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時辰不大,金子煥就把知州等人全部鎖拿到了前堂,很是恭敬的給朱高煦行禮:“稟漢王,罪官知州以降,並同黨等十一人,已全部鎖拿,侯請漢王落。”

  知州的官職雖然不大,可也不算是很小了,多少也見過些場面,一出來看到朱高煦本不認識,聽到“漢王”二字,全部的酒意都跑到了九霄雲外,咋咋呼呼的大叫著:“漢王無權拿我,本官乃朝廷欽命!我要看朝廷的批文,還有吏部刑部及個司法司的……”

  “看吧。”朱高煦自然沒有什么正式的逮捕文書,而是從懷裡摸出一張紙摔在知州的臉上。

  第六十二章 根基之地

  這自然就是金子煥的那份“投名狀”了。

  知州看罷之後臉色青白不定幾度變化,全身如篩糠一般哆嗦個不停。這份文告已過去多年,本也不算個什麼,當年用“燕逆”稱呼朱棣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可江山易主之後就是鐵定的大罪了。知州大人看了看身邊的金子煥,頓時就明白過來,肯定是被金子煥暗算了,破口大罵:“金子煥,你個無恥小人,當年你還貼過這份文告,現如今……”

  當年貼過這份文告的官員多了去了,可關鍵是不能站錯了隊。

  知州還要大罵,早有漢王親衛過來,掄起刀鞘抽在知州的臉上,很有技巧的把其頜骨打脫了臼,再想罵人也罵不出聲了。

  “明日就給朝廷文,緝拿叛逆家眷親朋屬黨!”

  朱高煦面色扭曲的大叫著,看這個架勢,是要大肆株連了。

  大明朝株連的事情很多,尤其是靖難之後,株連的風潮可以算是達到一個**。株連三族一點也不新鮮,株連九族的事情都時有生,方孝孺還被弄了個“株十族”的大罪呢!

  林三洪的屁股上還帶著傷,眼看著剛才還威風八面的州官被一網打盡,曉得事情鬧的太大,扯了扯朱高煦,示意到後堂說話。

  二人到了後堂,朱高煦呼一口長氣,哈哈大笑著說道:“兄弟受苦了,我已經拿了這些不知死活的東西,也算是給你出了口惡氣……”

  林三洪小聲道:“請漢王屏退左右,三洪有話要講。”

  林三洪的戰略眼光絕對沒得說,至少在朱高煦看來,林三洪對大局的洞察力絕對要比自己強的多。在很多時候,朱高煦的行動都深受林三洪的影響,甚至會成為戰略性的指導思想。尤其是現如今,大王爺和姚廣孝等人倚仗身後的實力積累,已經有所動作了,就更加需要林三洪的眼光。

  朱高煦大聲命令:“所有人等,後退三十步,非有命令,不可靠近後堂。”

  “左右已無亂耳之人,兄弟你什麼話就直說吧。”

  林三洪給朱高煦行了個淺禮:“先感激朱兄施以援手,要不然我就真的要遭大罪了。”

  “哈哈,兄弟你就別給我弄這個虛套子話了,你我心裡都清楚的很,動你就是為了動我,你的事情我能不管?”朱高煦大笑著說道:“咱們兄弟不講究這些虛辭,說你想說的吧。”

  “朱兄,此次行事太大意了,不該呀。”

  “為何?”

  “朱兄大可以運用其他手段,最好是利用吏治整頓的機會解決這個事情,退一萬步,也可以遣人來此辦理,”林三洪說的很慢:“朱兄親自前來,又傷了人命,其實是得不償失,正中某些人的下懷啊。”

  “哈哈,我就是要你說的那些人看看,我就是要回護我的人,若是連自己的兄弟都護不住,以後誰還敢為我辦事?”朱高煦說的很直接,也不知道是真的沒有心機,還是對林三洪絕對信任,開門見山的說道:“王兄那邊其實就是想試探一下而已,你我都明白這其中的道理,現如今我已經做給他們看了,以後再有類似的事情,他們也會顧忌一下的。”

  “錯了,”林三洪很果斷的否定了朱高煦:“我曉得朱兄不把一個小小的知州放在眼中,其實某些人也沒有把知州看成是什麼重要的棋子,只要試探出了朱兄的態度,他們以後做事就方便多了。以我來看,此事最為穩妥的處理方式是視之以弱,通過宮裡的力量解決之……”

  知州大人說起來是個大人,無論是對朱高煦還是對大王爺朱高熾來說,都不是什麼重要角色,隨時都可以拋出來犧牲掉。但是通過一個無關緊要的棋子,就摸清楚了朱高煦的態度和做事的方法,以後會更加容易對付他。林三洪的意思就是要朱高煦表現的軟弱一點,最好是去宮裡通過皇帝或者乾脆就象個無助的孩子一樣去皇后那裡哭訴,做一個軟弱無力的樣子給對方看,而不是如現在這樣通過強力手段解決。

  “如今天下初安,削藩一事已箭在弦。朱兄身為皇子,此處只有你我二人,這個太子的位置……”

  朱棣還沒有立太子,若是換做別人,給他天大的膽子也不敢當著朱高煦的面說任何和太子有關的話題。即便是為了避嫌,朱高煦也會把說這話的人交給朝廷,定個妖言惑眾的罪名都不算重。

  朱高煦根本就想惺惺作態的隱瞞什麼,很直爽的說道:“兄弟你好大的膽子,敢說這種話,哈哈,你說的不錯,我想的就是太子這個位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