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大明朝內部而言,各藩王和地方實力派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內部已經沒有真正的牽絆,完全可以騰出手來大幹一場。在這個時間點上,戰爭全面展開以後,網好是夏賦徵收的時候。這個機會朱林卡的很好,打仗打的就是錢糧和後勤。尤其是這種大規模的遠征,與其說是在考驗明軍的戰鬥力,還不如說是考驗明朝的後勤補給能力。

  同樣的戰爭已經進行過八次了,朱林親自參加的就有三次之多,戰爭本身已經沒有了任何神秘,只要按照原定的老路打過去就行。關鍵中的關鍵還是後勤。

  後勤的保障能力直接關係到戰爭的勝負,只要後勤上去了,一切都好說,否則就只能半途而廢。

  自從聽到大明朝準備開戰的消息之後,林三洪就很興奮。

  並不是因為戰爭本身而興奮。這種戰爭已經沒有什麼懸念,無非是大勝和小勝的區別罷了。真正讓林三洪興奮的是大明朝已經明顯在朝著自己指定的方向飛奔,林三洪清楚的看到到自己對大明朝的影響已經顯露出來……

  林三洪忽然明白了,明白朱林心裡是怎麼樣的一種感覺:那是以天下為棋局的感覺,是一種至高的精神享受!

  好吧,這個天下是你的棋局,可是在揚州這個小小戲台上,我還是絕對的主角。你的宏圖霸業已經開始了,希望我這一出大戲也能唱的滿堂喝彩吧

  第130章 捉狐狸

  連入四月,揚州城中就陷入一種莫名的浮躁氣氛當一

  四月十五這天是佛祖誕生、成道、涅巢的三期同慶之日,這個本屬於佛家弟子的節日在揚州得到了空前的展和演變。市井民間對於這個節氣的期待和熱情,乎大多數人的想像。

  從進入四月開始,城裡城外很多的有錢人家就開始準備,鮮艷的牌樓、五彩的燈籠早早就請人扎制。佛爺用的寶蓋、幡旗、寶樹等物也準備的一應俱全。

  尋常的百姓人家也忙著做出餅鍵、棗糕等供佛之物。

  不管是不是信佛的,都很期待這個節日,憋足了勁頭的準備熱鬧一番。

  在揚州人看來,這個日子並不是屬於佛家弟子,而是屬於整個揚州。尤其是自大明朝立國以來,人們禮佛敬佛的虔誠之心打了很大折扣,佛事也沒有以前那麼繁盛了。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於四月佛節的熱情,因為這已經是成為類似於春節、端午樣式的傳統節日。早沒有了多少宗教意義。

  對於普普通通的老百信來說。一年之中能夠多趕上這麼一場熱鬧,自然是值得期待。尤其是那些做小買賣的商販,對於四月佛節的熱情遠常人。

  信不信佛不要緊,關鍵是在從進入四月就開始的這大段時間裡,揚州會因為這個節日而變得格外熱鬧。

  全國各地寺廟的當家師傅會早早趕來揚州參加這一次禮佛盛事,在家的居士、出家的僧眾也會雲集而來…

  如果說單憑這些對佛爺無比虔誠的外地人,還不如讓揚州人興奮。關鍵是在四月佛節期間,各地信奉佛爺的善男信女也會蜂擁而至…

  “煙花三月下揚州”的詩句流傳甚廣,但是真正的好山好水好風景還是要等到四月才能見到。到時候從江南、淮北等地趕來湊熱鬧的文人雅士雲集。詩詞往還歌酒相和,在百花齊開之際搶一個百家爭鳴的彩頭,也是文人心中的一大盛事。當然來的也不一定全都是高雅的文人,其中絕大部分還是一些附庸風雅沽名釣譽之輩。這些人或是冒充斯文,或者乾脆就是朝著揚州的花街柳巷而來,這些人一到揚州,立刻就往各個書寓、繡坊裡頭鑽,大把的銀子花出去,一擲千金就為博取美人一笑”,

  四月佛節一旦開始,揚州的外來人口就會暴增,這些人可都是懷揣著白花花的銀子來揚州花銷的。人們怎麼會放過如此大好的賺錢機會?廟會距離正式開始還有些時日。但是各個客棧已是人滿為患。

  可以想像,先受益的就是客棧酒館和各種飲食服務行業。在這些人賺的盆滿缽滿咧嘴偷笑的同時,也帶動了其他行業。

  在這件事情的反應上,林三洪明顯慢了半個節拍。

  四月佛節早就聽說過,但是從來也沒有想過會有如此的規模,這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廟會和宗教節日而是一個屬於整個揚州的機會。

  當府台夫人杜月娘也派遣人手準備接待和天豐號有業務往來的客商之時,林三洪總算明白過來了:這裡頭的商機無限啊!這種完全靠歷史積澱展起來的節日,已經越了宗教和節日的範疇,帶著十分明顯的商業氣息。

  機會,絕對是個機會。

  這種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事情在後世已經被翻版再翻版,一直翻版到泛濫的地步,依舊樂此不疲。就算是沒有文化基礎的地方,掏窟窿挖關係也要找出點文化底蘊來。好借著文化交流的機會大搞商業活動,招商引資也罷促進本地經濟也好,反正到了最後就是一字:錢!

  如果揚州這樣的好機會放在幾百年後的某城市。肯定不惜投入血本花費巨資,也要搞出一個文化節來上馬幾個項目。這不僅是政績工程,也能給地方上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不幹才真是傻子呢。

  林三洪的反應雖然是慢了一點,終究還不算晚。很快就明白過來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立刻展開了一連串動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