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也是在上一個世紀,86歲高齡的美國詩人羅勃特·弗洛斯特獨自來到弗羅里達東南著名的‘西棕櫚海灘。’老人在當年偉大的哥倫布發現北美洲的登陸點久久徜徉、久久徘徊……此時繁花似錦、碧草如茵、海浪像雪、陽光若金……不遠的卡拉維拉爾角航天基地,不時有火箭衛星、太空梭升空的轟鳴和氣流鼓盪著,海洋和空氣也悄悄地瀰漫著有害物。但人們沐浴著陽光、嬉戲著海浪,無憂無慮,自在逍遙。
“這時,詩人來到他們當中,講了一個震顫人心靈的故事——你們知道嗎,今天,當美國人站在國家博物館一隻小鳥的標本面前,都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不得不覺得由衷的卑微與慚愧。
“曾幾何時,這乾枯的小鳥曾是北美洲上空遮天蔽日的游雲,曾是紐約、芝加哥和波士頓名餐館裡必不可少的佳肴美味,曾是當地居民舉槍即得的普通獵物。當時,這種名叫‘旅鴿’的小鳥是地球鳥類中最龐大的家族。每當一個遷移群飛來,黑壓壓如雲幔,400公里不見天日。這樣一個50億隻的巨大物種,若任其自生自滅大概要數百萬年。可是,彈指一揮間,短短几十年,美國人的胃口竟然神話般地將如此龐大的物種,吞剩下最後一隻可憐的標本……
“1914年,最後一隻旅鴿在美國辛辛那提動物園悄然長逝,美國人這才如夢方醒似地驚惶起來。政府懸獎,誰找到一隻旅鴿賞1500美元。可是人們望眼欲穿,悠悠白雲,渺渺青天再也沒有了旅鴿的身影。那一年,詩人弗洛斯特還是孩子剛剛記事,他所見到的永遠是一隻不會飛翔的標本……
“詩人的故事如拍岸的驚濤,撞擊著後人的心.人們簇擁在詩人身旁,聽他蒼老卻又宏亮的聲音,朗誦那首著名的《生命前進著》(LifeGoes On)——
……我來的時候,
這世界並不是一片沙漠,
我臨走之時也不願它是。
這些樹,這些草,
這些生長著漿果的灌木,
在我離去你也離去了之後
還應該發榮滋長!”……
電視機里一片晃動不清的圖像。
那些如夢囈般擾人的“移民新聞”,不知為什麼一條也聽不清楚了。
川島姑娘簡直被突然間神彩飛揚的王大江迷住了。她覺得自己跌落在一種神聖、高尚而又美好的氛圍里。她開始衝破了世紀與世紀的隔膜、衝破過去生活里凝滯、冷漠的硬殼,新的憧憬、激情如春筍出土般在她心裡滋滋地萌生。
“不要說我們闊別了一個世紀,呵,我的同胞手足——那天,感恩節遊行,隊伍里一位二十多歲的女藝術家,身著草服,駕駛一輛植草汽車從安第斯山中趕來。她風塵僕僕,行程萬里,一定要讓本城的人們觀賞她以工藝學與自然美相結合的不凡創造——她在汽車及衣服表面塗一層石油產品的粘合物質,再噴上青草種籽。為了經常保持濕潤,她每天給衣服和汽車灑若干次水,使青草發芽育成。
“藝術家站在她的草車上大聲疾呼:啊,妙極了,真是妙極了!穿過布紋長出的草根正搔癢我的肌膚,綠茸茸的青草爬滿車身,更使你感覺到周圍全是生命、活潑潑的生命!
“對於人類、對於大自然,對於我們的星球,最寶貴的不是金錢是生命。創造生命,我們的祖先付出了多少數不清的辛勞與時光,難道我們卻要把一個千辛萬苦才有生命滋長的地球重又拋給死亡嗎!……”
王大江激情豪邁一口氣說到這裡。突然,他身體搖晃幾下,“嗵”一聲倒臥在地。
“呀!”川島姑娘猛然驚醒,慌忙撲到他跟前,“醒醒,大江,你醒醒呀!”
