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支狡詐而兇悍的越南特種部隊,其指揮官卻是一個三十二歲的女軍官!她在知道逃生無望的情況下帶頭向中國軍隊的陣線猛衝,被當場擊斃。
眼鏡和女人,誰能想到中越兩國最精銳的部隊主官,卻帶著兩個和軍人形象頗為矛盾的特徵。
有人會奇怪,這位“周瑜”為何默默無名呢?軍中的朋友告訴我,如果進行英模報告,這樣的軍人就變成了“國寶”,大概是不會參加下一次戰爭的,而“周瑜”這樣的人物,是特種部隊的老祖宗,怎麼能隨便亮相?如果計算中國特種部隊的奠基人,絕對應該算上“周瑜”。非常遺憾的是,中國特種部隊正式成立不久,這位“周瑜”就遇到了不幸!不是陣亡,而是在回營的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身亡,連雷鋒那樣的因公殉職都不是,而是一起簡簡單單的交通事故,肇事的是一輛違章的大貨車……這位能譜曲的特種部隊指揮官!天妒英才!這是老山作戰之後的事情了。
最後再回到雷達上面。據說中國對這兩套雷達的仿製,花費了十年時間,而最終的產品,除了可以用於陸軍,也派生出可以用於海軍的類型。海軍167深圳號飛彈驅逐艦,號稱中華第一艦,它試航的時候,駕駛台前方就有一塊相控陣雷達,它的血緣,有一半來自老山——這之前我國也有無源相控陣雷達,但是體積太大,無法上艦。海軍對它的性能極為滿意,看到相關的報導提到,這具雷達可以同時跟蹤十六個目標,並引導武器打擊其中的八個。
註:本文摘自軍事檔案解密 的 那支搞掉中國炮瞄雷達的越軍特種部隊的悲慘命運
26.越南前高官回憶中越戰爭:蘇聯沒按約定出兵
當年越南當局與前蘇聯簽訂蘇越友好合作條約後妄想稱霸亞洲
前越南人民軍武元甲大將參謀官阮建同,在其退役以後發表了他自己對於1979年抗中戰爭(越中邊境戰爭)的一些經歷與看法,他是在接受美國軍事作戰研究機構訪問時提出的這些個人觀點。透過阮建同的回憶,我們可以更真實地感受到當年那場邊境戰爭的血雨腥風。
阮建同:作為人民軍,我們的職責就是打擊那些敢於與我們對抗的敵對武裝勢力。我們曾經一度占據柬埔寨,寮國這些國家。他們的抵抗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們在與中國的交戰中,我們最終還是領教了他們的真實的實力。
阮建同:武將軍與國防部在開始判斷上就出現了很大的失誤。我們認為中國當時正在全力處理國內後毛澤東時代初期的政治內部爭奪(爭鬥的結果是毛的夫人鋃鐺入獄),沒有剩餘的精力關注我們這裡的舉動。但是,實際情況與我們預料的相反。
阮建同:1978年,中國派遣兩名上將負責雲南與廣西軍事事務。這本當應該引起我們的警覺。這兩位將軍是毛時代的紅人,他們分別是經歷過中國國內抗日戰爭的許世友將軍和出國參加過朝鮮侵略戰爭的楊得志將軍。他們分別負責雲南、廣西事務。而我們與中國交界的邊境地帶正處於這兩個省份的鉗型包圍之下。因此,我當時就預感到中國可能會在1978年底至1979年初,發動對于越南的侵略戰爭,但武將軍當時則並沒有那麼去認為。
他認為10年的文化革命,中國的經濟與軍事勢力已經是無比的衰弱,中國不可能再有能力來維護他的邊境。剩下的中國只能是坐下來接受我們的談判協議。武將軍因此並沒有把駐紮在柬埔寨的主力師派遣回國。因此導致戰爭爆發時,我們只能依靠目前過於分散的2個師與地方獨立團實施對於中國的抗擊。
