家辛辛苦苦幹一年,基本就是給他幹了。

  幾個揚州官吏聚集在一起,看著這些讓人眼紅的收成,再想想外邊的劉成很快就要把大家一年的辛苦成果都帶走,每一個人心裡都不是個滋味兒,,

  這可不是貪墨來的民脂民膏,是大夥湊力氣賺回來的“血汗錢”是林府台仔細經營擔著天大的罵名換回來的。就這麼讓朝廷給拿走了,

  “拿了鹽引的六家鹽商報效了三十五萬兩,” 鹽商的報效不可能落到府台大人一個人的腰包里,這種銀子是要走府台衙門的帳目,除非是林三洪本人和衙門裡的所有官吏上下勾結,否則不可能獨吞。

  要是貪墨的話,肯定就是夥同大夥一起干。

  可貪墨這種事情是犯法的,弄不好就會惹出天大的麻煩。真要是伸手拿錢的話,眼前的這些銀子就是“集體財產”大家心照不宣的私分一點也不會有人知道,即便是皇上本人知道了也不可能治罪。放著不犯法的錢不拿,去頂著雷貪墨犯法,沒有哪個貪官會愚蠢到這種程度。

  所以鹽商報效的三十萬兩所有官員都不會動,而是原封原樣的交給朝廷。唯一的好處就是把鹽商報效的銀子用上了揚州府的名頭而已。大家還不至於做出“雁過拔毛”的舉動來。

  就算是把這三十五萬拔一層皮也沒有用。反正朝廷今年就是要一百萬這個死數字,只要揚州府能湊出來就行,管你是誰報效的!

  “這裡已經有三十五萬了,再湊六十五萬,趕緊打劉成走人,”

  不等林三洪把話說完,通判王同彥就搶先說話了:“不行,哪有那麼好拿的銀子?咱們揚州府的銀子也不是大風颳來的。這一年來諸位同僚賣的是什麼力氣,大家心裡清楚。就為了能多賺幾個錢,大家連臉面都不耍了小丑一般次數求爺爺告奶奶,如今咱們揚州終於有了一點收成,朝廷就獅子大開口的伸手了。這一百萬雖然不能不出,可也不能就這麼出了。不是還有銅錢嘛。按照官價給劉成數銅錢,各衙門府庫里的存貨也拿出來,按照官價折知…”

  通判這個,位子上的官吏,因為其身份和職能的特殊,通常很難真正和地方官員打成一片。雖然是地方上任職,其實應該算是京官,至少也是京官駐地方的那種,自然而然要受到地方官員的排斥。

  這就形成了一種很獨特也很合情理的現象:不管哪個地方的通判,地方官雖然表面上保持了對他的尊敬,可骨子裡絕對不會拿通判當自己人。畢竟在這個,位子上的官員是專門給上邊打小報告,是依靠得罪人吃飯的,所有地方官都會不約而同的提防著。

  揚州通判王同彥也是這個樣子,所以在揚州的事物上總是保持低調,能不問就不問,能不管的就不管,和一個閒職散官差不了多少。

  但是這一次朱林張口就要兩百萬的時候,大家都懷疑是王同彥給朝廷打了小報告。或許是真的感覺朝廷太過分了,或許是想借著這個機會真正融入揚州官場。王同彥在劉成這個欽使面前表現的最為強硬,絲毫也沒有給老劉成留什麼面子的拂袖而去,而且還真的給朱林上了摺子,告訴朱林揚州拿不出那麼多錢來,朝廷這麼幹絕對是殺雞

  在揚州,朱林的耳目眾多,自然朱椅揚州的底細,而且這一次是御駕親征,一旦打起來就只能勝不能敗,只有海量的財富為支撐著才可以平推橫掃。朱林自然不理會王同彥的分辨之詞。一通臭罵就把王同彥給駁了回來,,

  在朝廷那邊,王同彥的受到了申飭,可有一失必有一得,在揚州官場上,他已經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確確實實是揚州的一份子,開始得到大家的信賴。財政收入上的事情也就不迴避他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