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頁
這麼多年來,經歷了多少事,那麼遙遠的回憶,就像是壓在箱底的舊唱片,方紹不得不翻開沉埋的一段段記憶碎片,搜尋那遙遠的一段往事。
好在他博聞強志,那件事雖沒怎麼在意,但這時經糜太后一提,仔細一想,倒也確有其事。
“那又如何?”方紹的話表明他想起了當日的事情。
糜太后接著道:“那時,我正苦於膝下無子,怕被先帝冷落,心情低落,便邀你一同飲酒,好開解心中的不暢,這件事,你應該也不會忘記吧。”
方紹越發有點糊塗,不知糜太后說這些意欲何為,便道:“當日,我確實陪太后喝了不少酒,我還記得,好像我還喝醉了,第二天一起來已經是大天亮。”
糜太后苦笑道:“堂堂方丞相的酒量,天下間又有幾人能及,又怎會跟我這個弱女子喝了幾杯就醉了呢?”
方紹神色陡然一震。
當時他年輕尚輕,閱歷與權謀遠不及如今,還記得那晚確實喝得不醒人事,不過第二天起來時也沒怎麼在意,而今聽糜太后這般一說,細細想來,方紹心頭猛然間湧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你到底想說什麼?”方紹沉喝一聲。
糜太后的眼中又泛起了淚光,哽咽說道:“當日我也不知怎麼被鬼迷了心竅,便在你酒中放了些藥,所以你喝了幾杯便醉了過去。”
方紹臉色愈加肅厲:“你為何要那麼做?”
“我那時一心想為先帝誕下一男半女,可是先帝的身體又一直不佳,所以那日灌醉你後,我趁著你不省之事之時,便是……”
糜太后臉色盡紅,不好意思再說下去,不過,話已說到這地步,方紹已是恍然大悟。
此刻,他的心情極為混亂,這簡直他生平從未曾想過的事,仿佛只有傳奇故事中才會發生的事,竟然真真切切發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難道說,這麼多年來,自己的親生骨肉就在眼前,自己卻渾然不知,先帝劉備替自己養了十幾年的兒子,最後還把大漢國的帝位留給了這個孩子,卻做夢也沒有想到,征戰半生,卻為他姓方的做了嫁衣?
“這……這也太離譜了,你為何現在才說?”方紹儘管心情激盪,但口氣間已有幾分相信。
糜太后無奈道:“此事關係到先帝和皇室的聲譽,一旦泄露,關係到你我的身家性命,不光是你我,糜家、諸葛家,不知有多少人頭要落地,我豈能輕易吐露。不過,這些年來,我卻在不經意時,多次的向你暗示過,我以為你會曾有會意,卻不想你根本就沒有想到過。”
回想過往,方紹想起,這些年來,糜太后似乎確曾多次的,用那種別有深意的口氣,囑咐自己要好好的照顧輔佐劉泰,那個時候,方紹只不過以為糜太后是出於對自己的信任,以及護子心切,所以言語神態才有些異樣。
這時前後印證細想,莫非她果然是另有苦衷不成?
“不可能,這絕對不要能,何其荒謬”方紹心裡邊已信了五成,但出於一個政治家的城府,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下,豈能因她這三言幾語就輕信了。
糜太后不再解釋,默默道:“我能說的都已經說了,信與不信皆由你,如果你真的不認阿泰這個親生骨肉,你就儘管處置我們母子吧。”
大殿之中,陷入了沉默,方紹的思緒卻如翻江蹈海一般。
如果糜太后所言是真,那自己這個做父親的,豈非要親手廢了自己的兒子?
歷史上,那些為了權力,殺父弒兄,以親人之血踏上權力頂峰的王者數不勝數,可是,方紹與他們不同,他畢竟還是一個穿越而來的人,儘管他也迷戀權力,但他所做的一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維護他苦心所經營的“治國之道”。
所以,方紹做不到絕對的冷血。
可是,如果糜太后所說,只是她護子心切之下,荒唐的謊言呢?
真與假,殺與忍,只在一念之間。
也不知過了多久,方紹長嘆了一聲,打開殿門而去,只留下糜太后冷落於這孤殿之中。
…………
糜太后可以安心了,方紹放棄了廢劉泰的決心,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放棄了對這個衝動的皇帝的懲罰。
次日,服侍劉泰的宦官們便被方紹以蠱惑聖聽的罪名,盡皆處死,而皇宮中的大小侍衛,也統統予以更換,並由方悠全權統率,在此之下,劉泰徹徹底底的處在了方家的控制之下,即使再有野心,亦將無可謀算。
對於劉泰所授密詔的那批官員,除孟達之外,方紹都予以了懲治,其中大部分人或被削官為民,或被發配過疆,或被強令辭官,經
此一事,朝中反對方紹之輩幾被清除一空。
此事結束後不久,朝中地方風雲再起,各級官吏們紛紛上書,盛讚丞相之功勞,一致要求皇帝下詔,封丞相為晉公。
這個時候的劉泰,無力也無膽再有此異議,當即下詔策封方紹為國公,而方紹在幾番推讓之後,承受不住君臣們的“苦苦哀求”,但在“迫不得已”之下,接受了皇帝的策封。
是年春,方紹正式決定進位晉公,以並冀二州十郡之地為其封國,並置百官,策封晉國世子。
好在他博聞強志,那件事雖沒怎麼在意,但這時經糜太后一提,仔細一想,倒也確有其事。
“那又如何?”方紹的話表明他想起了當日的事情。
糜太后接著道:“那時,我正苦於膝下無子,怕被先帝冷落,心情低落,便邀你一同飲酒,好開解心中的不暢,這件事,你應該也不會忘記吧。”
方紹越發有點糊塗,不知糜太后說這些意欲何為,便道:“當日,我確實陪太后喝了不少酒,我還記得,好像我還喝醉了,第二天一起來已經是大天亮。”
糜太后苦笑道:“堂堂方丞相的酒量,天下間又有幾人能及,又怎會跟我這個弱女子喝了幾杯就醉了呢?”
