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比如某個傭工額完成生產任務,那麼作坊主或許會主動獎勵點錢糧。或許不會獎勵。從本質上來說,這應該算是一種賞賜,而不是完整意義上的獎勵金,更遠遠沒有形成一種必須執行的制度。

  就好像朱林在大明朝可以無視祖制和既定律法一樣,作坊主在自己的作坊里就帝王,也同樣可以隨意支配很多東西。

  而林三洪把獎勵金以制度的形勢確定下來,形成一種必須遵守必須執行的規矩,最直接反應就是可以極大的刺激生產積極性 因為傭工們可以通過獎勵金制度清楚的知道。自己不僅是在給東家幹活,干到一定程度就是在給自己賺錢!

  看起來幾個。影響很大的舉措,其實根本就不必下多少本錢。這個時代的人工便宜的出奇,設備和基礎設施和不貴。綠絲作坊里的真正需要占用大量銀錢的是庫存!

  因為這個,行業天然就受季節性的影響,不可能常年收購原料 蠶雖。所以就需要在原料充沛的季節大量採購,只有充盈的原料庫存才是常年開工的保障。再有就是成品的積壓,騾絲不是來料加工,不論生絲還是熟絲,都不可能生產出來立刻就銷售一空。即便真有這樣的機會,作坊也不會賣空自己的庫存,除非價格高到一定程度,否則每一個。繩絲作坊都會保留一定的成品庫存數量。

  相對於管理制度的改革,只能算是提高生產效率的手段,雖然可以降低成本,但是這種截流的方式不是直接的利潤體現,真正要實現盈利。還要依靠林三洪的後續手段。

  “要說技術,我不行。可是要說去營銷。嘿嘿,,估計可以於我比肩的還沒有幾個,吧?”像絲這個行業的透明度太大,現在已經可以基本預見很多東西:“明年春天。一定可以實現盈利了”

  與豐隆昌級絲作坊開始走上正軌相同,大明朝也在經歷明顯的變動。

  先是兩個。皇子直領六部中的兩部,朱林開始正式插手行政系統的執行權。進一步錄奪內閣和六部所剩無幾的權利。整個大明朝開始集中在一個人的手中。

  在半個。多月之前,早已在京城“享福”遲遲沒有回到封地的幾個藩王也出現截然不同的待遇。

  周王、氓王等幾個早在建文時期就被削除的藩王,在訴說完了和皇上的“親親之誼”以後,終於復藩,風風光光的回到封地繼續做王爺。

  而齊王則被往鳳陽圈禁起來,至於他的藩個和封地,朝廷只給出了簡簡單單的一句解釋:因罪,除!

  至於齊王到底犯了什麼罪,也就沒有人追問了。

  幾個邊王也開始上書“懇請”朝廷委派軍中屬官,在經過兩次裝模作樣的“懇請”和“退讓”以後,朝廷派遣的屬官總算是到位,解了幾個邊王的“燃眉之急”

  在朱林正式插手邊軍以後,大明王朝的改變已經十分明顯了一 權出一人!

  第123章 都是為了能生娃娃

  永樂二年,甲申。

  永樂朝開科取士,其中一甲三名。二甲九十三名,三甲三百七十四名。

  同月,在直沽設衛,置指揮使領兵兵五千六百。因靖難之初朱林曾率兵從直沽渡河奇襲滄州,為當今天子車馬渡河之處,所以賜名天津。置天津三衛,並且命工部尚書親往天津,考察營建天津的各項事宜。

  同時,因戰功略馬三寶“鄭”姓。改名鄭和,並簡拔為內官監太監。領欽命出使朝鮮、日本、邃羅”,

  或許沒有人注意到,近來朝廷的大動作多是出自禮部和工部,而且每一項都蘊含深意。

  開科舉取士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提拔上來一批新人,看起來平常不過的舉動放在這個時候就有點不尋常了。朱林雖然是大明皇帝,其實名聲並不怎麼好,遠遠不如建文。

  尤其是在士林當中,朱林被很多人在暗地罵為殘暴之君。開科取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這種情況,這不是為了皇權的穩定,而是為了整個帝國內部的平衡。 提拔上來這些新人做什麼?絕對是要放在基層為官的。大明朝的官位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上來一批新人。那些舊人如何處置?也許很多人還看不清楚這一點,林三洪卻明白的很,,

  至於興建天津。完全不是朱林所言的那樣“因此地靠近海口,利於通商、周轉之便”而是在為經營北方做準備。

  命鄭和出使海外,是為了確保在大明周邊構建一個穩定平和的環境。朱橡絕對不希望在對付北元這個心腹大患的時候身邊再出什麼亂子。這還不是歷史上著名的下西洋

  朱林直接下命令,然後由兩個兒子去執行,用意頗深!照這麼下去。用不了十年二十年的光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就會改變。士大夫階層將被皇權排擠出決策層面,大明的天下將成為皇帝一個人的天下在很多人心目中,貫穿整個封建時代,天下就是皇帝一個人,其實從來就不是這樣。但是。現在,朱林好像真動了這樣的念頭。

  天下是誰的林三洪並不怎麼關心,這個不是自己一個人所有的繩絲作坊正慢慢走上正軌,哪裡有心思去關心朱林?

  在開春以後,豐隆昌縹絲作坊有過一次分紅。

  既然有分紅,就說明作坊是賺錢了。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兒。

  自從去年初冬進行了管理制度改革以後,繩絲作坊的經營狀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觀,但是這種程度的改變遠不足以使作坊進入盈利狀態。而林三洪依然拿出了銀錢分了一次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