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懷孕不僅可以鞏固妻在家中的地位,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婆婆的尊重 生育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家庭中的大事。能負擔起傳宗接代這個使命的媳婦天然就會得到很大程度的尊重。

  顯然。林三洪的母親很喜歡伺候懷孕的兒媳,把大肚皮的媳婦當菩薩一般供著 當然是為了她肚皮裡面的林家血脈。

  自從杜月娘懷孕以采,林母就高興的合不攏嘴,當時就老家的食點關了,趕來揚州為還沒有出聲的孫子做準備。

  讓林母高興的不僅僅是林家即將添人進口這個事情,還有一個事情也值得高興:林三洪要納妾室了。

  納妾這種事情。對於林三洪極其家人來說,是一個很有面子的事情。畢竟只有有錢有權的“大人物。才會納妾,雖然揚州府台林大人已經完全用不著用納妾來“彰顯。自己的身份,可這畢竟是好事,以後林家的人丁會更加興旺嘛。

  自從月娘的身子重了之後。就和府台大人分了房。因為還沒有正式收納。大香和小香暫時還是丫鬟的身份,還不能擁有真正屬於的“房所以只能輪流到老爺房中伺候著。只等正室夫人誕下兒女之後,就可以正式納入偏房,成為府台大人內宅當中的半個女主人了。

  如大香小香這樣的丫鬟,即便是納入房中做了妾室,無論是名義還是待遇都會有很大提高,但是對於妻杜月娘來說,她倆依舊是下人,這種關係是無法改變的,尤其還是從娘家帶過來的丫鬟,以後就算是生了兒子,也不會對她的主母地位構成任何威脅。

  納妾這種事情,也不是說想納就可以納的,按照大明朝的律法,林三洪還不夠納妾的條件。不過在大明朝,律法是律法現實是現實,無數的富貴人家早早就納了妾室,無論是納妾是年齡還是數量,都明顯與律法不符。不過這也不要緊,要不去官府備錄。在家庭內部承認小妾的地位。對官府只說是侍姬,也就是了。

  按倒律法,就算是朱高熾朱高煦這樣的皇子,妻妾總量也不許過十個。可真正施行起來。別說是官吏老爺,就是很多富商都有十幾房妾了。也不見就真的象犯法那樣抓到牢里去。和納妾有管的律法,從來就沒有真正執行過。朱元璋最小的女兒寶慶公主,也就是朱林的妹妹。結婚的時候還是朱林親自主婚。可這個駙馬爺66續續納過的妾室郗過了三位數,可見這條法律是如何的形同虛設了。

  這些天以來。兩個,即將轉正是小丫鬟初識人倫味道。十分貪戀其中的溫柔,每日總是嬌聲媚氣的一聲聲“老爺”的叫著,聽的人骨頭都要酥掉。

  兩個小丫鬟本是姊妹,相親相愛的很,可為了整齊到房中伺候老爺的機會。如今也鬧起了生分,總是在明里暗裡較勁。

  林三洪可沒有心思理會這些小兒女的小心思,這幾天確實是煩透了,給朝廷遞上去的摺子”,遞一個駁回一個,遞兩個駁回一雙。府台大人準備在揚州實行的舉措根本就不被朝廷認可!

  削減茶稅,可以帶動江南各地的茶葉產業極大繁榮,林三洪也有心在揚州建立茶葉轉運中心,連建設茶葉商場的銀子都準備了,可遞上去摺子被駁了回來 朝廷不同意減少茶稅。 緊接著,林三洪再次遞交削減酒稅的奏請。

  酒稅要是減少了,銷量肯定大增,可以帶動很多其他產業的巨大增長,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可惜的是,這個奏請又一次被駁回了。

  茶酒稅賦是全國通用。朝廷根本就不打算給揚州開個特例。

  稅賦這種東西比不得以過路費存在的厘金,地方衙門無權作出改動。必須經過中樞的同意才可以減免。顯然中樞的那些書呆子們早就看林三洪不怎麼順眼了。減少厘金是你地方衙門的事務不假,可一個小的知府說停了就停了,連個招呼也不打,忒不把中樞放在眼中了吧?雖然揚州府台衙門有錢可以從別的地方把厘金填補進來,該給朝廷的一個。銅錢也沒有少了,可這種事情怎麼也應該和中樞商議一下吧?若是全天下都這麼幹,中樞的權威在哪裡?

  一個知府的權限也就那麼點,稅賦是國家大事,必須奏請中樞。中樞要是不同意,天大的道理也沒有用。完全就是為拿捏林三洪一把,不管林三洪把減免茶酒稅賦的道理說的多麼通透,中樞那邊就認準了一個道理:不同意!

  在這種事情上,林三洪還真的耍不出什麼花招來,只能幹瞪眼沒有法子,最多是在自己的家裡跳著腳的大罵中樞那些笨蛋一個一個都是迂腐冥頑的傻瓜而已。

  要是放在幾百年之後,眼看著一個可以作為試點的經濟區域耍崛起,國家的種種稅收政策早就傾斜過來了,要是能夠成為一個經濟特區。好處大到天上去,就是免稅三年都不為過。可中樞那些榆木腦袋的老傢伙們就是不同意,而且朱橡本人似乎也不大同意稅賦方面的特殊化。厘金可以歸屬地方衙門管轄。可以停下來從別的地方填補進去,稅賦肯定是不能這麼幹的,這就讓林三洪徹底沒轍了!

  正琢磨事情的事情的時候。盧總商家裡的又來請府台大人前去品茶。

  所謂的盧總商其實就是揚州的一個大鹽商,至於叫什麼名字林三洪都沒有記清楚,只是因為姓盧的一遭八回的過來請,而林三洪也答應了他過去喝茶。只不過這一陣子實在太忙,朝廷里的書文往來要處理二,算個一以佛節為噱頭的女化交流商貿冷談活動也要提早惟淵孟河上的工程也開了,實在沒有工夫和這樣打鹽商去喝什麼鳥茶,所以只是口頭上應了。一直都沒有過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