方紹神色陡然一震。
當時他年輕尚輕,閱歷與權謀遠不及如今,還記得那晚確實喝得不醒人事,不過第二天起來時也沒怎麼在意,而今聽糜太后這般一說,細細想來,方紹心頭猛然間湧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你到底想說什麼?”方紹沉喝一聲。
糜太后的眼中又泛起了淚光,哽咽說道:“當日我也不知怎麼被鬼迷了心竅,便在你酒中放了些藥,所以你喝了幾杯便醉了過去。”
方紹臉色愈加肅厲:“你為何要那麼做?”
“我那時一心想為先帝誕下一男半女,可是先帝的身體又一直不佳,所以那日灌醉你後,我趁著你不省之事之時,便是……”
糜太后臉色盡紅,不好意思再說下去,不過,話已說到這地步,方紹已是恍然大悟。
此刻,他的心情極為混亂,這簡直他生平從未曾想過的事,仿佛只有傳奇故事中才會發生的事,竟然真真切切發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難道說,這麼多年來,自己的親生骨肉就在眼前,自己卻渾然不知,先帝劉備替自己養了十幾年的兒子,最後還把大漢國的帝位留給了這個孩子,卻做夢也沒有想到,征戰半生,卻為他姓方的做了嫁衣?
“這……這也太離譜了,你為何現在才說?”方紹儘管心情激盪,但口氣間已有幾分相信。
糜太后無奈道:“此事關係到先帝和皇室的聲譽,一旦泄露,關係到你我的身家性命,不光是你我,糜家、諸葛家,不知有多少人頭要落地,我豈能輕易吐露。不過,這些年來,我卻在不經意時,多次的向你暗示過,我以為你會曾有會意,卻不想你根本就沒有想到過。”
回想過往,方紹想起,這些年來,糜太后似乎確曾多次的,用那種別有深意的口氣,囑咐自己要好好的照顧輔佐劉泰,那個時候,方紹只不過以為糜太后是出於對自己的信任,以及護子心切,所以言語神態才有些異樣。
這時前後印證細想,莫非她果然是另有苦衷不成?
“不可能,這絕對不要能,何其荒謬”方紹心裡邊已信了五成,但出於一個政治家的城府,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下,豈能因她這三言幾語就輕信了。
糜太后不再解釋,默默道:“我能說的都已經說了,信與不信皆由你,如果你真的不認阿泰這個親生骨肉,你就儘管處置我們母子吧。”
大殿之中,陷入了沉默,方紹的思緒卻如翻江蹈海一般。
如果糜太后所言是真,那自己這個做父親的,豈非要親手廢了自己的兒子?
歷史上,那些為了權力,殺父弒兄,以親人之血踏上權力頂峰的王者數不勝數,可是,方紹與他們不同,他畢竟還是一個穿越而來的人,儘管他也迷戀權力,但他所做的一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維護他苦心所經營的“治國之道”。
所以,方紹做不到絕對的冷血。
可是,如果糜太后所說,只是她護子心切之下,荒唐的謊言呢?
真與假,殺與忍,只在一念之間。
也不知過了多久,方紹長嘆了一聲,打開殿門而去,只留下糜太后冷落於這孤殿之中。
…………
糜太后可以安心了,方紹放棄了廢劉泰的決心,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放棄了對這個衝動的皇帝的懲罰。
次日,服侍劉泰的宦官們便被方紹以蠱惑聖聽的罪名,盡皆處死,而皇宮中的大小侍衛,也統統予以更換,並由方悠全權統率,在此之下,劉泰徹徹底底的處在了方家的控制之下,即使再有野心,亦將無可謀算。
對於劉泰所授密詔的那批官員,除孟達之外,方紹都予以了懲治,其中大部分人或被削官為民,或被發配過疆,或被強令辭官,經
此一事,朝中反對方紹之輩幾被清除一空。
此事結束後不久,朝中地方風雲再起,各級官吏們紛紛上書,盛讚丞相之功勞,一致要求皇帝下詔,封丞相為晉公。
這個時候的劉泰,無力也無膽再有此異議,當即下詔策封方紹為國公,而方紹在幾番推讓之後,承受不住君臣們的“苦苦哀求”,但在“迫不得已”之下,接受了皇帝的策封。
是年春,方紹正式決定進位晉公,以並冀二州十郡之地為其封國,並置百官,策封晉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