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剛才二體相貼的那種感覺果然就如做夢一般亦真亦幻,說不出的酥麻舒暢,真真的是讓人回味無窮……

  http://

  起點中文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十四章 鬧新春(1)

  大年初一。

  雪雖然是止住了,卻愈發冷的厲害,尤其是這沒有炭火的柴房,更是冷的讓人無法忍受。

  自從杜月娘搬進母親的臥房之後,林三洪就搬進了這冰窖一般的柴房而讓母親住進了自己的房間,昨天凌晨才被母親收留的王二自然就和三洪一起住在柴房。

  因為家裡沒有更多的鋪蓋,兩個年輕人只好聯被而眠。

  昨天晚上王二喝的太多了,醉成一灘爛泥,費了不小的力氣才那他“弄”過來。最讓林三洪無法忍受的是,這個醉鬼根本就不好好睡覺,折騰了大半夜……

  “本王口乾,奉茶……”

  “本王內急,起夜……”

  “本王……”

  喝醉之人口乾內急等等都很正常,這個王二卻是一口一個“本王”的閉著眼睛折騰,讓林三洪不得不對他的身份產生了很多聯想。

  若是說到這個“王”字,確實是一個讓小老百姓高山仰止的存在,不過相對於大明朝來說,多少有那麼一點點不同。

  為了防止在緊急時刻出現元朝那種無藩可援的尷尬局面,當年的太祖洪武皇帝分封了很多藩王,光是親生兒子封藩王就是有二十多個,再加上舊臣功勳或者乾兒子,諸如雲南沐王府這種,大明朝正式的藩王就是有三十一系。如晉王、秦王、燕王等兩個字的藩王都是這一種。另外還有更遠一點的臨沂王、棗陽王等低一級的郡王,隨著朱氏一脈第三代人的成長,藩王的數目越來越多,光是實封的就有一百四十多個,再加上虛封的,林林總總突破了兩百。至於那些封在縣裡的所謂王爺,還不算在其中。所以在大明朝,頭銜上帶一個王字的人並不算特別了不起。

  即便是最微末的王爺,對於林家這種小百姓,也是高攀不上的。

  從王二閃爍其詞的言語,以及種種表現來看,說不準這個賴在自己家裡噌吃噌喝的傢伙真的是什麼什麼王爺。雖然林三洪從來也不想攀附權貴,可這個王二實在是太奇怪了。

  如今的大明朝雖然還談不上什麼鼎盛之世,總的來說還算太平。儘管北邊的燕王還在和朝廷的官軍死磕,也沒有什麼。

  燕王朱棣為了掩蓋謀反的事實,極力把這場戰爭描繪成皇家的家務事,所以才扯起“靖難”的幌子。都是太祖的子孫嘛,沒有必要自相殘殺,即使是在交戰,那也是為了清除皇帝身邊的奸佞——清君側!

  奇怪之處也就在這裡了。

  既然現在不是王室衰微的時候,王二若真的是什麼什麼王爺的話,怎麼會凍餓街頭?又怎麼會刻意的隱瞞身份?

  答案似乎只有一個:這個叫做王二的傢伙肯定是燕王系的人。

  如今的燕王已經是燕逆,燕王系的諸藩王肯定會被建文朝廷緝拿,這是唯一能夠解釋王二凍餓街頭的理由。

  昨夜的宿醉還沒有完全清醒過來,腦漿子翻江倒海一般疼的厲害,王二還躺在用木板臨時搭建起來的床鋪上,睡的象頭死豬。

  因為天氣太冷,林三洪也縮在被窩裡,和王二抵足而臥。

  大清早的,就傳來沉悶的敲門聲響——應該是附近的街坊來拜年了吧!

  “來了,來了……”聽到敲門聲的母親同樣認為是來賀新年的鄰居,歡歡喜喜的跑過去褪下門閂,開門的第一句就是:“福壽綿長,大吉大……”

  最後面的一個“利”字還來不及說出,母親就呆立當場。

  出現在林家門口的根本就不是來賀新年的街坊,而是如狼似虎的官差。

  官差當中,多是縣衙里巡街的皂衣吏,還有穿著高粱紅窄袖襖的站班兒,一個個提繩拿索虎視眈眈。

  自古百姓懼見官,即使是從不做什麼虧心事的母親見到這麼多虎狼官差,面色也唬的變了,勉強擠出個笑容掛在臉上,以很不自然的聲調說道:“各位差老爺,這大過年的……我們家可是地地道道的良善,從不偷盜搶掠,稅金也不曾虧欠過分毫……”

  官差根本就不理會,呼啦一下就涌了進來……

  “這……這是要做甚?我家可沒有歹人,劉里正可以給我作保。”見到後面的里正,如同見到什麼救星一般,母親急急忙忙拽住他的袖子,低聲懇求:“劉大哥,咱們都是多年的老街坊了,我家怎麼樣你還能不知道?這大過年的,來了這麼多差老爺,我這心裡慌著呢……”

  劉里正之所以能夠成為本鎮的里正,無非就是因為人頭熟,深知本鎮各家各戶的實情,所以才做了這小小的村官。

  “林家嫂子也莫慌,也莫怕,差官老爺不是稽查什麼賦稅,更不是緝捕什麼毛賊草寇,”本地的里正捻著頜下所剩無幾的幾綹鬍鬚說道:“這是朝廷里在搜捕要犯,自從年前那賊囚根子跑出了順天府,當今萬歲親下旨意,定要捉拿此逆賊。當時就鎖江閉路,想那逆賊也跑不過長江去,可一直到了如今,也沒有找到那賊人的影子,想是藏匿了起來,這才挨門挨戶的搜查。朝廷下了明旨,有擒拿此賊獻之者,是官則加封三級,是民則賞錢萬貫。若有窩藏隱匿者,以謀逆罪論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