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燕王朱棣取得輝煌大勝的時候,太子朱標還在按部就班的調兵遣將為戰鬥做準備呢。

  這一戰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也讓燕王在諸皇子當中脫穎而出,深得洪武皇帝的讚譽。

  為了達到打擊的突然性,燕王不是不敢冒險的人。

  如果再來這麼一次……

  “林家兄弟審天下大勢如掌上觀紋,本……王某心悅誠服!”王二起身大讚:“我在老家的時候,就經常聽父親提起,說天底下真正的斑斑大才無不隱於草莽蟄於鄉野,今日聽林家兄弟一席,方知家父所言非虛!”

  聽到這三個年輕人不停的說著犯忌諱的話題,母親越發焦急起來,急忙打斷:“什麼大才不大才的,大過年的說這些做什麼。酒也燙了,來,來,先飲一杯。”

  三個年輕人會心一笑,也就不再說這些讓母親感到心驚膽戰的話題,端起酒盞同飲。

  杜月娘巧笑盈盈的說道:“能在老夫人處過年,也是別有一番情趣,便借著杯中酒,恭祝老夫人身健體泰,福壽綿長。”

  “我也借花獻佛一回吧。”坐在母親身邊的王二擎著酒盞站起身子:“如此新舊交替之際,僅此薄酒祝林老夫人壽如松柏福如江海……”

  “同福,同福……”母親很開心的笑著一飲而盡。

  金橘子酒,光是聽名字的話,肯定會認為是什麼瓊漿玉液。這玩意兒其實就是長江一帶老百姓自釀的土酒,之所以廣為流傳完全是一位價格低廉。至於味道……自釀的土酒,又沒有上鍋蒸過,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看著杜月娘皺起眉頭艱難的咽下杯中酒,母親呵呵笑道:“月娘這樣的富貴人家肯定喝不慣我家的金橘子……”

  “哪裡,哪裡,喝得慣,喝得慣!”為了和林家母子建立良好的關係,飲慣了好酒的杜月娘只能違心的說道:“只是入口有點烈而已,多喝幾次也就習慣了。”

  旁邊的王二撫杯而笑:“這金橘子酒雖然失了綿軟醇厚,可勝在價格便宜,尋常的百姓人家都喝得起,這便是一大好處。還有金橘子的色澤金黃透亮,與那鶴壽酒一般無二,要是只觀其色而不嘗其味的話,還真不容易分辨的出……

  林三洪心中忽然一動,問道:“王兄也曾喝過那名動天下的鶴壽貢酒?”

  鶴壽貢酒,乃是大明朝第一名酒,產自北平的鶴年堂。鶴壽酒綿香醇厚,據說還有很多延年益壽的秘方。坊間盛傳,飲用鶴壽酒可以白髮變黑返老還童,雖然是誇張了些,卻也足以說明鶴壽酒的名氣之大。就在燕王就藩北平的第一年,曾用此酒進貢給洪武皇帝,朱元璋飲後大讚,遂封為御用貢酒。(從朱元璋到後來的崇禎皇帝,貫穿整個明朝一直是沿用這種貢酒。)

  自此以後,鶴壽酒就成了宮廷的御用之物,老百姓們再也嘗不到了。就算是北平的燕王朱棣,為了避免逾制,在沒有皇帝賞賜的情況下也喝不到。

  鶴壽貢酒的名氣雖大,可是在這幾十年間,平常的百姓之家見也見不到,這個凍餓在門口的王二卻隨口說出,林三洪這才有此一問。

  王二臉色稍微一僵,立即就意識到自己失言了,急忙以言語遮掩:“我哪有飲用貢酒的福氣,也不過是聽市井坊間的閒漢亂講,說鶴壽貢酒的酒色金黃,想來和這金橘子也差不多吧……”

  名動天下的鶴壽貢酒就是產於北平,當年又是燕王進獻給太祖洪武皇帝的貢品,一說起鶴壽酒總是讓人聯想到燕王朱棣。儘管母親不想讓幾個年輕人說起當今的局勢,還是不由自主的說道:“要說這燕逆也是不該,都是太祖嫡血子孫,一家人有什麼事情不能商量呢?定要動刀動槍的廝殺,傷了一家人的和氣太不好了……”

  皇家爭嫡奪位之事,可不是一句“不傷和氣”就能解決的,母親心地淳樸善良,自然無法理解燕王和建文皇帝的戰爭之慘烈。為了皇位,父子可以相殘手足可以相煎,早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如唐宗宋祖者,不也是這樣的一個路數麼。

  林三洪不在意的說道:“天家的事情咱們老百姓管不了,不過以兒愚見,當今聖上寬厚有餘,開拓不足。如今我大明日趨強盛,或許真的需要一個如燕王這般有膽識有魄力的當家人,說不準燕王真的就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主呢……”

  聽到林三洪這麼說,王二剛要開口問點什麼,母親卻大聲說道:“哎呀,怎麼又說起這個了?大過年的,咱們可不好再說朝廷里的大事,又當不得吃喝。不管是誰做了皇帝都是太祖的血脈,關咱們老百姓什麼事情?誰再說這個,罰酒三杯!”

  http://

  起點中文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十三章 除夕夜(2)

  一夜分雙歲,五更連二年,說的就是除夕之夜。

  按照千百年傳承下來的習俗,除夕之夜是要守歲的。年長者守歲名為“辭舊”,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就叫做“迎新”,除了期望來年有一個好的開始之外,還有延長父母壽數的含義,所以年夜飯的講究也最多。

  年夜飯從天黑開始,一家人團團而坐,一直要吃到夜半之時,最少也要過了子時,迎來嶄新的一年之後才會結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