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為了便於前線指揮,關東軍司令部於19日凌晨30分從旅順轉往奉天。到達奉天后,本庄繁立即聽了板垣征四郎的戰況匯報。這時他仍未下決心徹底採納石原莞爾的作戰計劃,把兵力派到南滿以外地區,尤其是向北滿進軍,他擔心會與蘇聯發生衝突。板垣和石原卻翻來覆去地強調,此時正是絕佳的用兵機會。
石原對本庄說:“總之,事變既已發生,如果此時不一舉解決滿蒙問題,我們將遺恨百年。
……即使向北滿進兵,蘇聯目前也不至於干擾。蘇聯正竭盡全力整頓國內事務。所以,在此時如不徹底解決滿蒙問題,以後再沒有指望了。現在正是絕好的機會!”石原更進一步說:“占領整個滿洲後,日軍立即把治安維持好,然後把滿洲從中國分離開來,由滿洲民眾建立新的政權,作為獨立國家,實行王道政治。日本如放棄以往的權益主義,用協和精神行事,民眾必將追隨而來……為了平定整個滿洲,目前希望向中央要求增援三個師團的兵力。或許政府會提到軍費等問題,但只要新政權建立起來,用間接稅及其他稅收,是能解決的。總之,可以靠自給自足。”在石原莞爾的花言巧語之下,一心想“立功建勛”的本庄繁終於被說服,表示同意擴大出兵規模,並向軍部要求增派三個師團。
19日下午5時40分,關東軍以本庄繁名義給陸相和參謀總長拍發了要求增兵的電報。下午6時左右,關東軍收到陸相與參謀總長的回電訓令。陸相電文:“帝國政府已決定實施不使事態擴大的方針。關東軍的行動希據此精神妥善處理。”參謀總長電文:“對關東軍此次行動雖予肯定,但以後行動應本政府方針,希注意不使擴大。”原本準備前來支援的駐朝鮮日軍司令官也來電稱:“本職雖再三上報提出建議,但參謀總長禁止派遣增援部隊。”當時,駐朝日軍飛機已經起飛,地面部隊被限令停止在朝鮮新義州以南地區,準備待命。中央“不擴大”方針的訓令和對已經出動的駐朝日軍所下的停止行動的命令,使本庄繁及幕僚的情緒大為沮喪。
侵華戰爭“謀臣”石原莞爾(3)new
20日下午,駐朝日軍參謀金子中佐秘密前來聯絡,表示:“若吉林、間島(延吉)方面形勢不穩,朝鮮軍則有所藉口,不待中央訓令即可越境。所以,今後朝鮮軍的動向,完全取決于吉林方面的形勢。”石原莞爾當即主張出兵吉林,已不知如何是好的本庄繁採納了石原莞爾的建議,決定出兵吉林,並立即向駐朝日軍司令部發了關東軍將出兵吉林的電報。3個小時後,才向陸相和參謀總長發了報告電。很明顯,這是先斬後奏。
21日中午12時2分,關東軍收到朝鮮軍司令官電報,稱:“我軍已獨斷決定出動混成第三十九旅團。”石原莞爾得知這一消息後,更加堅定了侵略決心,急不可待地渴望進攻吉林的多門師團的戰況。
多門師團輕易就開進了吉林城。當時,吉林省主席張作相在家鄉錦州服喪未歸,參謀長熙洽代理省長職務,在多門師團長的威逼利誘之下,熙洽宣布吉林省“獨立”,與南京政府脫離關係。繼9月24日吉林宣布“獨立”之後,哈爾濱的張景惠在日本特務機關的策動下,於29日發表了哈爾濱特區的“獨立”宣言,哈爾濱也成為日寇的控制地。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退守錦州,重組東北政府,準備以錦州為基地,抗擊關東軍的進攻,錦州因此成為關東軍的“眼中之釘”。由於日本中央軍部限制事態範圍的命令,關東軍無法立即向錦州進攻。不過,石原莞爾一向知道怎樣製造藉口。10月8日中午,他親自命令航空參謀冢田少佐,率航空隊轟炸了錦州郊區鐵路西側的兵營。當一位參謀吃驚地問他,竟然轟炸了錦州,他卻不屑地說:“沒有向錦州扔炸彈,是郊外的兵營。”隨後又說:“無論怎樣軟弱的錦州政府,用六七十顆20公斤重的炸彈,也是炸不垮的。我的想法只不過是藉此掃除政府的不擴大方針及國際聯盟的干預!”石原莞爾企圖擴大侵略,“一舉拿下東北”的野心是多麼明顯!
