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全身僅存的生命力都在瞳孔中燃燒。

  曉東和小星終日守候在床前,耐心地柔聲細語地勸他,爺爺吃一點飯吧,你

  說過要陪我們走完環宇航行,你還說要幫我們帶孩子,爺爺,你不能失信呀。

  老人內疚地說,恐怕我要失信了,我已經累了,想休息了。按飛船年齡,我

  已經103 歲;若按地球年齡呢,應該是多少?

  曉東說,現在飛船速度與光速非常非常接近,接近得飛船上的測速系統失去

  了意義,所以無法得出準確的時間速率。按估計,現在飛船上的一天已相當於飛

  船外的1100萬年。累計起來,從飛船升空到現在,地球已過去34億年了。

  老人說:你看,我已經是34億零105 歲的老怪物了,我真的該休息了。小星

  機敏地反駁:這可不是理由,我和曉東也都是34億零30歲的老怪物了,你看,咱

  們基本上是同齡人哩。還有我腹中的小寶寶,他只有四個月大,但也相當於飛船

  外的12億歲老人,也是個老怪物呢。

  雖然身體已很虛弱,但老人仍不禁莞爾一笑。的確,生活在近光速飛船上,

  日子仍按正常節率那樣度過,這時很難真正地想像飛船外那個比蝸牛還慢的世界。

  現在,飛船上的人幾乎已達到了永生,但他已無福消受了,他就像戰爭結束前犧

  牲的最後一個軍人。

  不過他不後悔,一點也不後悔,他側過目光看看屏幕,一顆接一顆恆星在屏

  幕上閃過,就象火車線旁的電桿,因為,在飛船上的一聲“滴答”中,飛船已飛

  過了幾百光年啊,他問孩子們:“34億年了,太陽是否已變成紅巨星?地球是否

  已被紅巨星吞沒?”

  曉東安慰他:“不,太陽還不到變成紅巨星的時刻。再說,34億年後的人類

  誰知道發展到什麼程度?真是難以想像,也許他們派的後續部隊已在前邊的路上

  等著我們哩。”

  老人不再說話,閉上了眼睛,思緒已經飛回地球。曉東和小星不願打擾他,

  輕手輕腳離開老人的房間,兩人低聲商量著,該為老人準備後事了。

  正在這時,飛船內響起刺耳的警鈴,飛船的側噴管突然自動點火,向左側噴

  出赤熱的火焰。飛船陡然向右急轉,兩人措手不及,全都跌倒在地。曉東立即爬

  起來,四肢著地向老人房間爬過去。老人果然也被甩到地板上,幸而沒有受傷,

  他把老人攬到懷裡,老人睜開眼,聲音微弱地問:“怎麼了?”

  電腦圖林先生急促的聲音:“船長!航程正前方10000 光年處發現了一個黑

  洞,我已讓飛船緊急轉向!”

  “做得好,謝謝你。”

  曉東和小星都暗自慶幸,10000 光年,飛船要1 萬年後才能到達——但在近

  光速飛船中,這只是8.7 秒的時間。飛船內外的時間差使得飛船的人,甚至電腦

  都變成了反應奇慢的樹懶,對航程中的陷阱很難及時做出反應。這會兒,飛船勉

  強繞了一個彎,從黑洞旁掠過。飛船的觀測系統在近距離內觀察到了這個黑洞,

  它和一顆白熱的恆星形成雙星系統,並被恆星所照亮。黑洞吞噬著周圍的物質,

  形成巨大的吸積盤。由於黑洞造成的強烈的空間畸變,使得盤的上下面都能被一

  個觀察者同時觀察到!這種多重成像的堆積,使得吸積盤看起來象一個奇特的草

  帽。草帽的前部非常明亮,草帽凸起部則隱藏著一個半球形的黑體。

  圖林的聲音:“飛船已繞過黑洞,請問是否轉回原航向?”它解釋道:“如

  果再次點火,飛船的重氫存量將無法滿足今後的減速。”

  這也就是說,如果以後能回到地球身邊,他們也不能停下,而只能從地球旁

  邊飛速掠過了。曉東看看小星,沒有猶豫:“點火吧。首先我們要保證能回到正

  確的航線。”

  另一側噴管點火,飛船緩緩地向左轉彎,回到原來的航向。

  老人已陷入昏迷,脈搏極為微弱。兩人輪流守在床邊,輕聲呼喚著他。夜裡,

  老人忽然睜開眼睛,清晰地說:“孩子們,我要走了。”

  曉東和小星知道他的生命已不可挽回,便輕聲告訴他:飛船上已準備了一具

  棺木,他的遺體將密封在棺木里,系纜在飛船外殼上。在飛船外零下270 度的寒

  冷中,遺體將被妥善冷凍,直到飛船返回地球。老人很欣慰,一波笑紋從臉上漾

  過:“謝謝你們的安排。我先回去了。”

  他永遠閉上了眼睛。

  9 童話周涵宇的靈魂已脫離了軀殼,離開飛船,逆著來路向前摸索,就像一

  只循著氣味尋找舊宅的老獵犬。

  靈魂的旅行大概不受光速的限制吧。

  他生長在內陸的小縣城,17歲前沒見過大海,所以不象海洋民族的孩子那樣

  對大海有強烈的嚮往:無垠的海面,水天連接處的輪船,海鷗在天空博擊,招潮

  蟹在沙灘上橫行,就連小小海貝那閃著珍珠光澤的內殼裡都蘊藏著大海的無數秘

  密。。。。。。他沒有對大海的直觀感受,但他另有地方寄託遐思、激情和幻想,

  那就是比大海更為浩瀚深邃的天空。

  他曾躺在家鄉的小山包上唱兒歌:青石板上釘銀釘,千顆萬顆數不清;也曾

  在葡萄架下聽老人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小學二年級時,一位去北京天文館參觀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