慌亂中,她的手觸到兩根細細的紅線。
這紅線如兩道血脈聯接著那台記憶發射儀。而一對尖尖的觸針,不知什麼時候已被大江悄悄刺入自己的太陽穴,深深扎進大腦……
客房裡的電視屏幕奇蹟般地出現了新世紀人們從未見過的畫面。
畫面美極了,美極了。
美麗的畫面上緩緩淌過人們已經陌生的那曲《藍色的多瑙河》……
那是上一個世紀的群山、江河、叢林草原。
那是豐饒美麗哺育過人類的藍色星球。
……不論是南極救護中心還是“智慧大廈”,不論是滑跑離港的空天飛機還是本城居民的“蜂巢住宅”都能收看。
呵,王大江的記憶沒有被冰雪封凍,也未曾在極地消磁,當年他千辛萬苦用心靈的鏡頭攝取的美景,正被強大的衛星電視網接收下來,傳播開去……。
阿德爾角的紅色小樓里,救護中心主任已離開“彩虹勇士”號旗艦,正在搶救另一位從冰雪中救起的探險者;BBC廣播網披露了極地電視台台長被暗殺的消息,幾個大財團企圖在王大江身上大發其財的醜聞。而R·朱利葉斯博士氣急敗壞,“嚓吧”捏碎了玻璃酒杯;卡洛斯的妻子來電話,說又做了新鮮的炸雞塊,今天是周末,等他回去晚餐……
川島宏子深情地摟著王大江,直到這一刻,她才真正理解了他。理解了一位獻身科學、獻身人類幸福的人,不論他活著還是死去。
此刻,王大江心明如鏡。他知道,或許記憶發射之後,他的大腦將嚴重受損,剛剛獲得的第二次生命又會蒙受苦難。但他畢竟撲倒在大地上,眼前正徐徐展開一幅在空天飛機上眺望地球的壯美一幕——
“這時,詩人來到他們當中,講了一個震顫人心靈的故事——你們知道嗎,今天,當美國人站在國家博物館一隻小鳥的標本面前,都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不得不覺得由衷的卑微與慚愧。
“曾幾何時,這乾枯的小鳥曾是北美洲上空遮天蔽日的游雲,曾是紐約、芝加哥和波士頓名餐館裡必不可少的佳肴美味,曾是當地居民舉槍即得的普通獵物。當時,這種名叫‘旅鴿’的小鳥是地球鳥類中最龐大的家族。每當一個遷移群飛來,黑壓壓如雲幔,400公里不見天日。這樣一個50億隻的巨大物種,若任其自生自滅大概要數百萬年。可是,彈指一揮間,短短几十年,美國人的胃口竟然神話般地將如此龐大的物種,吞剩下最後一隻可憐的標本……
“1914年,最後一隻旅鴿在美國辛辛那提動物園悄然長逝,美國人這才如夢方醒似地驚惶起來。政府懸獎,誰找到一隻旅鴿賞1500美元。可是人們望眼欲穿,悠悠白雲,渺渺青天再也沒有了旅鴿的身影。那一年,詩人弗洛斯特還是孩子剛剛記事,他所見到的永遠是一隻不會飛翔的標本……
“詩人的故事如拍岸的驚濤,撞擊著後人的心.人們簇擁在詩人身旁,聽他蒼老卻又宏亮的聲音,朗誦那首著名的《生命前進著》(LifeGoes On)——
……我來的時候,
這世界並不是一片沙漠,
我臨走之時也不願它是。
這些樹,這些草,
這些生長著漿果的灌木,
在我離去你也離去了之後
還應該發榮滋長!”……
電視機里一片晃動不清的圖像。
那些如夢囈般擾人的“移民新聞”,不知為什麼一條也聽不清楚了。
川島姑娘簡直被突然間神彩飛揚的王大江迷住了。她覺得自己跌落在一種神聖、高尚而又美好的氛圍里。她開始衝破了世紀與世紀的隔膜、衝破過去生活里凝滯、冷漠的硬殼,新的憧憬、激情如春筍出土般在她心裡滋滋地萌生。
“不要說我們闊別了一個世紀,呵,我的同胞手足——那天,感恩節遊行,隊伍里一位二十多歲的女藝術家,身著草服,駕駛一輛植草汽車從安第斯山中趕來。她風塵僕僕,行程萬里,一定要讓本城的人們觀賞她以工藝學與自然美相結合的不凡創造——她在汽車及衣服表面塗一層石油產品的粘合物質,再噴上青草種籽。為了經常保持濕潤,她每天給衣服和汽車灑若干次水,使青草發芽育成。
“藝術家站在她的草車上大聲疾呼:啊,妙極了,真是妙極了!穿過布紋長出的草根正搔癢我的肌膚,綠茸茸的青草爬滿車身,更使你感覺到周圍全是生命、活潑潑的生命!
“對於人類、對於大自然,對於我們的星球,最寶貴的不是金錢是生命。創造生命,我們的祖先付出了多少數不清的辛勞與時光,難道我們卻要把一個千辛萬苦才有生命滋長的地球重又拋給死亡嗎!……”
王大江激情豪邁一口氣說到這裡。突然,他身體搖晃幾下,“嗵”一聲倒臥在地。
“呀!”川島姑娘猛然驚醒,慌忙撲到他跟前,“醒醒,大江,你醒醒呀!”
慌亂中,她的手觸到兩根細細的紅線。
這紅線如兩道血脈聯接著那台記憶發射儀。而一對尖尖的觸針,不知什麼時候已被大江悄悄刺入自己的太陽穴,深深扎進大腦……
客房裡的電視屏幕奇蹟般地出現了新世紀人們從未見過的畫面。
畫面美極了,美極了。
美麗的畫面上緩緩淌過人們已經陌生的那曲《藍色的多瑙河》……
那是上一個世紀的群山、江河、叢林草原。
那是豐饒美麗哺育過人類的藍色星球。
……不論是南極救護中心還是“智慧大廈”,不論是滑跑離港的空天飛機還是本城居民的“蜂巢住宅”都能收看。
呵,王大江的記憶沒有被冰雪封凍,也未曾在極地消磁,當年他千辛萬苦用心靈的鏡頭攝取的美景,正被強大的衛星電視網接收下來,傳播開去……。
阿德爾角的紅色小樓里,救護中心主任已離開“彩虹勇士”號旗艦,正在搶救另一位從冰雪中救起的探險者;BBC廣播網披露了極地電視台台長被暗殺的消息,幾個大財團企圖在王大江身上大發其財的醜聞。而R·朱利葉斯博士氣急敗壞,“嚓吧”捏碎了玻璃酒杯;卡洛斯的妻子來電話,說又做了新鮮的炸雞塊,今天是周末,等他回去晚餐……
川島宏子深情地摟著王大江,直到這一刻,她才真正理解了他。理解了一位獻身科學、獻身人類幸福的人,不論他活著還是死去。
此刻,王大江心明如鏡。他知道,或許記憶發射之後,他的大腦將嚴重受損,剛剛獲得的第二次生命又會蒙受苦難。但他畢竟撲倒在大地上,眼前正徐徐展開一幅在空天飛機上眺望地球的壯美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