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克勞斯少校撞開樓門的一剎那,樓上傳來了一聲沉悶的槍響。克勞斯少校迅速向樓上跑去,並踢開二樓書房的門沖了進去。

  東條英機搖搖晃晃地站在一張安樂椅旁,鮮血已經染紅了他的白色襯衣。他的左手還握著那支槍。克勞斯帶人衝進房間時,冒著藍煙的槍口正直直地對著他。克勞斯驚呼一聲:“不要開槍!”東條英機並沒有聽見喊聲,手槍卻“啷”一聲落到了地板上。他倒在椅子上,左胸血流如注。他的臉痛苦地抽搐著,額上滲出密密麻麻的汗珠。窗前的地板上還扔著一把短劍。

  守在樓門口的人們本來都準備看美國人怎麼把東條英機的屍體抬出來。但是,門口卻出人意料地開來了一輛救護車,有個日本醫生從車裡下來就急忙衝進了屋裡。

  記者們隨即不顧樓門口警衛的阻止,爭先恐後擠進樓里爭著拍照。東條英機歪咧著嘴,一臉痛苦的表情,他那撮小鬍子卻使他顯得很滑稽。

  4時29分,東條的嘴唇動了,有人開始記錄東條的話。

  “要這麼長時間死,我真遺憾。”他小聲說。

  他的臉依然痛苦地抽搐著,但美國人看著他毫不同情。“大東亞戰爭是正當的,正義的。”他說,“我對不起我國和大東亞各國所有民族,我不願在征服者的法庭上受審。我等待著歷史的公正裁決。”

  東條的聲音大了一些,但吐字並不完全清晰。“我想自殺,但自殺有時候會失敗。”子彈幾乎一絲不差地從鈴木醫生在他胸部所標的位置穿進去,但是沒有打中心臟。

  當醫務人員把東條抬起來時,他小聲地說:“我沒有朝腦袋開槍,因為我要讓人們認出我的容貌,知道我已經死了。”

  東條英機被送到橫濱美軍第四十八野戰醫院救治。為了讓他活下來,美國士兵甚至還主動獻了血。東條英機沒死成,這似乎是天意。若是用自殺來逃避公理與正義的審判,那就太便宜他了。作為惡果僅存的世界三大元兇之一,東條英機必須活著,必須接受世界的公開審判,讓世人了解侵略的真相併徹底粉碎日本軍國主義體制。

  東條英機自殺未遂,立刻就轟動了世界。作為軍人出身的他在如此近的距離居然把子彈打偏了,真是讓人不可思議。也許是由於他是個左撇子,也許他的心臟恰在開槍那一剎那收縮了,總之他的精確計劃落了空。作為“生當不受囚虜之辱”的《作戰條例》制定者,東條英機自殺未遂成了廣遭世人嘲笑的一出鬧劇。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全世界,各國的新聞媒體都以很大篇幅作了報導。

  與此相反,日本的報紙卻大多只以三四段左右的文字將這一消息刊登在第一版的最下方。對此,美國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認為:日本報紙此舉,表明東條英機及其行為“對日本人來說,只是已經失去了信用、被拋棄了的傢伙的最後的恥辱”。

  1.送東條英機上路(2)

  9月11日晚上,美軍艾克爾勃格將軍奉命前來醫院探視東條英機的傷情。東條英機睜開眼睛,想鞠躬行禮。

  “我快死了,”他說,“對不起,我給艾克爾勃格將軍添了這麼多麻煩。”

  “添麻煩———你是說今天晚上還是說過去幾年?”艾克爾勃格將軍不無譏諷地問道。

  東條並沒服輸,以一種毋庸置疑的口氣回答:“今天晚上。”

  在美國軍醫想盡辦法的救治護理下,東條英機很快就奇蹟般地痊癒了,後來他走上法庭時,顯得又白又胖。

  就在盟軍大規模逮捕日本戰犯之時,1945年11月20日,在德國納粹發源地紐倫堡,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對納粹德國戰犯的審判拉開了序幕。紐倫堡審判向世界傳達了一個清晰的信號:絕不放過那些發動侵略戰爭的罪人。

  而東條英機也必將受到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嚴厲制裁。

  ◆ “打架王東條”

  1884年12月30日,東條英機生於東京山手地區的一個軍閥家庭。其父親東條英教作為日本陸軍大學首屆畢業生,在當時不僅是日本有名的軍事謀略家,而且也是雙手沾滿了中國人民鮮血的老劊子手。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由於中國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擁有40多艟戰艦的北洋水師最後全軍覆滅。清政府被迫與日本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了台灣島和澎湖列島。

  在這場戰爭中,東條英教協助日軍參謀總長川上操六精心謀略,使戰爭朝著有利於日軍的方向發展。東條英教先是建議將幾艘大型商船改裝成軍艦,以增加日本海軍總噸位,後又提出陸軍配合海軍作戰。這兩招使日軍的作戰能力大增。戰後,東條英教因其“智勇”而被提升為中將。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東條英教又一次出馬上陣,在作戰中屢建奇功,使日軍最終擊敗了俄軍,控制了中國東北。

  有其父必有其子。東條英機自幼受到軍國主義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的薰染,從小就勇猛倔強,爭強好勝。而東條英教為使其子成為一名真正的武士,更是嚴酷教練毫不留情。他決心把兒子鑄造得更加鋒利。因此,他強迫在貴族學校就讀的東條英機自帶木食盒,徒步上學;並專門聘請著名武士日比野蠻風教授兒子“神刀流劍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