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金子煥在一縣之內可以稱“尊”,在老百姓看來就是很了不起的父母官,但是對於朱高煦的格局來說,這種級別的前朝舊吏完完全全就是可有可無的小蝦米。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反手之間甚至是無意之中就可以決定這種小角色的命運。

  “既然他走了賢弟的路子,就先留著吧,反正我還用不到這些人。過些日子賢弟可能用得著,”朱高煦笑道:“這次進宮,幸賴母后暗中相助,‘剛巧’見到萬歲。萬歲見我給母后送藥,誇獎了我,說我有孝心。我趁機提起你的事情,萬歲亦贊賢弟是個有眼光的,準備給賢弟升官。據父皇的說法,會讓你擔個經歷的銜,實封還是御史的職。因為是正六品的言官,需要給拿給吏部議一議……”

  拿給吏部去議,僅僅是走個流程而已,皇帝提名的官員已經算是欽點了,只要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林三洪在這次風暴中是立了功的,不可能會駁回皇帝的封賞,何況僅僅是加了一個虛銜!

  這次整頓吏治,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就是朱棣,朱棣不僅大量清除舊臣,安插了自己的親信,更重要的是在不動聲色之間名正言順的除掉了地方上的一些藩王勢力。不管從何種角度考慮,都不會太虧待了林三洪。

  早就料到會復了官位,甚至還有可能加官升職,只是沒有想到朱棣這么小氣,僅僅給了個六品的虛銜。

  從正七品一下子躥升到正六品,看起來是直線上升了一品兩級,但是這個六品經歷是虛封,七品御史才是實授。也就是說,林三洪在這次肅貪風暴中得到的好處僅僅是一個六品虛銜。

  “賢弟是嫌萬歲賞的少了吧?”

  君臣之間,最忌諱的就是自認功高而嫌賞薄,林三洪深知這個道理,趕緊說道:“萬無此念。”

  “哈哈,有這樣的念頭也不要緊。”朱高煦笑道:“莫說賢弟你,就是我,都認為父皇賞的薄了。不過父皇說的也在理,說你年紀尚輕,應該多歷練歷練,以後有的是晉升機會。”

  林三洪趕緊拱手向天說道:“蒙萬歲金口一贊,三洪榮幸之至。”

  “哎,我這個父皇啊,魄力是有的,膽識也是有的,心思卻重了些。你曉得我在宮裡的時候父皇對我說了些什麼?”不等林三洪問,朱高煦就說道:“父皇說賢弟你少有的目光深遠之輩,假以時日必有成就。只是越是賢弟這樣的大才,就越不能太重用了,用人之道要講究個有張有弛,否則就會持才自傲,不知道君恩深重。要我小心的用你,還特意囑咐我,等朝廷封賞的旨意下來,一定要親自去你家宣旨,只有這樣賢弟才會知我之恩,才會甘心為我所用……”

  “漢王……”林三洪立刻跪倒在地,大聲道:“漢王對我如此,三洪唯有肝腦塗地以報之。不過此等言語實為不妥,漢王千萬莫在提起。”

  朱棣對朱高煦說的這些,都是關於如何用人的帝王心術,實在不應該對別人說起。朱高煦是皇子,還可以說說,可以林三洪的身份,別說是討論這些,就是聽到已經是不敬了。

  朱高煦這麼說,或許是真把林三洪當成了心腹,或許是為人豪爽,雖然也有收買人心的嫌疑,但是作為臣子的,這個時候要是再不感動一把還什麼時候感動?

  “起來,起來,成什麼了?我不過是隨便說說而已。”朱高煦說道:“我只是想讓賢弟知道,你我兄弟聯手,必能做出一番事業。待到我騰達之日,絕不會負了你我的兄弟之情。”

  也許朱高煦真的隨便說說,林三洪卻聽的汗流浹背,在這樣的時代,這種話實實在在是有如泰山之重。

  “漢王……朱兄情誼三洪銘記在心,這樣的話語卻千萬說不得了。”

  “好了,不說就不說,你我心裡明白就好。”朱高煦想起什麼,轉了話頭:“這些日子以來,我也抄了幾戶貪官。這些貪官雖然說不上富可敵國,一個一個卻是肥的流油。大部分髒錢都會上繳朝廷,我也想法子截留了一點。我知道賢弟手裡缺錢,做事情肯定要是花銷的,一會你去帳房那裡先支點銀子。聽說你即將大婚,我是不方便去了。抄出來的那些古玩玉器之類的好東西,你看上哪個就拿哪個,算是我給你的新婚賀禮了。”

  第五十三章 一絲牽萬縷

  第二日,凌晨。

  城門方一開放,一乘馬車已然奔出。

  坐在車裡的林三洪屁股底下一個大大的包裹,包裹裡頭裝的都是金銀。好幾十個大大小小的銀錁子,還有倆是金元寶。尤其顯眼的是一對精緻的玉如意,通體碧綠極是可愛,想來價值不菲。

  這些都是臨走之時朱高煦遣人塞到車上的,到底有多少錢還不清楚。林三洪也沒有心思去數這些到底有多少,自從朱高煦說出那番話之後就一直在想。

  現在想來,朱高煦坦率的說出朱棣傳授的那些帝王心術,肯定有收買人心的意思,不過也確實讓林三洪不大不小的感動了一把。

  不管怎麼看,朱高煦都是把自己當成心腹了。

  浩如沿海的書籍當中,不乏“一席話說的某個英雄甘為犬馬”這樣的記載,林三洪從來也不相信這些,認為純粹就是胡扯。想那些英雄人物怎麼可能會被簡簡單單的幾句話說的納頭就拜?怎麼可能會因為某個人的賞識而甘願赴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