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打仗,方伯謙心裡清楚的不起來!政治上的鬥爭,尤其是這種高層之間的鬥爭,一般都是在波瀾不驚的表相之下進行。雙方會互相展示實力和影響,勢弱的一方看到對方的強大之後就會認輸。如果真的打起來了,那說明所有的爭端已經有了結果,勝負已經分了出來,戰爭只不過是收拾殘局而已。

  朱橡不可能冒著讓大明朝四分五裂的風險搶先做出軍事行動,要是朱橡能容忍一個分裂的明朝,當初他就會老老實實的據守北平等著看建文的笑話就可以了,何必冒險南下?

  這個崔銘圭顯然是沒有想到這個層面,一聽說欽差拿到了私造軍械的人證,就火燒屁股一般的去追趕截殺。在方伯謙看來,這不是給楚王幫忙,而是扯整個。湖廣的後腿!崔銘主這個人做事狠辣,素來不留餘地,按照時間推算,現在已經把那個欽差給殺了。如今楚王已經不管地方政務和軍務,一門心思的和眾藩王聯絡,為了和秦王、代王等人聯合,楚王已經做出了很大讓步。崔銘主把欽差一殺,那些個藩王就會知道楚王的時間已經不多,定會獅子大開口的要湖廣再做讓步。一來,留給楚王迴旋的餘地就更少。而自己也只能絞盡腦汁想法子的給這個愣貨擦屁股。

  “等這個事情過去,一定要給楚王說明了。不論如何也要把崔銘圭調到藩司任個左右參政什麼的,說什麼也不能再讓這種人添亂了!”

  崔銘圭和楚王走過命的交情,楚王十分信賴崔銘主,崔銘主犯過。荊誤不少,可楚王總是給他擦屁股。可貝楚圭對此人信賴 方伯謙知道不可能把崔銘主直接弄走,為了湖廣這個體系的利益,只好選擇明升暗降的法子,把崔銘主升為從二品的左參政,也就是自己的副手。讓崔銘主脫離了桌司這個要害部門,置於自己的照看之下,應該不會再惹出什麼禍了。

  夜色漸濃,涼氣侵骨,方伯謙坐在昏黃的燭火之下,注視著窗外沉沉的黑暗。

  今玉的天色似乎有點陰,也不知道會不會落下雨來。

  忽然之間,就聽到照壁之後有人大聲鼓譟:

  “我乃武昌縣按察分司含事,有急事要面見藩台大人!”

  “大人已經休息了,有什麼事情明日再說。”這是藩司老家人方福的聲音。

  “十萬火急,一定要見藩台大人!”

  “不行,大人的哪件事情不是十萬火急?也不缺你這一件半件的

  聽到下人阻止來者,方伯謙揉了揉酸麻的頸項,隔著窗子大聲喊道:“是武昌縣的劉金事麼?讓他進來吧

  一個滿臉絡腮鬍的中年漢子大踏步而進,正是武昌縣的按察金事。劉金事早已汗透重衫腦袋上蒸汽如籠,顯然是飛馬而來還沒有來得及休息。

  “何事?。

  “桌台大人”

  , 石

  一定是崔銘主格殺了欽差,當地官員知道事情重大,這才飛報到這裡。自從見到崔銘圭的信報之後,方伯謙就已經料想到了這個結局。

  以崔銘圭的狠辣,以司獄司的戰力,又是在自己的地盤之內,一個,小小的欽差斷然不會想到會有殺身之禍。

  “桌台大人被欽差殺了!”

  方伯謙以為自己聽錯了,再次詢問了一遍才知道是林三洪格殺了崔銘圭,而不是崔桌台幹掉了欽差!

  地方官員三品以上絕對算是重要人物,別說是一個小小欽差,就是親王也不能這麼幹!

  方伯謙腦袋裡嗡的就是一聲,根本就沒有去關心崔銘圭是怎麼被幹掉的,第一反應就是朝廷要對湖廣用兵了,而且戰爭的危險已近在咫尺。趕緊追問了一句:“崔某台真的死在欽差手中?”

  “崔桌台已死的消息千真萬確,至於是不是欽差下的手,還找不到活口作證,卑職等正搜尋證據”

  “不必找證據了,不必找了!”經歷過片刻的慌亂之後很快就鎮定下來,戰爭不是說來就來的,雖然湖廣和中樞之間難免有一戰,可戰爭只會在形勢明朗之後出現。

  而且根據眼線的回報,朱橡雖有調動軍馬的舉動,可這種大規模的調動和戰前動員沒有三兩個月的時間不可能完成,即便是在緊急情況下進入戰集狀態,最快也需要半個月左右的時間。

  鎮定下來的方伯謙來回踱步。過了片刻之後才道:“你持我的手令去城外楚王處,把桌台被殺的消息報於楚王

  “然後呢?”

  “然後?沒有然後了,一切都靠楚王定奪吧。”

  劉金事網走,方伯謙就大聲命令:“令城門守封鎖所有城門,沒有我的親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來人,給周指揮送信,就說事已緊急,周指揮知道應該如何辦理”。

  給楚王送信之人已經派出,楚王會做出全局的安排和協調。同時也給湖廣指揮都司的周指揮使送去消息,大軍調動雖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可這樣的消息一定要周指揮儘快知道。

  不管誰要動湖廣,絕對繞不過軍權這一關。當前情況下,方伯謙不怕朝廷的大軍,最懼的是指揮都司的周指揮被人幹掉進而軍權旁落。

  欽差已經格殺了楚王手下三大幹將之一的桌台,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軍中的情形攪亂了,自己已是孤掌難鳴,武昌府城也就成了死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