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池寧一點也不意外的坐在下面,笑彎了一雙眼睛。

  池寧與原君成婚後,他們的壽命就被均分了,無限的一半仍然是無限。只不過他們需要偶爾變成樹,在深山老林里陷入沉睡。每當他們醒來,這個世界總會帶給他們一些翻天覆地的新奇變化。好比這個可以讓人飛天遁地去外太空的二十一世紀。

  為了不被時代所拋棄,池寧就跑來了大學裡當旁聽生,他特意選修了歷史。因為池寧一直對歷史很感興趣,也因為聽後人瞎瘠薄臆測他所認識的人,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好比,池寧之前就聽史學家爭論過,許桂的妻子王氏,到底是不是王洋的私生女。

  聽的池寧捧腹不已,心裡調侃,王大人也真是老驥伏櫪,那麼大歲數了,還能有王詩這麼年輕的私生女。

  一群人還在那裡理有據,若不是私生女,王洋為什麼要對王氏和許桂有諸多照顧?王氏當年到底是哪裡來的勇氣,去金鑾殿上敲鼓告御狀?還不是她「爹」王洋給她的?當然,聽到最後這個說法的時候,把池寧給氣的,恨不能半夜去砸那個性別歧視的學者的玻璃窗,王詩無權無勢,也有勇氣說出自己的遭遇好嗎!

  她比現代的很多女性都勇敢!

  當然,池寧也不是說不勇敢有什麼錯,畢竟不是人人都是王詩,只是不能在王詩勇敢之後,你們還要惡意揣測她利用自己的後台做了什麼,那簡直是對王詩的侮辱!

  池寧就這麼聽昔年古人的後世八卦,在大學的歷史課堂上混到了如今。

  萬萬沒想到,今天,他自己的房子塌了。聽別人解讀自己認識的人,那是一種娛樂;聽別人解讀自己,那就只剩下了羞恥到腳趾扣地。

  那部以池寧為主角的《司禮監》,池寧本人至今都沒有辦法去多看一眼,真的太尬了。

  劇里非要說他是個多麼好的好太監。

  他不是啊——!

  他超壞的好嗎?他在古代爭權奪利是為了什麼?可不是為了被後人比成一個聖人!

  【早知如此,今天就逃課了。】但是不行,池寧有事請教顧教授,他必須得給這位雖然年輕、但性格比較較真的教授,留個好印象。

  講台上,顧教授還在繼續著他的教學。

  「池寧這位富有傳奇性的大太監,除了容貌以外,還有太多值得我們說道的部分了。好比大啟中興時期的三大案,他一人就經歷了兩個,有哪位同學能告訴是哪兩個嗎?」

  課堂上,學生們齊聲道:「天書案。」

  《司禮監》主要圍繞的就是驚天動地的天書案來展開的,幾乎所有學生都在網上看了這部電影,也就能夠回答上顧教授一半的問題。

  另外一案,就比較鮮為人知了。

  只有池寧本人,舉手站起來,字正腔圓的回答了年輕教授的問題:「妃子笑案。」

  「是的,就是這個。」顧教授很滿意池寧的回答,對他點點頭,示意他坐下後才繼續道,「妃子笑是一種毒香,哦,我看到有愛看宮廷劇的女同學,已經明白這是什麼了。墮胎流產的好幫手,宮斗過的都說好。歷史上可以追溯到的第一個使用它的人,就是肅帝時期的魏貴妃,也就是我們今天主講的聞宸帝的祖母輩。

  「魏貴妃是個極其血雨腥風的女人,她的很多『豐功偉績』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我們在這裡就不展開論述了。

  「我特意替到這個人,是因為她造成的妃子笑案,就是池寧和他的兩個師兄破獲的。

  「我懷疑《司禮監》的導演,要是拍續集的話,大概就要深入拍妃子笑了。但這並不好拍,因為涉及到的人物實在是太多又太雜亂了。

  「我想表達的是,在這樣一個錯綜複雜的案子裡,池寧在當時各種破案工具非常不發達、信息落後的情況下,仍然理順了思路,找出了真兇,是一件十分不可思議的事情。他的聰明,遠超常人。而只有在大啟對待太監的特殊制度下,這份聰明才沒有被埋沒。」

  顧教授趁機開始科普真正的歷史。

  「大啟的太監,和我們所有人對歷史上的太監想像,都不太一樣,對嗎?他們並不是只會點頭哈腰的去伺候人、討好人。事實上,他們和其他朝臣沒什麼區別,一生都在權利旋渦中掙扎。」

  「有些人很厭惡,有些人則很熱衷。

  「我們今天要說的池寧就是後者,這也是《司禮監》里比較不真實的一面,大概是為了過審或者其他原因,他們把主角拍的太,偉光正了。池寧也是人,他有他的優點,也有他的缺點,七情六慾並不比任何人少。用我最近新學會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池寧這個人,是有點top癌的,他做什麼都一定要做到最好。」

  講台下的池寧,第一回 真正聽了進去,他覺得這才是懂他的歷史學者,是的,他是個權臣,是個反派,謝謝。

  他能一路做到司禮監掌印,靠的是腦子和手段,而不是站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

  「爭強好勝的性格,可不是我說的,是池寧師兄江之為的原話。」

  顧教授在是歷史教授的同時,還曾參加過一個大型的科考活動,歷時多年,復原了大啟的古城雍畿,在那裡面,考古團隊找到了很多因緣際會沒能流傳下來的歷史文獻。

  有專業的,也有一些類似於個人日記的冊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