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高煦一邊命人備飯,一邊說道:“縣上已著我領禮部衙門了

  看著朱高煦神色之間頗為得意,林三洪趕緊追問:“這可是皇上的密札之中所言之事?。

  “是,就是在密札里說的,過丹天我就會領禮部諸衙門!”

  也怪不得朱高煦得意,他雖然是漢王,卻是空頭的爵個,身份雖然尊貴實權卻沒有多少。除非是有皇命差使,否則就是閒散王爺一個。如今欽命領禮部衙門,已經是正式的任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實權了。以後會有很多做事的機會,自然也就有了在皇帝面前表現的機會。

  林三洪卻沒有多少欣喜之色。

  按照明朝的體制,朱高煦這樣的身份根本就不能做實官,更不可能統領禮部,朱林這麼幹明顯是和祖制不合。

  朱元璋廢除宰輔,建立內閣六部制度,其本意就是為了把皇權和行政權分開。雖然朱元璋本人也不把內閣當成內閣,可好歹還保留了內閣和六部的執行權。朱林則更進一步的徹底把內閣秘書化了,這一次又讓皇子統領六部之一的禮部,已經傳達出一個清清楚楚的信號:皇帝不僅要架空內閣和六部,這一次是直接插手控制。皇權還會進一步集中,六部很快就連最後的執行權限都被錄奪了,天下權柄將皆出皇帝之手。

  禮部,掌各藩王、屬國、土官往來之事,職嘉禮、祭禮、軍禮、賓禮等。雖然天下學政、科舉也歸口禮部,但是開科取士並不是禮部獨攬,而是要和其他衙門會同辦理。如果朱高煦統領禮部的話,主要職能還是內務往來和外交事宜。

  “漢王統領禮部,大王爺也肯定分到了六部中的一部朱林已經明鑼明鼓的說出要給兄弟二人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照這麼推算的話,大王爺朱高熾也應該有相應的職責。林三洪略作思索之後說道:“莫非是工部?”

  吏部、戶部、兵部這樣的衙門實在太過要害,就算朱林想要抓權,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權限攬在手中。若是這樣的話,必定有人用“祖制”來堵住朱林的嘴,若是一次不能通過的話,以後就不那容易辦理了。所以大王爺朱高熾也不可能執掌太過要害的部門,漢王撈到禮部。剩下的也就是刑部和工部了。相對而言,還是工部的可能更大一點。

  “不管大王爺那邊了,先做好自己手頭上的事情。”朱高熾很踏實的說道:“禮部主要是執掌內外藩屬、土官往來之事,如今削藩之事已成定局,恐怕很難再有寸進。我想在對外關係上做做工夫,賢弟以為主要方向何在?”

  “蒙古,絕對是蒙古!不論是北元還是其他蒙古汗國,漢王最好是在這個方向上努力

  朱林已經對朱高煦兄弟二人表面了大明王朝未來的國策,就是積極對外擴張,第一個要面對的肯定是蒙古各部。所以就應該在這個方面下細細的功夫,至於細節還不是現在應該考慮的問題。

  正說著,王府的僕役上了膳食,朱高煦留林三洪用了飯:“賢弟現在是白身了,不過也不要緊,起起落落的事情賢弟也不是沒有經歷過,等削藩的事情一過去,我就多跑跑宮裡,爭取把賢弟調過來,咱們兄弟並肩攜手,好好干一番事業給天下人看看

  林三洪並沒有接過朱高煦的話茬,而是自顧自的說道:“湖廣之事雖然了了,可還有些收尾事宜一定要做。於我同行的包慕正已然身死,他的身後之事還需要處理。此人留下一個”一個遺孀,我本應該去看看。可是包慕正之死和我有莫大牽連,我也沒有臉面去見那個女人。漢王可遣人去瓜子巷找一個叫做喚兒的女人,給她些銀子做度日之用”。

  “嗯,這個我可以理會到。”

  “還有武家營的那些山民,這些人不僅曾大力助我,更對我有莫大恩惠。當時情形緊迫,不得不將這些人送到京城,我擔心他們過不上好日子,想,,想

  朱高煦哈哈一笑:“這些人被朝廷收容,暫時安置在城東的皇莊裡,有個大使專門照看。若是賢弟念著他們的恩惠,我也能調過來給你照看

  “多謝王爺,我正是此意。”林三洪說道:“我現在是無官一身輕,也確是把這些山民拉在身邊親自照看著

  隔了一日,朱高煦出是書文,林三洪終於再次見到武家營的山民。英子等人似乎也一直在等待著林三洪,在他們看來,也只有林三洪這個。舊略頸遙遠的京城!地。武家營的山民們貝到林二洪就好仙吧聊期盼凡久的親人一般,英子大步迎了上來:“欽差大人總算來領鄉親們了,”

  “我時時刻刻都是惦記著大家,只是”不得自由才耽擱了這麼許多時日。如今好了,一切都已經過去,帶著大家到我那麼去”林三洪簡單的說明了一下情況,笑道:“我也不什麼欽差大人了,和大家一樣都是尋常的百姓。”

  武家營的鄉親們這才知道林三洪不僅被罷官,而且還深陷圖固,一時無語。

  在大家的心目中,欽差大人這種敢於和楚王公然叫陣的人物 絕對是大明朝絕無僅有的錚錚忠臣,大明朝聖天子在位,如林大人這樣的忠臣就應該加官晉爵,怎麼還丟了官職進了監牢?

  “昏君!”英子小聲的罵著,可把林三洪唬的不輕。這可是皇莊裡頭,要是被別人聽去了,少不得又是一場麻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