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師爺很快就寫好條子,林三洪用上自己的官印之後。讓韓師爺去提銀子。

  “章先生,你去找同知大人,讓他來府衙見我,還有桌屬衙門的各位大人也要通知到。再調一百個府兵在府衙門口集合,一會兒我給你用印,”

  “老爺 ”章師爺實在不明白府台大人是要做什麼,居然還擺出這麼大的陣勢:“不是小人多嘴小人本是大人的私屬幕僚,吃的穿的都要從大人患這裡拿。您作為小人的東家人有責任在重大事情上”細聲細氣的章師爺很謹慎的問道:“老爺這到底是要做什麼?”

  “去拿人吶,連府兵都調了,不是去拿人還是做什麼?”

  “敢問老爺是拿什麼人?”

  “劉黑三!”

  “劉黑三?”章師爺很明顯呆了一下,旋即說道:“劉黑三是揚州地面上有名的士伸,除非老爺手上有他作奸犯科的實證,否則不宜輕動啊!”

  “嘿嘿,我是知府,連一個劉黑三也動不得麼?老爺我手上就有他拐帶人口逼良為娼的實證,你們快去依照吩咐辦事,切莫拖延!”

  劉黑三犯法的證據,林三洪一點也沒有抓在手上,所有的舉動都是出於臆斷。

  沒有證據就調集人手抓人,這種看似荒誕的行為若是放在幾百年後,絕對是要犯大錯誤的愚蠢行徑。一旦曝光,牽扯其中的所有官員都很難保住腦袋上的烏紗帽。

  但這不是後世的法制時代,而是大明朝的人治時期。

  在大明朝這樣的大環境下,林三洪這個層面的官員可以做出“有罪推斷”先下手把人拿了。然後再尋找證據也不算晚。

  其實劉黑三買賣人口的事情都是經過官府允許,並且備錄在案,完完全全的合理合法。但是知府大人認為他有罪,或者是認為他可能有罪。在這種情況下,林三洪就可以把“人證物證”等等這一切都一腳踢開,先把人抓起來再說。

  林三洪深信一點:三木之下,不管劉黑三是哪個廟裡的野鬼,也會乖乖伏法。不管什麼樣的漢子,在衙門裡五花八門的刑訊面前,都會問一說一問二說二。實在不行,老虎凳辣抓水什麼的刑罰都用上比喻。這個時代的辣板還在另外一塊遙遠的大6上。考據黨

  劉黑三絕對是有罪的,林三洪絕不懷疑這一點,至於現在有沒有拿到他犯罪的證據,並不是很重要,只要先抓捕起來了,可以慢慢“審問”只要最終拿到了證據,就不算抓錯了人。

  “有罪推斷”就是在事先認為對方有罪,這在當時是很流行的做法。

  如果一切都要嚴格依照律法,等湊齊了人證物證,再和主管訴訕的衙門和主管刑獄的衙門會商以後,估計劉黑三老也老死了,還抓個屁的呆犯?

  再次強調一下,這是大明朝,在普遍情況下,一個知府老爺的臆斷比實打實的證據都管用。即使在幾百年後,這種情況也不少見,我說的是平行時空,和任何社會現實沒有任何關係。

  “既是府台大人已有確鑿的證據小人就不在多言。”

  時辰不大,韓師爺就提出了一千五百的現銀。

  而章師爺則請來了揚州同知和桌屬衙門的官吏。

  同知算是知府的群手,品級也不算低了,尤其是在治理地方事務方面,很有些實用的經驗。聽說新來的知府林大人要去捉拿劉黑三,同樣露出頗為吃驚的樣子:

  “大人是不是聽信了什麼謠言?劉黑三可是本地極有名望的士仲,修橋補路之類的善事做過不少,每逢災年,也會開設粥棚賑濟災民。深的人心吶!”

  林三洪絕對不相信劉黑三是什麼大善人,他這種人若是良善之輩的話。天底下早已四海晏平,老百姓早就安居樂業了:“彼時王莽如何?”

  當年的王莽名聲好到了天上去。全天下的人都給他歌功頌德,其聲望幾與聖人比肩,可最後還是躥了漢朝的江山?還不是露出了猙獰恐怖的真實嘴臉?

  “既然我要拿此人,必然是有毒的章程,你們只管協同辦理就是了。”

  旁邊桌屬衙門的官員也同樣對林三洪的這個絕對有所牴觸:“府台大人,這個劉黑三不僅是地方上的名士。而且是曾隨太祖皇帝征伐天下的英豪,在青州大戰中身背數創依舊奮勇殺敵,曾得太祖嘉獎”

  當年的從龍有功之人?這就拿不得了? 我那個作坊里還有個參加過五次北伐一次西征的老兵呢,還不照樣背磚頭?

  “這又如何?”林三洪很沒有府台大人應有的官儀,大聲叫道:“只要是作奸犯科,王子與庶民同罪。你們若是怕擔心風險,我自率領府兵去食人。就算是天塌下來也有我一肩膀子擔了就是。一個當年的從老兵有什麼了不起?半年之前,我在湖廣的時候,也曾和太祖的嫡血子孫打過對台。楚王怎麼樣?比他劉黑三高不高?我連三品的桌台都砍了,還怕他一個劉黑三?笑話

  “兩位大人,你們是隨我去拿人。還是留守在衙門裡看著我去拿人?”林三洪冷冷的笑著:“不要以為離了桌屬衙門我就寸步難行,別忘了,我手裡還府兵!”

  府兵確實是歸知府大人直接管轄。和其他任何衙門不存在什麼統屬關係。但是緝拿罪犯這種事情,則是桌屬衙門的分內之事,直接動用府兵就好像動用武警防暴力量,是很不合適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