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魏延所做的一切,就是向他的上司、朋友和伯樂表明,自己是全心全意的追隨於他,不會對他構成任何的威脅。

  若此番若答應再征遼東,那就勢必會重掌軍權,聰明的魏延當然不會這麼做了。

  魏延的拒絕,令方紹很是滿意,於他而言,確實也不想讓魏延再帶兵。而且,對方紹而言,公孫淵的反叛是自滅吳平魏之後,一個難得的表現機會,方紹豈能錯過。

  當然,以方紹如今的地位,他自己是不可能再代兵出征的,而在他的授意下,幾天之後,皇帝下旨,令丞相方紹之子方炎為征東大將軍,率軍四萬,並都督幽并二州之軍北征公孫淵。

  方紹的用意很明了,那就是培養自己的接替人。

  方紹的部下,滿朝的文武,大多是依靠真本事才坐到現在的位子上來的傑出之輩,這些人忠於方紹,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方紹確實有過人的本事。

  所以,做為方紹的長子方炎,將來若想接自己的班,就必須要有能耐和聲望。

  可惜的是,方炎成長之時,正是他老子平魏滅吳,風雲際會之時,待他長大成人之際,天下已歸於一統,做為權二代的他,想再以軍權來提升自己的威望實是機會無多。

  而這一次的公孫淵之叛,卻正好為方炎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歷練的機會,方紹果斷的用自己的權力,為兒子爭取到了這個寶貴的機會。

  不過,方紹之所以敢讓方炎擔當如何大任,也並非純粹的只出於讓其立威的想法,而是方紹從兒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

  機謀、果決,的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可造之才,這樣的人,足以擔當起身上的重擔。

  而且,方紹還為方炎的出征做了必要的保證,他令鄧芝為其軍師,又令張苞為其先鋒,同時,又令鎮守兩河的王濬移駐於冀北,可以在適當的時候,隨時為遼東前線提供支援,在這樣老少搭配的組合下,方紹相信蕩平遼東不成問題。

  就這樣,是年三月,年方二十四歲的方炎,帶著父親的期望,率領著四萬的漢廷精銳步騎,浩浩蕩蕩的開出長安城,向著遙遠的遼東開赴而去。

  .

  正文 第四百五十八章 傀儡也有脾氣

  炎夏已過,秋意漸濃。

  這日,朝堂上正在共議朝事,忽然殿外捷報傳來,言是征東大將軍方炎率軍趁著遼河水漲,以舟船之利,順流直抵襄平城,圍城四月而破,生擒公孫淵及其大小黨羽三百餘人,將之與城中十五歲以下男丁盡皆斬首,首級遍傳遼東五郡,歷時半年的公孫淵之亂遂平。

  消息一傳回,整個朝堂都一片歡欣鼓舞,眾人紛紛向皇帝劉泰表示恭賀,而御座上的劉泰卻沒有多少興奮,整個人只是機械式的冷冷點著頭,仿佛遼東的大獲全勝,帝國版圖的拓展,跟自己全無關係一樣。

  人們在祝賀皇帝之後,便又紛紛向丞相方紹道賀,大讚他的用人之略得當,又贊他是虎父無犬子。

  聽著眾人的讚美自己的兒子,方紹頗為得意,心想這臭小子果然跟自己很像,沒有丟他這“鬼謀”的臉,遼東得勝而回,就可以憑此功威,名正言順的提拔他,對他委以高官重任了。

  正當朝議火熱之時,班中姜維忽然站了出來,高聲道:“陛下,丞相功蓋當代,遠邁前古,臣以為,當請丞相進位為國公,方能彰顯丞相之榮耀,以顯陛下之恩德。”

  此言一出,群臣盡皆附議,費禕道:“伯約所言極是,丞相本為晉陽縣侯,臣以為,當爵升一級,進位為晉公。”

  “丞相理應進位為晉公。”

  “請陛下下旨。”

  諸臣群臣而響應,一時間,仿佛天下歸心,人人皆欲方紹進位晉公一般。

  如今方紹獨掌天下之權已有數年,國泰而民安,大漢的國勢日益強盛,再加上如今又有遼東之勝,如此隆重的名望之下,進位為國公已是順理成章之事,而方紹他自己也本有此意,要不然姜維等人也不敢貿然進言。

  不過,御座上的劉泰見得群臣這般勸進,臉上愈加的難看,仿佛壓抑於心底已久的隱忍爆發,劉泰突然間變得勃然大怒,拍案斥道:“當年曹賊也是逼迫獻帝封他為公,再封為王,一步步篡奪了大漢的江山,前車之鑑在此,難道爾等也想效仿,唆使丞相謀逆篡位不成?”

  此言一出,群臣震愕,大殿之中,立時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誰也不曾想到,一直逆來順受的皇帝,今時忽然中了邪似的,竟然當著諸多群臣的面說出這等氣話,明為教訓諸臣,實則是在間接的斥責方紹。

  沉寂的大殿中,群臣無人敢言,一會看看發怒的皇帝,一會瞧瞧氣定神閒的方紹,皆心懷揣測,在方紹不表態的情況下,自是無人再敢多言。

  方紹心裡其實也很驚訝,驚訝之餘也很惱火,以他眼下一手遮天的權勢,皇帝竟然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打他的臉,古往今來,換作是哪一個權臣也不會受得了。

  不過,皇帝雖無實權,但畢竟還是皇帝。

  方紹只有隱忍怒火,淡淡一笑:“在場的諸臣,無不是為我大漢中興鞠躬盡瘁之輩,更有如姜伯約者,當年陛下年幼,在宮中讀聖賢書,安享太平時,他卻在疆場上冒著生死為陛下開疆拓土。這樣一班為大漢朝流過血,灑過汗的賢臣,陛下卻這樣說他們,老臣也為他們感到心寒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