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能領會多少就看個人的悟性了朱林似乎也意識到今天說的夠多了,揮揮手說道:“煦兒你也去內宮那邊探望一下吧,你的母后身體似乎越來越不適應江南的天候,天氣轉涼之後咳嗽的愈厲害。熾兒前幾天剛剛送了海外的藥品,似乎很有些效果。這些日子皇后時常念叨起你,”

  “兒臣不孝,這就是去宮裡探望母后”。

  “去吧朱橡示意朱高煦退下。轉過身子看著懸於案幾之上的《大明國》,於心中默念:夫大明國者,,

  《大明國》的書文掛滿了朱橡經常來往的每一處所在,以確保皇帝可以隨時隨地看到,而大明的永樂皇帝也時常對著這份書文呆”

  過了良久,外面的宮人很小心的躬著身子進來,把前線的軍情奏報放在書案之上,又添了盞子參湯,這才提著衣袍很謹慎的退下。

  這一次北伐是永樂新朝第一次對北元用兵,關係到很多事務。所以在動兵之初,朱林就用足了心思。不僅在兵甲器械糧秣銀錢方面為軍事行動大開方便之門,還特意囑咐過。前線的軍情一定要及時的直達御前。為的是可以隨時隨地知道前線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展到了何種地步。 打開軍情奏報一看,並沒有什麼大事,不過了例行的報告:大明官軍又獲大捷,推進多少多少里,斬多少多少級,俘獲了多少牛羊馬匹等等。

  同樣內容的奏報朱林已經見過很多次了,這一次所見和前幾次也是大同小異。

  朱橡從十幾歲開始就隨朱元樟在軍前效力,從二十歲開始就和蒙古人打仗,親自指揮過幾次北伐,在北平之時和蒙古的小規模戰爭幾乎沒有間斷過,即便不在軍前。也能把前線的情形估計一個**不離十。

  大明的北伐軍隊經過了比較周詳的準備,有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現如今北元內訌不斷,各部落各家族之間互相廝殺,大軍一開過去。取得一些勝利完全就是順理成章之事。

  但是西北地域廣闊,多是人煙稀少的荒漠之地,補給極為不易,大明軍隊推進的越遠,後勤線也就拉的越長,危險程度也就越大。十分的物資運到軍前,真正能夠用到將士手中的不過二三分,這對大明朝的國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這種戰爭不可能持久,以大明朝的國力也支撐不起,曠日持久的大戰雖然可以嚴重削弱對手,其實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所以朱林很希望能夠取得一場真正的大捷,而不是這種不痛不癢的戰術性優勢。就算不能徹底解決北伐的軍事威脅。也要北元在數年之內再無崛起的可能。

  但是朱橡也是個知兵的,明白這個戰略性的目標很不容易做到。二十幾萬大軍深入荒漠不毛,一舉一動都要謹慎,北元雖然已經削弱了很多,蒙古帝國的整體實力還保留了很多,還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如果過分干涉前敵的指揮,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兵事須慎重!”

  “自塔爾湖以北,即不見寇之主力。

  雖有小勝萬不可疏忽。”

  “宜時時如對敵千軍,心繃講止,不可未捷俟再不可貪功冒熱捌切

  “如軍中有人言敵軍可易擊敗。切信之,唯慎之又慎

  “敵主力避而不戰,必為懸軍轉戰之意。若敵示弱誘我深入,進必不利,退則懼為所乘,可結城自保,不可輕進。若追至敵主力,俟我軍畢至,並力攻之

  對於北伐,朱林還是極為謹慎。

  北元控制的荒漠草原,地廣人稀,補給不利,各部通訊不便,最怕的並不是於敵人決戰,而是找不到敵人。自北伐開始的這幾個月里 王師已經獲得數次小勝,推進極快。戰線也拉的很長,卻始終找不到敵人的主力。朱林雖然身不在前線,也清楚的知道這其中的隱患,所以一再傳旨要前敵指揮官不要貪功,更不可冒進,一定要謹慎再謹慎,必要的時候可以做出退卻以等待各路協同軍隊趕上來,,

  剛刊封好了文書,當值的侍衛就來稟告:大集爺朱高熾求見!

  “讓熾兒進來吧。”

  大王爺朱高熾還是一番老實忠厚的樣子,很恭敬的見完了君臣之禮。朱高熾說道:“自父皇命兒臣領工部以來,無尺寸之功,唯有勤勉政事,”

  這次北伐,對於大王爺統領的工部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兵甲器械,弓箭刀槍,營帳被服等等。都要經過工部。大王爺朱高熾雖然沒有什麼顯眼的功勞,卻也勤勤懇懇做的還算周全。並沒有耽誤過什麼事情。

  大戰之際,軍功都屬於在陣前廝殺的將士,在後面保證後勤的無名英雄反而容易被人們忽視。

  朱橡當然知道朱高熾是為北伐出了大力氣的,對於這個大兒子的辛苦和勤勉也看在眼前,微笑著賜了一盞子參湯:“你就不必再於聯說這些虛話了,聯很清楚你的功勞。你我是君臣也是父子,天家和百姓家其實都一樣,此處非是朝堂,有什麼話直接說,不要兜兜轉轉的耽誤時辰了。”

  大王爺朱高熾把捧著的參湯放在身旁,努力掩飾著神色間的得意,很恭敬的低頭說道:“兒臣在工部懸出了五百兩的花紅,終於有工匠制出了六百斤的小銅炮,六百步之內可穿金裂石無可匹敵。只要兩乘挽馬即可靈活拖拽,”

  朱橡一掌擊在案上,震翻了參湯盞子濺的滿手都是,卻渾然不覺。大讚一聲:“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