日本政府企圖通過外交手段迫使張學良的東北軍撤出關外。但是,日本政府的無理要求被中國政府拒絕。同時關東軍在東北不斷地擴張,致使兩國外交談判最終破裂,後繼內閣因而被迫總辭職。
對此,石原不以為憂,反倒對後繼內閣寄予希望。犬養毅就任首相出面組成新內閣,森恪任內閣書記官長,荒木貞夫任陸相。
關東軍幕僚們一致認為,不掃除占據錦州的東北軍,就不能完全奪取東北。新內閣成立後,石原莞爾等人立即給參謀總長和陸相發電報,提出進攻錦州的重要性。12月15日,被軟禁的原奉天省省長臧式毅在石原莞爾、板垣征四郎的威逼利誘之下,宣告奉天省“獨立”,並就任“省長”。
12月17日,關東軍致電陸相和參謀總長,報告進攻錦州計劃。當天傍晚,收到了參謀總長的回電,軍部將為攻取錦州增援一個混成旅團、一個坦克隊、一個榴彈炮大隊,於26日至28日在大連登陸。另外,天津駐屯軍也將增派兩個大隊兵力支援。
12月21日,關東軍對錦州發起攻勢。但是,在東北軍的堅決反擊下,直至1932年1月,仍未攻下錦州。石原莞爾等人不得不調整作戰部署,讓剛從朝鮮派來的裝備精良的第二十師團接替多門師團。日軍在優良裝備和兵力之下,於1月3日上午10時,攻進錦州城。1月下旬,關東軍發動對哈爾濱的進攻,2月5日凌晨,攻入哈爾濱。至此,日軍基本上控制了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為了鞏固日本對東三省的殖民統治,又減輕中國人民的抵抗,石原莞爾等人開始籌劃炮製一個傀儡政權。
石原對本庄說:“總之,事變既已發生,如果此時不一舉解決滿蒙問題,我們將遺恨百年。
……即使向北滿進兵,蘇聯目前也不至於干擾。蘇聯正竭盡全力整頓國內事務。所以,在此時如不徹底解決滿蒙問題,以後再沒有指望了。現在正是絕好的機會!”石原更進一步說:“占領整個滿洲後,日軍立即把治安維持好,然後把滿洲從中國分離開來,由滿洲民眾建立新的政權,作為獨立國家,實行王道政治。日本如放棄以往的權益主義,用協和精神行事,民眾必將追隨而來……為了平定整個滿洲,目前希望向中央要求增援三個師團的兵力。或許政府會提到軍費等問題,但只要新政權建立起來,用間接稅及其他稅收,是能解決的。總之,可以靠自給自足。”在石原莞爾的花言巧語之下,一心想“立功建勛”的本庄繁終於被說服,表示同意擴大出兵規模,並向軍部要求增派三個師團。
19日下午5時40分,關東軍以本庄繁名義給陸相和參謀總長拍發了要求增兵的電報。下午6時左右,關東軍收到陸相與參謀總長的回電訓令。陸相電文:“帝國政府已決定實施不使事態擴大的方針。關東軍的行動希據此精神妥善處理。”參謀總長電文:“對關東軍此次行動雖予肯定,但以後行動應本政府方針,希注意不使擴大。”原本準備前來支援的駐朝鮮日軍司令官也來電稱:“本職雖再三上報提出建議,但參謀總長禁止派遣增援部隊。”當時,駐朝日軍飛機已經起飛,地面部隊被限令停止在朝鮮新義州以南地區,準備待命。中央“不擴大”方針的訓令和對已經出動的駐朝日軍所下的停止行動的命令,使本庄繁及幕僚的情緒大為沮喪。
侵華戰爭“謀臣”石原莞爾(3)new
