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而明天,我們也一定會再次見面,我會再告訴你那個密鑰,從而再開始新的進程,但是誰也不認識誰了。”
“所以……”韓方望著一群歡笑走過湖邊的男女學生,呆呆地說,“所以這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平靜的,和公元紀一樣的夜晚了?”
“是的,所以我一整天都沒有打擾你,我想讓你在公元紀好好地過上一天。”
“你這還叫沒有打擾我?你潑紀冰那一身的湯水……”
“哼,她上次差點害死我們……說實話,你是不是喜歡紀冰啊?”
“以前……大概有點吧,但那已經是不知道幾萬億年前的事了,還提它幹什麼……”
“如果還是在公元紀,你會和紀冰在一起嗎?”
“這……我怎麼知道。”韓方苦笑著。心中也不禁想,是的,在億兆斯年之前,當宇宙還年輕,人類還存在的時候,或許2012年10月11日,只是一個平凡的日子,那一天世界不會毀滅。第二天,人們會在10月12日醒來,然後是13日,14日……
然後是2013年,2014年……
生活就這樣一直下去,韓方也許會和紀冰戀愛、結婚,更可能會和另一個他當時還沒聽說過的女人在一起,生兒育女,過自己平凡的生活,直到幾十年後離開人世。在那之後,他的子孫會一代代傳下去,人類文明也許會走向繁榮昌盛,也許有一天會飛向宇宙,從此延續一百億年,也許會在幾百年內就因為戰爭或環境污染而走向滅亡。
而那一切早已發生過,而且在無限久遠的過去就已經消失了。
只是在那些世界裡,韓方不會和艾薇在一起,永遠不會,艾薇會在今天早上死去,或許不會引起任何關注,或許會在社會新聞上有一篇小新聞。或許那個本來的韓方看了還會同情地嘆一口氣。
而現在的艾薇,好好地坐在他身邊,如同過去的一千六百萬年和未來的無盡歲月中會發生的那樣。即使記憶全部喪失,他們也註定會再次相逢,再次經歷既相似又不同的新曆程……
想到這裡,韓方又覺得生活並沒有那麼糟糕。就讓一切再開始吧,他想,即使過去的一千六百萬年都白費了,至少在這片被廢棄的時間之墟上,我們這些被復活的魂靈,還能在一起,還有希望……
“離半夜三點的跳轉,還有八九個小時。”韓方拉起艾薇的手說,“現在我們幹什麼呢?”
“別起歪念頭啊。”艾薇說,“我們四處走走吧,我們已經太久沒有看到公元紀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了。”
“好極了!”韓方說,“那我先帶你去吃西門雞翅吧,味道特別好!”
他們站起身,但是一時沒有離開,一起靜靜地站了一會兒。天色已經全暗下來了,晚星初現,路燈亮起,遠處的歡聲笑語越過幽暗的湖面,遠遠傳來。
韓方輕聲吟誦起了當初那首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在億萬個虛空紀世界中,韓方還沒讀到過比這更美的詩:
當我看到,一切生長之物。
只在剎那間能夠完美;
世界舞台上一無所有,
唯有星辰在秘密中牽引。
我看到人類像草木一樣生長,
被同樣的天空賦予盛衰。
少時繁茂,日中則仄,
一切美好都從記憶中被抹去!
於是這瞬間停留的詭計。
讓你青春的盛容出現在我面前。
而殘暴的時間和腐朽商議,
要把你青春的白日變成暗淡黑夜——
艾薇踮起腳尖,閉上眼睛,朱唇輕啟,覆蓋上了他的嘴唇,他們熱切而哀傷地親吻著,在心靈的諧振一起念出了最後兩句:
為了愛你,我將和時間對抗,
它從你身上奪走的,我會重新嫁接。
後記
在許多年前,我不僅不是,甚至也沒有認真想過自己會變成一個所謂的作家。也就是說,我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自己會終日坐在電腦前,吭哧吭哧地把頭腦中亂七八糟的想像和對白打出來,將它們公諸於世,變成一頁頁的鉛字,祈求讀者的幾聲讚賞,同時忍受更多的指摘,換取一點微薄的稿酬。
然而在那些少不更事的青蔥歲月里,已經有一些超現實的想像場景不知從何而來,在我腦海中盤旋浮沉,加起來有一打左右:一個永生的人在億萬年後懷念早已逝去的愛,或者一個普通人睜開眼睛,發現自己在另一個星球,另一片海岸。我稱之為“我的故事”。每天我都會花一些時間去思索它們,想像人物,或者編織情節,就像在自己家的一組盆景上澆水,不指望它們能長成參天大樹,但它們會抽枝發芽,長出藤蔓,爬過牆壁和天花板,將小小的我的世界包裹起來,這個幻想的小宇宙讓我遐想,給我慰藉。即使那些歲月已經遠去,這些夢幻編織的世界卻依然陪伴著我。
《時間之墟》所講述的正是“我的故事”中最令我著迷的一個,它的最初淵源來自於我少年時看過的一部電影《12∶01》,主角在一個不斷重複24小時的時空中不斷醒來,但除了他本人,周圍的人對此毫無記憶,女主角本來被殺死,卻又再次復活,從此在生死邊緣徘徊。初次領略到此片的我正如主角本人一樣震撼不已。後來我才知道,《12∶01》改編自美國科幻作家Ri插rd A. Lupoff的同名小說,是“時間循環”(Time Loop)概念的最早作品,類似主題的小說影視還有不少,其中膾炙人口者如Ken Grimmwood的《重播》(Replay),金凱利主演的電影《土撥鼠日》(Groundhog Day),等等。中國作家柳文揚的《一日囚》也深為國內的科幻迷所樂道。
“所以……”韓方望著一群歡笑走過湖邊的男女學生,呆呆地說,“所以這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平靜的,和公元紀一樣的夜晚了?”
