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三洪身背鎖鏈,儼然已是重犯的模樣,卻沒有一點身為犯人的沮喪。反而笑嘻嘻的對侍衛們說道:“本該如此的嘛

  正說話間,艙門出的斑竹帘子已經挑起,走進來一名高高瘦瘦的中年男子。中年男子臉色似乎有點青白,穿一身青布袍子,身後跟著的正是漢王朱高煦。

  雖然根本就沒有見過楚王,林三洪也可灶斷定這個面色青白的中年男子必是楚王無疑。

  在大明朝,有資格走在漢王之前的人絕對不會很多,在這幾艘船上。除了楚王之外再不會有別人有這個資格了。

  。你就是林三洪?”

  “再等見過王爺幾個侍衛紛紛行禮。 按照太祖皇帝定下的規矩,文武百官在嫡系藩王面前是要自稱 “臣”的,這個待遇和皇帝一樣。在未來幾年經過朱林幾次改制之後,各司官吏見到藩王以後才以官職自稱而不再稱臣。

  。罪臣林三洪給王爺見禮

  楚王朱禎略略看了林三洪一眼,根本就沒有搭理他,而是對身邊的朱高煦說道:“你這個,門人膽子確實不眼光也很獨到,算得上是少年俊傑

  楚王是太祖朱元障始封天下時候的藩王,朱高煦雖然是皇子,但是沒有經過實封,在低位上要比楚王低一大截,而且又是晚輩,所以禮數上周全的很。朱高煦笑著說道: “我門下的人能的王叔金口一贊,我這臉上也有光彩。林三洪這個人嘛膽子確實是有一點,眼光嘛還說不上什麼獨到。至於少年俊傑這個評語,王叔真的是誇獎了。林三洪這個人我最清楚,談不上是什麼俊傑,只不過很有幾分忠誠之心罷了。這次湖廣之事得罪了王叔,其實也不能全怪林三洪,這個人總是想著給我辦、事,難免有些過激,王叔若是責罰,儘管落在小侄的頭上也就是,”

  楚王這一生歷經風雨,什麼樣的變故沒有見過?朱高煦話里話外雖然滿是謙遜之詞,其實就是在說明林三洪對他這個漢王的絕對忠誠,分明就是在護著林三洪。

  儘管是林三洪壞了楚王的大事,可以楚王這種身份,也不會自落身價的去為難一個晚輩的門人。何況在楚王的心中,成就大事的手法有很多種,現如今雖然是對朝廷低頭了,未嘗沒有以退為進的意思。真正的運籌帷幄不過剛網開始而已。

  楚王微微搖頭,似乎是在對朱高煦講話,眼光卻是在看著林三洪: “林三洪這個人嘛。我也看出了一點門道,本事也還是有的,只是做事的手段未免太過偏頗,進取有餘而穩固不足。便如當年的霸啞…般。雖七十二勝卻難當一是事事順利的話曰然順風順水,若是一有挫折。恐怕會有萬劫不復之危。這樣的人才雖是難得,用起來終究是太危險了。若他是我的門人,雖憐其才惜其勇。終究是不敢用的…”

  朱高煦自然不會把楚王的話當真,笑呵呵的說道:“王叔說的不錯,林三洪確實是經常做些劍走偏鋒的事情,事事出人意料。至於用不用的。還輪不到小侄說話,朝廷已經格了他的官職,也就說不上什麼敢用不敢用了。即便是小侄想用他也用不到嘛!”

  楚王何嘗不知道這是朱高熾的敷衍之詞?不過根本就不想和朱高煦說的太深,也不想把這個問題繼續下去,只是挑了挑細細長長的指甲,漫不經心的時林三洪說道:“林經風是你殺的吧?”

  當時命人殺死林經風,純粹就是為了避免節外生枝。這個林經風是朱林委派的另外一個秘密欽差,而且是大王爺的人,林三洪好不容易才在湖廣打開了一點局面,維持著搖搖欲墜的武昌府城。在這樣的節骨眼上,最怕的就是有人搗亂。

  大王爺和漢王雖是嫡親兄弟,卻是天然的競爭對手,林三洪最怕就是林經風給自己搗亂,同時也是藉機剷除大王爺的黨羽。所以心狠手黑的就把他給幹掉了。當時武昌府城的局面極其混亂,七品欽差借著藩司衙門的名頭勉強維持最基本的秩序。在那種情況下,就是真的死個把人也沒有稀奇的。即便真的有人問起,也可以一推三六九佯做不知。

  那麼混亂的情況下。有一個半個的失蹤人口實在太正常不過了。誰知道他去了哪裡7

  格殺林經風之事做的天衣無縫,林三洪本以為不會有人知道 所以才隱瞞下了下來。

  楚王基本都是住在城外的竹廬之中,很少回王府,林三洪怎麼也沒有想到他竟然還惦記著林經風這樣一個王府里的小角色。

  既然楚王已經知道了,林三洪也就不再隱瞞,很坦誠的說道:“格殺朝廷命官捏造聖旨這樣的大罪過我都做了。也不在乎多殺一個什麼林經風。殺此人之時。漢王還在京師,就算有人想把這個罪名安在漢王的頭上,恐怕也不會如願吧?”

  現在的林三洪身背數項重罪。只要盡力保住漢王朱高煦,就還有翻盤的機會,反正身上也背負著許多大罪名,不在乎再多一個兩個。

  楚王似乎早就料到了林三洪會有這樣的回答,一點也不感到惱怒,反而是面帶笑容的說道:“本王知道你沒有把我當好人,本王一點也不在乎這個”那個林經風本就來湖廣撬牆角的,他的死活於我何干?本王今日說的話已經夠多了,只想最後告訴漢王一句,這個林經風本名叫做風驚林。”

  說完這句,楚王朱禎扭頭就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