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薩達特痛感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之深重,決心採取“和平主義行動”。他決定親赴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與這個世仇死敵謀求和平。當他在議會宣布這個決定時,全體內閣成員都驚得目瞪口呆,甚至以為他講錯了話。當他們弄清自己並沒有聽錯時,頓時譁然。有人高呼:“以色列虎狼之國,萬萬不能去!”

  薩達特淡淡一笑:“為了和平,我將會走遍天涯海角。那麼,為什麼要排除以色列?”

  他力排眾議。他去了。

  在耶路撒冷,他到以色列議會慷慨陳詞,開始了埃以的直接對話。一九七八年,在美國的參與下簽署了著名的“戴維營協議”,次年,兩國又正式簽訂和約。三十年來埃以間的戰爭狀態結束了。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

  他做了這樣多的事情。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其中包括信任、榮譽、友誼,還有他的精力。連他自己都感到疲倦了。前不久他在訪問美國時曾告訴前總統卡特,他準備在明年某個時候退休。4

  他走上檢閱台。

  國防部長加扎勒首先致詞,朗誦可蘭經。薩達特總統側著頭仔細聆聽。接著,加扎勒宣布閱兵式開始。

  薩達特坐下了,拿出菸斗來抽菸。現在受閱部隊尚未入場,檢閱台上的氣氛頓時變得活躍起來。

  總統身邊除了副總統穆巴拉克和加扎勒外,還有他的私人秘書哈菲茲、武裝部隊參謀長貝勒納比和侍從長艾林等高級官員。他們都在交談。

  唯有薩達特沉默著。他含著菸斗,用沉沉的目光望著天際。貝勒納比發出一陣很響亮的笑聲,也未能引他轉過臉去。

  他在想什麼?

  有人給私人秘書哈菲茲送來一份緊急公文,要他速呈總統。他走到總統面前,看見總統緊皺著眉頭,雙眼眯虛起來,心中不禁一動:總統心緒不佳。薩達特不快時總是這副表情。

  以前每次閱兵,總統總是興致很高,今天一反常態。

  哈菲茲悄悄走到了一邊,沒有同總統說話。他知道總統為什麼不高興。

  這些天,總統連續碰到了幾件不順心的事。

  其一,今年初,以色列駐埃及大使館開始活動時,開羅大學一些青年學生組織示威遊行,在總統府前嚎啕大哭,號稱“哭泣示威”。最近,以色列突襲伊拉克核設施成功,那些學生又一次來到總統府前,要求立即與以斷交。據說這一次哭的人更多了。警察出動干涉,雙方發生衝突,互有死傷。

  其二,總統前不久訪問美國,中央情報局一再提醒他要注意國內的宗教極端分子的活動,他不以為然。後來以色列情報機關“摩沙德”又向他提供了一份宗教極端分子準備暗殺他的詳細計劃,才引起他的重視。回國後,他下令逮捕了一千五百三十六個極端分子。當他發現有許多極端分子已經滲透進軍隊的時候,相當吃驚。他是那樣相信自己的軍隊,這個發現對他那一貫很強的自信心是個沉重打擊。

  其三,內閣里有些人對總統的私生活有些非議,說他過於奢侈,有幾十座別墅和一百多輛轎車。而納賽爾卻是一個那麼儉樸的人,總統為什麼不能向他的前任學習呢?

  最後一點尤其使薩達特不高興。

  軍樂驟起,閱兵式開始了。

  走在最前面的是步兵,他們以整齊的英國式步伐通過檢閱台。跟在他們後面的是數以千計的坦克和裝甲車。鋼鐵的洪流一眼望不到邊。黃塵滾滾,太陽也變得黯淡無光。

  今天,絕大多數埃及人都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閱兵大典的實況轉播。電視台的軍事評論員用自豪的聲音說:

  “現在,精銳無敵的埃及軍隊開始接受統帥的檢閱。八年前的今天,正是他們奮不顧身地衝過運河……”

  薩達特站起來。向他的子弟兵行軍禮。

  士兵們齊刷刷地把頭偏向右邊。 駛在最前面的是——輛蘇制T—62坦克。它將大炮平置過來向總統致敬。又過片刻,配著紅、白、藍三色(埃及國旗的顏色)的傘兵自天而降。冉冉飄落到檢閱台前。向總統行持槍禮。

  薩達待還禮。臉色還是那麼凝重:

  檢閱順利地按計劃進行著。

  步兵、傘兵、坦克、裝甲車、飛彈,依次從檢閱台前通過。隊伍整肅,井井有條。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有兩輛蘇制卡車在檢閱台前熄了火,但很快被推到路邊,以便讓大隊通過。很少有人注意到它們。因為這種事情在歷次閱兵大典中多次發生。

  將近兩個時過去了,受閱部隊只剩下炮兵方隊尚未通過。檢閱接近尾聲。

  炮兵開過來了。

  軍事評淪員說:“看,這是我們的‘戰爭之神’!”

  人們向西望去。塵埃中,高射炮的炮管象森林一樣聳立著。反襯著如洗的藍天。5

  炮兵中尉卡里德已經在汽車裡坐了三個小時了。他覺得這三小時比三個世紀還要長。

  他不停地看表,時針仿佛凝固住了。

  卡車司機坐在他身邊。從上汽車以來,他一直避免同司機說話。他心裡太激動了,他相信自己如果開口說話,聲調一定是顫抖的。

  他緊握著一支蘇制衝鋒鎗。汗水從手心滲出來。司機無意碰了一下他的槍,他象被針扎了似的做出反應:“別動!”眼裡迸出惡狠狠的光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