20日下午,駐朝日軍參謀金子中佐秘密前來聯絡,表示:“若吉林、間島(延吉)方面形勢不穩,朝鮮軍則有所藉口,不待中央訓令即可越境。所以,今後朝鮮軍的動向,完全取決于吉林方面的形勢。”石原莞爾當即主張出兵吉林,已不知如何是好的本庄繁採納了石原莞爾的建議,決定出兵吉林,並立即向駐朝日軍司令部發了關東軍將出兵吉林的電報。3個小時後,才向陸相和參謀總長發了報告電。很明顯,這是先斬後奏。
21日中午12時2分,關東軍收到朝鮮軍司令官電報,稱:“我軍已獨斷決定出動混成第三十九旅團。”石原莞爾得知這一消息後,更加堅定了侵略決心,急不可待地渴望進攻吉林的多門師團的戰況。
多門師團輕易就開進了吉林城。當時,吉林省主席張作相在家鄉錦州服喪未歸,參謀長熙洽代理省長職務,在多門師團長的威逼利誘之下,熙洽宣布吉林省“獨立”,與南京政府脫離關係。繼9月24日吉林宣布“獨立”之後,哈爾濱的張景惠在日本特務機關的策動下,於29日發表了哈爾濱特區的“獨立”宣言,哈爾濱也成為日寇的控制地。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退守錦州,重組東北政府,準備以錦州為基地,抗擊關東軍的進攻,錦州因此成為關東軍的“眼中之釘”。由於日本中央軍部限制事態範圍的命令,關東軍無法立即向錦州進攻。不過,石原莞爾一向知道怎樣製造藉口。10月8日中午,他親自命令航空參謀冢田少佐,率航空隊轟炸了錦州郊區鐵路西側的兵營。當一位參謀吃驚地問他,竟然轟炸了錦州,他卻不屑地說:“沒有向錦州扔炸彈,是郊外的兵營。”隨後又說:“無論怎樣軟弱的錦州政府,用六七十顆20公斤重的炸彈,也是炸不垮的。我的想法只不過是藉此掃除政府的不擴大方針及國際聯盟的干預!”石原莞爾企圖擴大侵略,“一舉拿下東北”的野心是多麼明顯!
日本政府企圖通過外交手段迫使張學良的東北軍撤出關外。但是,日本政府的無理要求被中國政府拒絕。同時關東軍在東北不斷地擴張,致使兩國外交談判最終破裂,後繼內閣因而被迫總辭職。
對此,石原不以為憂,反倒對後繼內閣寄予希望。犬養毅就任首相出面組成新內閣,森恪任內閣書記官長,荒木貞夫任陸相。
關東軍幕僚們一致認為,不掃除占據錦州的東北軍,就不能完全奪取東北。新內閣成立後,石原莞爾等人立即給參謀總長和陸相發電報,提出進攻錦州的重要性。12月15日,被軟禁的原奉天省省長臧式毅在石原莞爾、板垣征四郎的威逼利誘之下,宣告奉天省“獨立”,並就任“省長”。
12月17日,關東軍致電陸相和參謀總長,報告進攻錦州計劃。當天傍晚,收到了參謀總長的回電,軍部將為攻取錦州增援一個混成旅團、一個坦克隊、一個榴彈炮大隊,於26日至28日在大連登陸。另外,天津駐屯軍也將增派兩個大隊兵力支援。
12月21日,關東軍對錦州發起攻勢。但是,在東北軍的堅決反擊下,直至1932年1月,仍未攻下錦州。石原莞爾等人不得不調整作戰部署,讓剛從朝鮮派來的裝備精良的第二十師團接替多門師團。日軍在優良裝備和兵力之下,於1月3日上午10時,攻進錦州城。1月下旬,關東軍發動對哈爾濱的進攻,2月5日凌晨,攻入哈爾濱。至此,日軍基本上控制了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為了鞏固日本對東三省的殖民統治,又減輕中國人民的抵抗,石原莞爾等人開始籌劃炮製一個傀儡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