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求求你們,放我走吧。”

  他的臉變得象紙一樣白。

  他忽然不象剛才那麼勇敢了。有這樣一句話:生死全在一念間,果然不差。人,複雜的動物啊。

  安娜厲聲命令:“上去!”

  他順從了。

  警車呼嘯而去。

  有人打電話報警,無論如何也撥不出去——電話線被割斷了。幾十分鐘後,警察趕到現場。斯特里大街上到處是人,卻籠罩著死一般的靜寂。大多數人面呈冷漠之色。這樣的事情他們見得太多。所不同的是,今天被恐怖分子綁架的是這個國家的“國魂”、二十世紀世界最優秀的政治家之一、義大利實際上的領袖莫羅。

  依列娜在子女的陪伴下來到現場。目擊慘景,這位一貫以穩重和冷靜而著稱的前總理夫人象孩子一樣大哭起來。6

  義大利舉國震動。世界也被震動了。

  羅馬戒嚴。全國戒嚴。警察傾巢出動,開始了空前規模的大搜捕。次日,政府。又調來五萬軍隊加入搜捕的行列。

  是誰綁架了莫羅?在最初四十八小時裡,這是一個謎。眾說紛紜。世界也在猜測。

  三月十九日中午,羅馬《信使報》記者巴沙拉接到一個匿名電話,要他到亞蘭諾路天橋下去拿“紅色旅”的“第一號公告”。

  “難道是你們綁架了莫羅?”

  沉默,沉默等於承認、

  巴沙拉憤怒地大叫:“你們要幹什麼?”

  對方平靜地作答:“我們向整個舊世界宣戰。”

  巴沙拉發瘋地跑到指定地點,果然找到了“紅色旅”的“公告”。“紅色旅”提出了用莫羅交換庫喬的要求,並附了一張莫羅的照片。莫羅神情沮喪地坐著,背後的牆上貼著“紅色旅”的微號,環繞著周圍的五角星。

  羅馬《信使報》以顯著的位置發表了“公告”和莫羅的照片,世界各大報刊紛紛轉載。

  消息傳到都靈監獄,庫喬和他的夥伴們歡呼雀躍。

  “‘紅色旅’萬歲!”

  “馬列主義萬歲!”

  “向舊世界宣戰!”

  獄卒來制止他們。

  “滾開吧,小丑,”庫喬揮動著一面紅旗,“我們在歡慶勝利,你沒資格待在這兒!”

  他又轉向夥伴們:“同志們,讓我們高唱《紅旗》好不好?”《紅旗》是“紅色旅”的歌曲。

  “好!”

  大搜捕通宵達旦地進行。警察和軍隊把偌大一個羅馬城象篦子梳頭似地過了一遍,但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

  終於,警方做出這樣的決定:“紅色旅”一定把莫羅轉移到了其它城市。

  全國性的搜捕開始了。

  其實,莫羅並沒有離開羅馬,他所在的地點甚至距他被綁架的斯特里街不太遠。安娜和夥伴們早在一年前就選好了這個地點:一座地下停車場的修理庫。他們用了大半年時間在那裡蓋了一座隔音的密室。就在莫羅被綁架的當天,警察便對修理庫進行過搜查,卻沒有發現密室,真是件天大的憾事?

  昂焐謾輩歡戲⒈砉媯歡咸岢鮃螅歡姓廡獾揭獯罄木芫?

  接著, “紅色旅” 又發表了莫羅的親筆信。莫羅以個人名義向政府呼籲:同“紅色旅”談判,釋放庫喬等人。不錯,那是莫羅的手跡,但仍為政府所拒。理由很簡單:這些信一定是莫羅在飽受折磨後被迫寫的,甚至受了藥物的影響,也末可知。

  依列娜也多方奔走,希望政府能同“紅色旅”對話,拯救莫羅的生命,政府置之不理。

  她又來到天主教民主黨總部,聲淚俱下地對黨的領袖們說:

  “為了你們這個黨,莫羅獻出了他畢生的精力,你們不能見死不救呀!”

  那些領袖大都是莫羅一手提拔的,與他私人感情極深。但這件事委實是他們力所不能及的。他們沉痛地說:“黨的立場不能改變。我們絕不同恐怖分子對話。這樣,即使莫羅遇害,亦等於義大利精神上的勝利。”

  至此,“紅色旅”明白不可能以莫羅為人質要挾政府了,決定利用莫羅給政府以嚴重打擊。7

  今天是莫羅住進這間與世隔絕的密室的第五十五天。

  密室雖小,設備卻不差,澡堂、廁所、電視機、電冰箱,一應俱全。還有很多書籍,不過那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被“紅色旅”稱為“革命文學”的書籍。

  電視機里播放著正在阿根廷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實況。如果換一個環境,狂熱的足球迷莫羅定會津津有味地觀看,不吃飯,不睡覺都可以。現在他沒這個興趣了。

  從日曆上他知道被劫持到這裡已經五十五天,但覺得要長得多。五個月?十個月?或更長?

  真正是度日如年。

  他隨便瞥了瞥電視機。螢光屏上,運動員在鏖戰。觀眾在發瘋。

  他好羨慕他們。他們全是自由的人啊。

  有人說:人最寶貴的東西莫過於自由。現在他恰恰失去了這種最寶貴的東西。

  剛來這裡時,莫羅深信性命無虞。他認為政府不會拒絕,絕“紅色旅”的要求。要知道,政府那些頭頭不是他的密友,便是他的部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