“是的,所以我一整天都沒有打擾你,我想讓你在公元紀好好地過上一天。”
“你這還叫沒有打擾我?你潑紀冰那一身的湯水……”
“哼,她上次差點害死我們……說實話,你是不是喜歡紀冰啊?”
“以前……大概有點吧,但那已經是不知道幾萬億年前的事了,還提它幹什麼……”
“如果還是在公元紀,你會和紀冰在一起嗎?”
“這……我怎麼知道。”韓方苦笑著。心中也不禁想,是的,在億兆斯年之前,當宇宙還年輕,人類還存在的時候,或許2012年10月11日,只是一個平凡的日子,那一天世界不會毀滅。第二天,人們會在10月12日醒來,然後是13日,14日……
然後是2013年,2014年……
生活就這樣一直下去,韓方也許會和紀冰戀愛、結婚,更可能會和另一個他當時還沒聽說過的女人在一起,生兒育女,過自己平凡的生活,直到幾十年後離開人世。在那之後,他的子孫會一代代傳下去,人類文明也許會走向繁榮昌盛,也許有一天會飛向宇宙,從此延續一百億年,也許會在幾百年內就因為戰爭或環境污染而走向滅亡。
而那一切早已發生過,而且在無限久遠的過去就已經消失了。
只是在那些世界裡,韓方不會和艾薇在一起,永遠不會,艾薇會在今天早上死去,或許不會引起任何關注,或許會在社會新聞上有一篇小新聞。或許那個本來的韓方看了還會同情地嘆一口氣。
而現在的艾薇,好好地坐在他身邊,如同過去的一千六百萬年和未來的無盡歲月中會發生的那樣。即使記憶全部喪失,他們也註定會再次相逢,再次經歷既相似又不同的新曆程……
想到這裡,韓方又覺得生活並沒有那麼糟糕。就讓一切再開始吧,他想,即使過去的一千六百萬年都白費了,至少在這片被廢棄的時間之墟上,我們這些被復活的魂靈,還能在一起,還有希望……
“離半夜三點的跳轉,還有八九個小時。”韓方拉起艾薇的手說,“現在我們幹什麼呢?”
“別起歪念頭啊。”艾薇說,“我們四處走走吧,我們已經太久沒有看到公元紀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了。”
“好極了!”韓方說,“那我先帶你去吃西門雞翅吧,味道特別好!”
他們站起身,但是一時沒有離開,一起靜靜地站了一會兒。天色已經全暗下來了,晚星初現,路燈亮起,遠處的歡聲笑語越過幽暗的湖面,遠遠傳來。
韓方輕聲吟誦起了當初那首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在億萬個虛空紀世界中,韓方還沒讀到過比這更美的詩:
當我看到,一切生長之物。
只在剎那間能夠完美;
世界舞台上一無所有,
唯有星辰在秘密中牽引。
我看到人類像草木一樣生長,
被同樣的天空賦予盛衰。
少時繁茂,日中則仄,
一切美好都從記憶中被抹去!
於是這瞬間停留的詭計。
讓你青春的盛容出現在我面前。
而殘暴的時間和腐朽商議,
要把你青春的白日變成暗淡黑夜——
艾薇踮起腳尖,閉上眼睛,朱唇輕啟,覆蓋上了他的嘴唇,他們熱切而哀傷地親吻著,在心靈的諧振一起念出了最後兩句:
為了愛你,我將和時間對抗,
它從你身上奪走的,我會重新嫁接。
後記
在許多年前,我不僅不是,甚至也沒有認真想過自己會變成一個所謂的作家。也就是說,我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自己會終日坐在電腦前,吭哧吭哧地把頭腦中亂七八糟的想像和對白打出來,將它們公諸於世,變成一頁頁的鉛字,祈求讀者的幾聲讚賞,同時忍受更多的指摘,換取一點微薄的稿酬。
然而在那些少不更事的青蔥歲月里,已經有一些超現實的想像場景不知從何而來,在我腦海中盤旋浮沉,加起來有一打左右:一個永生的人在億萬年後懷念早已逝去的愛,或者一個普通人睜開眼睛,發現自己在另一個星球,另一片海岸。我稱之為“我的故事”。每天我都會花一些時間去思索它們,想像人物,或者編織情節,就像在自己家的一組盆景上澆水,不指望它們能長成參天大樹,但它們會抽枝發芽,長出藤蔓,爬過牆壁和天花板,將小小的我的世界包裹起來,這個幻想的小宇宙讓我遐想,給我慰藉。即使那些歲月已經遠去,這些夢幻編織的世界卻依然陪伴著我。
《時間之墟》所講述的正是“我的故事”中最令我著迷的一個,它的最初淵源來自於我少年時看過的一部電影《12∶01》,主角在一個不斷重複24小時的時空中不斷醒來,但除了他本人,周圍的人對此毫無記憶,女主角本來被殺死,卻又再次復活,從此在生死邊緣徘徊。初次領略到此片的我正如主角本人一樣震撼不已。後來我才知道,《12∶01》改編自美國科幻作家Ri插rd A. Lupoff的同名小說,是“時間循環”(Time Loop)概念的最早作品,類似主題的小說影視還有不少,其中膾炙人口者如Ken Grimmwood的《重播》(Replay),金凱利主演的電影《土撥鼠日》(Groundhog Day),等等。中國作家柳文揚的《一日囚》也深為國內的科幻迷所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