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大齊現在迷上了做木工,成天拿著錘子鑿子丁丁咚咚地敲,後來怕吵著大家,他便回自己屋裡做木工。吳昆和陸志飛也跑了過去,三個人相互探討著,做了許多木頭模型出來,比如說木風車、木脫粒機,做得跟真的一樣,後來盧志和想要一個稱藥材的小秤,幾個人也摸索著做了出來。當然偶爾也有失手的時候,做失敗了木頭也不會浪費,都丟進爐子裡當柴燒了。

  盧志和除了吃飯做飯,現在一門心思鑽研他帶回來的那幾本醫學書。看了一段時間,開始給自己把脈。他本來就聰明,又學過醫,沒多久就砸摸出了滋味,又天天給家裡的幾個人把脈。還經常拿著小秤,在藥櫃旁邊翻翻這個,找找那個,一站就是半天。

  一連好幾天,盧志和天天早中晚都要給每個人都把脈,這天他給朱雲把完了脈,沉思了好半天,又悶頭去看了一陣書,回來重新把了一次脈,朱雲都有點緊張了,怕自己得了什麼了不得的病,抓著他的手說:「阿和,你說,姐不怕!」

  盧志和左右看了看,見四周沒人,這才小聲說:「雲姐,你……是不是懷孕了?」

  朱雲的臉頓時飛紅,也挺驚詫的,說:「這都能切脈切出來?我……我也不大清楚,不過我這個月例假確實是沒來。要不,你再幫我把脈看看?」

  盧志和樂了,說:「你呀,都生兩個娃了,怎麼懷孕了自己都不知道?我哥知道嗎?」

  朱雲怪不好意思的,說:「我自己還拿不準,怎麼告訴他?哎呀真難為情,我都快絕經的人了,想不到還出這檔子事兒……」

  盧志和翻身就下了炕,喜滋滋地往外走,說:「我這就跟吳大哥說去!」

  第63章 蘭莊

  朱蘭莊降生於第二年的秋天。

  吳大齊和朱云為他們即將降臨人世的孩子取了這個名字。朱是母姓, 蘭莊是紀念這個給了他們住房和食物的、叫做蘭莊的地方。

  新生命的孕育,讓坪子裡的所有人都十分興奮。吳大齊狂喜過後,很快陷入憂心忡忡的境地,擔心老婆生產時遇到麻煩。就連盧志和暗地裡也很擔心, 作為一名曾經的醫生, 他最了解女人生孩子是件多麼危險的事情。科技發達、設備齊全的時候, 尚且有產婦死在產床上, 更何況是在要醫沒醫、要藥沒藥的末世呢?

  朱雲是所有人當中最鎮定的一個。本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想法, 她對這個孩子抱有很樂觀的態度。因為她來得這麼巧,一切剛剛穩定下來, 多一個孩子他們也養得起了。而且,她已經生過兩個孩子了,雖然年齡是大了些, 卻積累了充足的分娩和養育孩子的經驗。

  一切似乎都跟以前一樣,漫長的冬天裡,朱雲還是照舊每天操持家務,做些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兒。對此盧志和並未反對,因為高齡產婦多加強運動只會有助於分娩。除此之外, 為孩子降生的各種準備也在悄悄進行當中。吳大齊、吳昆和陸志飛興沖沖地給孩子打了搖窩, 江銘用毛線織了帽子和圍巾,盧志和做了好多小衣裳, 朱雲準備了很多尿布,盧九月和吳元則給小朋友用玉米皮編了好多可愛的小玩具。

  盧志和還把妹子培養成了一名助產士。盧九月對枯燥的課本不感興趣,卻很樂意跟大哥學醫。她很慶幸自己不用做那些恐怖的練習題了, 因此即使要面對晦澀難懂的醫學書籍,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更何況那些書多看幾遍,總能看出有意思的地方來,旁邊還有一位教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老師經常指點一二,盧九月很快就對中醫著了迷。

  朱蘭莊出生的那天,正是稻穀黃熟的時候。今年天氣暖和的時間更長了一點,他們的水稻長得顆粒飽滿,特別喜人。坪子裡的人們都去稻田裡收割,只留下朱雲一人在家。這時候朱雲的身子已經非常沉重了,卻還是堅持挺著肚子,為下地割稻穀的人們準備午飯。

  快到中午的時候,朱雲開始感到肚子一陣一陣地疼了起來。她強忍著疼痛,在廚房做好飯菜,然後有條不紊地在一間竹床了鋪了被褥,準備在上面生孩子。東西色色都是準備齊全的,早在兩個月前,盧志和就跟她和九月一起列了個單子,什麼剪臍帶的剪刀、包孩子用的襁褓、餵孩子的小碗小勺以及尿布等,都經過了高溫消毒,包在包袱里,只等分娩這天拿出來用。

  直到地里的人見朱雲遲遲沒有去送中飯,吳元跑回來看情況,才知道朱雲肚子疼。大伙兒忙丟下手裡的活兒,從地里跑回來了。吳大齊守在老婆旁邊,緊張得手足無措。連盧志和都有點慌。這時朱雲卻表現得異常鎮定,她說:「都守這裡幹嘛?離生出來還早呢,讓阿和跟九月留家裡就行了。你們吃了飯趕緊下地,田裡的穀子可不能耽誤了。」

  生孩子這事,他們確實幫不上忙。吳大齊只好跟其他人一起去了廚房,心神不定地吃完飯,繼續下地割稻子。盧志和跟妹子留在家裡,大鍋燒著熱水隨時備用。盧志和又給朱雲用熱水沖了芝麻米糊,澆上蜂蜜,餵給朱雲吃,好讓產婦補充體力。等朱雲疼得不厲害的時候,盧九月便攙著她,在院子裡緩緩走一圈兒。

  朱雲的腹痛從上午一直持續到晚上,宮口還沒有全開。這時田裡的稻穀已經割完了,脫完粒的穀子被裝進麻袋裡,運到曬穀坪上,準備第二天攤開晾曬。大伙兒忙讓吳大齊和吳元先回去,地里還有些收尾的活兒,等他們慢慢做就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