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總統此行,絕不是衝著良好的公關形象來的。

  而且,新總統絕非只會走馬看花的等閒之輩。

  3 天裡,他翻閱了大量的作戰地圖,聽克拉克詳細匯報了“叄角形山”的戰鬥經過,還

  踏著吱吱嗄嗄的雪地親臨營區與士兵們交談,在戰地醫院與傷兵們見面……。

  在前沿觀察所附近不時清哳傳來的炮聲伴奏下,這位軍事行家還用望遠鏡觀察了中朝軍

  隊陣地並發出感慨:

  “看來,他們已找到了一個保護自己萬無一失,同時卻能以炮火不斷地襲擾我方陣地的

  辦法。他們不怕煩勞,開鑿了直通山頂、大得足以容納大炮裝備的坑道。他們通過坑道推出

  大炮進行射擊,打完就撤。顯然,他們已經做了一項很費力的工作,同樣明顯的是他們有充

  分的人力可以使用。”

  說到這裡,他長嘆一聲:

  “鑑於敵人陣地的力量已經得到加強,任何正面的攻擊將碰到巨大的困難。”

  而就在這個時候,不識時務的克拉克和范佛里特卻在躍躍欲試想當面向新總統提出並討

  論一項新的作戰計劃,這項計劃的“基本內容是分 3 個階段向平壤──元山一線發起攻擊,

  每一階段持續大約 20 天左右,包括地面部隊包圍共軍,發動一次較大的兩棲進攻,一俟時

  機適宜,空軍加入這項行動,從空中和海上向中國境內的目標進攻。”

  為此,除在朝鮮的已有部隊外,“還需要 3 個師的美軍或聯合國軍(一個步兵師、一個

  空降師和一個海軍陸戰隊師),兩個南韓師、兩個中國國民黨師,12 個野戰炮營和 20 個

  高射炮營。”

  除此之外,他們還要求“認真考慮使用原子武器的問題。”

  “在遠東曾與我討論的每一位指揮官,”克拉克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不論是陸軍的、

  海軍的或空軍的,都衷心贊同這種行動的路線,並且希望我們的政府會批准這項計劃。”

  明眼人一看這個計劃就知道兩位將軍這是在犯傻。

  那些“衷心贊同”的武夫們也是在犯傻。

  除了打仗,這幾位一定是從來不讀書不看報不關心政治,所以也一定不了解這位新總統

  上台的政治背景,或許還一廂情願地認為這還是當年那位雄心勃勃充滿了征服敵人慾望的五

  星上將。其實他們哪怕是稍微翻翻報紙聽聽廣播,看看這位已經是政治家的二戰名將在競選

  時講的那些話,許的那些願,他們也不會冒冒失失地和盤托出如此下策。

  結果當然可想而知。

  整個視察期間,總統總是在王顧左右而言他,迴避這個話題。

  “有關這位新總統的訪問的最重要的事情。……關於打贏這場戰爭將要付出多大代價的

  問題一直也沒有提出來。在我們的多次交談中很快就清楚了。他將謀求一個體面的停戰。”

  克拉克不無辛酸地說。

  “艾森豪避免討論這一計劃,有意避免。”與總統同行的奧馬爾布雷德利五星上將

  後來寫道。因為這是一個帶有明顯“麥克阿瑟味道”的作戰計劃。

  老牌政客李承晚雖然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美國政局,想必也了解艾森豪此行的來

  龍去脈,然而出於自身利益的需要,也出於心存僥倖的動機,還是有意地在會晤中直截了當

  地挑逗這位頭號強國的總統,要求“全力以赴地全面進攻,……把戰爭擴大到鴨綠江邊,攻

  擊中國境內的”供應基地。聰明而圓滑的艾克躲過了這個話頭。這實際上就是在說“不!”

  整個朝鮮戰場給艾克的印象極其糟糕。

  他對新任國務卿約翰杜勒斯說:

  “美國在亞洲只採取了雜亂的不協調的守勢,而並沒有一個真正有效的長期、全面的戰

  役計劃。”他得到的結論是:

  我們不能永遠停留在一條固定不變的戰線上,繼續承受著看不見任何結果的傷亡。小山

  丘上的小規模進攻是不可能結束這場戰爭的……我們不能容忍朝鮮衝突無限期地繼續下去。

  然而總統也承認,解決韓戰問題,自己也沒什麼秘方。

  雖然在與第八集團軍高級將領們的談話時曾經論及發動全面攻勢的問題,而且“戰場指

  揮官們都同意,如果一定時間內談判還不成功,我們唯一的辦法最後只能是不顧一切危險全

  力發動一場進攻。”然而艾克還是認為,這是“最不誘人的方案”──儘管“這種討論是有

  價值的。”這一點,他得到了內定的下一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阿瑟雷福德海軍上將的支持,

  海軍上將認為,美國軍隊不應該這樣分散部署,而應當集中在北美洲或北美附近,成為一支

  戰略性的後備力量。“前線的防務將主要由非共產黨國家正在建立的當地軍隊來負擔;萬一

  發生戰爭,美國的機動力量可以靜待機會向敵人的要害出擊。”富有戰略眼光的雷福特很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