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八次北伐。到了後來,完全就是國力上的比拼,這是事實。

  元朝的軍隊雖然腐朽已久。可草原上還有很多蒙古本部的人馬。阿爾泰族系的堅韌強悍和蒙古人特有的騎射之功雖不復鐵木真之時的無敵狀態。也還沒有墮落到人們想像中那麼不堪一擊的地步。

  通過郭偉烈的描述,林三洪對於蒙古軍隊有了一個大致的概念:其戰鬥力相當於大明朝最精銳的邊軍,甚至還要略略強上那麼一點半點。當然戰爭永遠不是戰鬥力的直接比拼,蒙古各部落之間內訌不斷互相提防。再加上物資的匿乏,讓他們的戰鬥力在整體上打了一個不小的折扣。

  想來朱林也很清楚這一點。若是蒙古人真的已經衰弱到不堪一擊的地步。朱橡早就放手平推建立自己的武功了。

  喝酒如同喝水的郭沸烈嗓音洪亮聲震屋瓦,又是仗著酒力,三五分的醉意之間。說起當年金戈鐵馬的軍中生活卻沒有多少大丈夫建功立業的慷慨。反而流露出更多蕭蕭之氣:“我自十四歲就跟隨太祖皇帝南征北戰東擋西殺。說是身經百戰也不為過。當年多少生死同袍。或是戰死疆場。或是埋骨異鄉,也沒有剩下多少。縱是有幾個出類拔萃的又能如何?還不是下場悽慘?遙想當年的生死弟兄,到如今也就剩下我一個。了。好不容易安定下來,做個小小的城門守,新朝一到還不是吃盡掛落?若不是我散盡家財上下打典,連一家人的性命都保不住了”

  好男兒大丈夫。於馬上取功名於刀下建功業。“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方罷手,我本堂堂漢兒郎,豈肯世代做馬羊”的歌謠已經遠去。沸騰的熱血早就四處潑灑。多少仁人義士慷慨赴死,終於成就了今日的大明王朝。而這些大明朝真正的飾造者已經為世人所遺忘。

  經過多少年的戰爭,又經過朱元璋的一次次清洗,當初的老兵還能剩下幾個?就算是郭弗烈這個,一個小小的九品城門守,也受到了池魚之殃,搞成現在這樣吃不飽穿不暖的境地。

  “東家問起蒙古之事,我就知道東家的心裡還存著富貴功名之心。”郭姊烈語氣平和的看著林三洪:“做官也不一定就好,做民也不一定就不好。東家剛剛從官位上下來,心中肯定不忿,想著找機會再次崛起。要我說呀。罷了吧”

  林三洪被再次罷官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所以郭姊烈好意提醒:“東家在湖產鬧的挺大,我也聽過一耳朵半耳朵,若是本事,東家的本事也不可刻,是看不破富貴二字” 林三洪舉著一杯酒笑二山司郭沸烈!“郭老哥少年從軍,征戰一生,當年也度帶自貴功名才走上這條路的?”

  “富貴?哈哈,什麼富貴不富貴的。那時候就是想著打跑了蒙古人。咱們好好的過日子。若說別的心思,最多就是為了混一口飽飯而已,至於什麼功名富貴,真就從來沒有想過”

  “然”林三洪端著酒杯遙敬郭姊烈:“我就如你郭老哥一般。也不全是想的什麼富貴功名,既是生為男兒,這一輩子總要有所為,不好白白在這世間走過一回!”

  富貴功名能有什麼盡頭?生而為人,自是耍有所為,也不枉這一生一世。

  “大丈夫當有所為!”也只有郭姊烈這樣經歷過滄桑之人才能通透的理解“有所為”這三個字的含義。舉著酒杯和林三洪對飲:“東家說的好,看來我郭某人真的是老了。

  雖然時至今日是這個,個結局,可也無怨無悔。哈哈,”

  “老明,好好體會東家的胸襟,我希望能見到你有所為的時候。”郭弗烈抄起桌子上的半隻雞:“多謝東家的款待,家裡已經很久沒有見過肉了。這半隻雞我帶回去”

  林三洪笑著包起幾樣菜餚遞給郭四妹,送郭家父子出來”

  漫天星斗,半月如鉤,如水如銀的月光潑灑下來,看著確實皎潔無比。可也照不亮什麼,所有的一切都籠罩在朦朦朧朧當中,,

  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在豐隆昌像絲作坊的基礎設施完備之後,林三洪開始著手對作坊內部進行大刀闊斧的管理制度革新。

  任命十幾個各有所司的基層頭目,對完全手工化的縹絲流程進行流水線式的生產改革,正式施行獎勵金制度

  對於強絲的具體細節,林三洪知道的並不多,也不可能事必躬親的去做所有瑣碎之事,就撿著辦事穩妥的任命了十幾個頭目,給予這些人不分權限,讓他們督促和指導一些生產環節。

  而把一體化的繩絲工藝細細拆分成九個流程,每個流程都做重複而又簡單的操作,可以避免技術工匠不足帶來的弊端。因為不必完全掌握每一個技術細節,只要熟悉了其中最細微的一個環節即可作為熟練的技術傭工。使得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看起來這是一個很大的創舉。其實就是借鑑後世的“流水線”生產方式。這種方式用在完全手工操作的縹絲作坊里,幾乎用不了幾天就可以誕生一大批“工匠”通過這些“偽技術工匠”的批量化製造實現生產效率的提高。

  然後就是獎勵金制度的實施。

  獎勵金其實早就有了,在兩淅的很多作坊里都有這個。傭工們若是表現好,或者是額完成生產任務,可以得到數目不等的獎勵。誕生兩淅的那些獎勵金並不什麼真正意義上的獎金,更多是體現在賞賜這個程度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