在戰前軍事準備上,武將軍沒有把全部火力配屬部隊調集到一線作戰,而是依舊採取以前對待美國侵略者的辦法分散部署,而我們的地面炮兵部隊因擔心在中國首批航空打擊下的全部損失,把大多數重型SU-30火炮部署在山洞裡面,以便在適當機會出來給予中國軍隊重創。
1979年2月17日,中國侵略者果然出動4個野戰集團軍,兵分5路從雲南、廣西兩地對老街、大小涼山等地發動了進攻。中國在老街以北519高地上,集中了約有4個營的火箭炮部隊,我們預料的大規模空中轟炸並沒有開始。
中國火箭炮是當時印半島最聞名的武器,他有107、122、130等不同口徑。而我們獲得當時中國的援助主要是107mm火箭炮。這是77式與60式兩種。而中國軍隊採用的是122、130mm火箭炮。
在約有90門火箭炮的猛烈轟擊下,我方邊境的519高地情況十分惡劣。中國軍隊在10分鐘炮火準備以後,發動了猛烈攻擊。我方守軍整個上午就損失了391名戰鬥員。其餘部隊剩餘人員只能躲進“戰洞”實施分散抵抗。
叢林戰、游擊戰,是我們用來打擊美國侵略者的最佳手段。但是在這些地區,中國軍隊曾經3次部署在這裡,對於這裡的地形地貌十分熟悉。而這次前來已經是他們第四次了。而中國目前使用的攻擊部隊主要是廣西與雲南兩地部隊的掉換部署。他們熟悉叢林絕對不低於我們的能力。
中國兩翼鉗型攻勢很難抵擋。中國不斷向我內地攻擊。我們被合圍的結局是不可能被修改了,但是,我們在大涼山地段擊退了三次中國軍隊進攻。使得我們至少獲得了一些舞動戰鬥士氣的機會。中國部署有自製雙棲坦克部隊。這些坦克是以往援助我們的那些改進產品。他們是中國62式為主。這些是按照南方中國水網交錯與鬆軟泥土地製造的坦克。他們與美國鬼M41、48絕對不同。他們沒有那麼容易陷入我們的鬆軟泥土。
眼鏡和女人,誰能想到中越兩國最精銳的部隊主官,卻帶著兩個和軍人形象頗為矛盾的特徵。
有人會奇怪,這位“周瑜”為何默默無名呢?軍中的朋友告訴我,如果進行英模報告,這樣的軍人就變成了“國寶”,大概是不會參加下一次戰爭的,而“周瑜”這樣的人物,是特種部隊的老祖宗,怎麼能隨便亮相?如果計算中國特種部隊的奠基人,絕對應該算上“周瑜”。非常遺憾的是,中國特種部隊正式成立不久,這位“周瑜”就遇到了不幸!不是陣亡,而是在回營的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身亡,連雷鋒那樣的因公殉職都不是,而是一起簡簡單單的交通事故,肇事的是一輛違章的大貨車……這位能譜曲的特種部隊指揮官!天妒英才!這是老山作戰之後的事情了。
最後再回到雷達上面。據說中國對這兩套雷達的仿製,花費了十年時間,而最終的產品,除了可以用於陸軍,也派生出可以用於海軍的類型。海軍167深圳號飛彈驅逐艦,號稱中華第一艦,它試航的時候,駕駛台前方就有一塊相控陣雷達,它的血緣,有一半來自老山——這之前我國也有無源相控陣雷達,但是體積太大,無法上艦。海軍對它的性能極為滿意,看到相關的報導提到,這具雷達可以同時跟蹤十六個目標,並引導武器打擊其中的八個。
註:本文摘自軍事檔案解密 的 那支搞掉中國炮瞄雷達的越軍特種部隊的悲慘命運
26.越南前高官回憶中越戰爭:蘇聯沒按約定出兵
當年越南當局與前蘇聯簽訂蘇越友好合作條約後妄想稱霸亞洲
