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罪臣在。”

  “你給聯老老實實的回答,你對聯有多少忠心?”

  這話問的可夠重的,言外之意就是說林三洪沒有多少忠誠之心這層意思林三洪聽的出來。”這樣的言辭幾乎立刻就要脫口而出,但是話都口邊。卻曉得這麼說完全就是廢話,說了也等於沒有說。

  朱橡身為大明天子,同樣的話語也不知道一天要聽多少次。在如此深夜,外臣還留在宮內,本身就已於體制不合,朱林不可能是為了聽幾句大表忠心的廢話。

  林三洪心如電轉仔細的斟酌措辭,而上邊的朱林似子也不著急。繼續批閱各色文書。

  過了足足有半盞熱茶的工夫。林三洪才萬分小心的說道:“哲君箕子侍商紂以極忠,終無力回天。魏鄭國直言進諫屢犯天顏,卻有貞觀之治。臣不敢自比血誠無雙的哲君,也沒有膽量做直言進諫的魏徵。只好努力做出一點事情,忠於不忠萬歲自然慧眼如炬!”

  這話說的很滑頭。用箕子和魏徵的典故來為自己開脫,其實是把皮殊踢給了朱橡。

  我忠心不忠心,就要看你是商紂王還是唐太宗了。

  果然沒有出乎林三洪的預料,朱林並沒有大雷霆惱怒萬分,而是饒有興致的問道:“那你說,聯是商紂王那樣的昏君還是唐太宗那樣的明主?”

  要是平日裡,林三洪絕對沒有說這種話的膽量。朱林的脾氣他是知道的。動輒殺人,絕對不是什麼寬仁之人。

  可今天不一樣,今天晚上的情形擺明就是有重要的話題,絕對不能一味逢迎,而是要拿出點真東西來 朱林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說朱林是商紂王之類的昏君。就算腦袋沒有立刻搬家,估計也活不過三天兩後晌。可要是說朱橡是唐太宗那樣的明主,估計朱林自己都不相信,要是旁人在這個時候就真的抓瞎了。

  可林三洪不是旁人,領先這個時代幾百年的眼光可以恰大好處的揮功用。朱林是什麼樣的君王恐怕沒有人比林三洪更清楚了。

  “陛下斷然不是商紂之昏。亦無唐宗之仁。”林三洪唯恐觸怒了朱橡,趕緊街口說道:“陛下乃是豪霸雄主!”

  從歷史的觀點來看,朱林這個人確實有很多污點,但是絕對當得起”豪霸雄主”這個評語。

  形容一個皇帝,要麼就是昏君要麼就是明主,朱林還是頭一次聽到“豪霸雄主”這樣的評價,先是一愣,旋即哈哈大笑:“豪霸雄主!豪霸雄主!說的好,聯知道你這個是阿諛之詞,不過聯確實喜歡。起來吧。”

  林三洪心裡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偷偷抹了把冷汗暗自慶幸:看來這一記馬屁果然拍對了地方。

  朱橡的皇位是從侄兒手中奪過來的,以藩王的身份篡位,要是說什麼千古明君就等於是一個耳光抽在他的臉上。自登記以來。朱林殺了多少大臣,又有多少人頭落地,恐怕他自己都算不清楚了,更加談不上什麼寬仁二字。

  只有說是豪霸雄主才行。

  這個時候,就要趁熱打鐵,林三洪帶著明顯的奉承語氣說道:“剛才罪臣聞得萬歲之言,知萬歲要看千古未聞的基業,展萬代不拔的宏圖。元朝雖已北遁,蒙古帝國實力尚存。若是陛下能夠承得此等基業,嶺北蔥西,萬里河山億兆生靈俱為我大明所有,如此氣勢如此魄力,縱秦皇漢武亦拍馬難及”

  “行了,行了。你也別奉承了。”朱林大笑著說道:“聯雖喜你的阿諛之詞,可聯還沒有糊塗,知道你這是在討聯的喜歡。此下左右無人,說說正,一。

  “《大明國》書文出自你手,肯定你已有就成算,你是怎麼想的,仔仔細細的說出來給聯聽聽”

  “罪臣不敢妄言國家大事!”

  未來幾百年的國策都定在《大明國》一文當中,書面上的東西還可以接著朱高煦的名義寫出來。真要是商討,也應該是朱林和他手下的文成武將確定細節。一個小小的七品御史。還是個被各處官職的。在御書房裡和皇帝說什麼國策,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說出去都不會有人相信。

  “聯不是那種隨便聽信臣子之言的君主。你儘管說,聯還沒有糊塗到要對你言聽計從的地步,說吧。” 林三洪舔了舔嘴唇,網好為朱林看到,喚了一聲:“來人,賜茶。

  謝過茶水之後。林三洪象徵性的沾了沾嘴唇:“以罪臣愚見:自忽必烈立元以來,蒙古素為忽必烈子孫執掌。其實忽必烈系人馬從元立國開始就已經失去了對其他蒙古汗國的真正掌控。所余者僅僅剩下蒙古本部號令各個汗國的象徵意知”

  元朝雖然是各個蒙古汗國的宗主,其實幾個蒙古汗國之間早就不存在什麼統屬關係。誰也指揮不了誰,這種局面早已形成百年之久。但是忽必烈系黃金家族始終是蒙古各個汗國名義上的宗主,即便是在眼下,北元的實力遠不如其他幾個汗國,這種表面上的權威依然存在。

  “現如今忽必烈系已經式微,皇權屢屢為他人所奪,如今更是朝不保夕。既已如此,罪臣一愚之德以為,可以承認忽必烈係為蒙古正統,不管是用戰爭還用什麼其他手段,只要降服了這一支,就等於是從名義上傳承了蒙元的宗主權…”

  “聯亦有此意,你接著說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