前越南人民軍武元甲大將參謀官阮建同,在其退役以後發表了他自己對於1979年抗中戰爭(越中邊境戰爭)的一些經歷與看法,他是在接受美國軍事作戰研究機構訪問時提出的這些個人觀點。透過阮建同的回憶,我們可以更真實地感受到當年那場邊境戰爭的血雨腥風。
阮建同:作為人民軍,我們的職責就是打擊那些敢於與我們對抗的敵對武裝勢力。我們曾經一度占據柬埔寨,寮國這些國家。他們的抵抗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們在與中國的交戰中,我們最終還是領教了他們的真實的實力。
阮建同:武將軍與國防部在開始判斷上就出現了很大的失誤。我們認為中國當時正在全力處理國內後毛澤東時代初期的政治內部爭奪(爭鬥的結果是毛的夫人鋃鐺入獄),沒有剩餘的精力關注我們這裡的舉動。但是,實際情況與我們預料的相反。
阮建同:1978年,中國派遣兩名上將負責雲南與廣西軍事事務。這本當應該引起我們的警覺。這兩位將軍是毛時代的紅人,他們分別是經歷過中國國內抗日戰爭的許世友將軍和出國參加過朝鮮侵略戰爭的楊得志將軍。他們分別負責雲南、廣西事務。而我們與中國交界的邊境地帶正處於這兩個省份的鉗型包圍之下。因此,我當時就預感到中國可能會在1978年底至1979年初,發動對于越南的侵略戰爭,但武將軍當時則並沒有那麼去認為。
他認為10年的文化革命,中國的經濟與軍事勢力已經是無比的衰弱,中國不可能再有能力來維護他的邊境。剩下的中國只能是坐下來接受我們的談判協議。武將軍因此並沒有把駐紮在柬埔寨的主力師派遣回國。因此導致戰爭爆發時,我們只能依靠目前過於分散的2個師與地方獨立團實施對於中國的抗擊。
在戰前軍事準備上,武將軍沒有把全部火力配屬部隊調集到一線作戰,而是依舊採取以前對待美國侵略者的辦法分散部署,而我們的地面炮兵部隊因擔心在中國首批航空打擊下的全部損失,把大多數重型SU-30火炮部署在山洞裡面,以便在適當機會出來給予中國軍隊重創。
1979年2月17日,中國侵略者果然出動4個野戰集團軍,兵分5路從雲南、廣西兩地對老街、大小涼山等地發動了進攻。中國在老街以北519高地上,集中了約有4個營的火箭炮部隊,我們預料的大規模空中轟炸並沒有開始。
中國火箭炮是當時印半島最聞名的武器,他有107、122、130等不同口徑。而我們獲得當時中國的援助主要是107mm火箭炮。這是77式與60式兩種。而中國軍隊採用的是122、130mm火箭炮。
在約有90門火箭炮的猛烈轟擊下,我方邊境的519高地情況十分惡劣。中國軍隊在10分鐘炮火準備以後,發動了猛烈攻擊。我方守軍整個上午就損失了391名戰鬥員。其餘部隊剩餘人員只能躲進“戰洞”實施分散抵抗。
叢林戰、游擊戰,是我們用來打擊美國侵略者的最佳手段。但是在這些地區,中國軍隊曾經3次部署在這裡,對於這裡的地形地貌十分熟悉。而這次前來已經是他們第四次了。而中國目前使用的攻擊部隊主要是廣西與雲南兩地部隊的掉換部署。他們熟悉叢林絕對不低於我們的能力。
中國兩翼鉗型攻勢很難抵擋。中國不斷向我內地攻擊。我們被合圍的結局是不可能被修改了,但是,我們在大涼山地段擊退了三次中國軍隊進攻。使得我們至少獲得了一些舞動戰鬥士氣的機會。中國部署有自製雙棲坦克部隊。這些坦克是以往援助我們的那些改進產品。他們是中國62式為主。這些是按照南方中國水網交錯與鬆軟泥土地製造的坦克。他們與美國鬼M41、48絕對不同。他們沒有那麼容易陷入我們的鬆軟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