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德川家康受到信雄的勸說之後,認為這或許是攻打秀吉的良機。家康知道秀吉把自己當

  作強敵,所以他覺得與其被動的挨打,不如主動的攻擊,這也是日本戰國時代勇將的一般想

  法。既然遲早要決戰,何不乘秀吉分心於興建大阪城,而疏忽軍備的現在來攻打?家康於是

  答應了信雄。

  聽到信雄和家康的聯軍來攻,秀吉嘆息著說:“笨蛋!家康這等人物竟不知余心!余實

  不欲日本國內再見戰火。戰亂百年,生靈塗炭!………啊,家康為自己之猜忌心所蔽,終受

  信雄所誘!”

  但局勢緊迫,不能躊躇。家康與信雄的聯軍,有六萬之多!秀吉立即下令出征。

  三月二十一日,總數三萬餘的將士,自大阪城出發。

  這是秀吉有生以來,第一次不想作戰。天下二分,再起大戰,則人民將完全絕望,陷入

  大混亂中。行軍時,秀吉好幾次在心裡罵家康笨蛋。

  家康軍由濱松出發,經岡崎,很快來到清洲。

  東西兩大軍終於對陣於小牧山。西軍的秀吉方總數八萬八千,東軍的家康方總數六萬七

  千。

  滿山都是兵馬旌旗,蔚為天下大觀!秀吉勝,則天下歸於秀吉,家康勝,則天下歸於家

  康。

  四月九日,戰機成熟。秀吉看似將發出驚天動地的總攻擊令,那知不然,他派遣池田信

  輝密襲家康的岡崎城。

  由於放密探知悉此事的家康,全軍自小牧山迅速撤退,反轉攻擊池田軍。

  當密襲岡崎城的池田軍殿後部隊,夜行到名叫白山林之地,暫作休息時,東軍追到,雙

  方發生激戰。

  旭日上升時,慘烈的戰場已經回復寂靜,只是飄散著血腥氣味。

  兩軍各戰死數百名,負傷千餘名之後,殿後部隊為了脫離德川軍糾纏,急向池田軍本隊

  會合,而德川軍則隨後追擊。

  於是,池田軍與德川軍又在岐阜岳及神戶狹間兩地激戰。戰況更為猛烈,用血肉橫飛有

  如暴風雨來形容,也非言過其實。

  激戰於下午一時結束,顯然是德川軍獲勝。

  聽到戰敗的報告後,秀吉立即站起來說:“回大阪!準備撤退!”

  以為會下令決戰的諸將,不禁茫然。

  秀吉爽朗的說:“哈哈哈,不必驚異,家康嬴了,想必已滿足……如此就好。家康一見

  余撤退,自會撤退……家康想必知道,兩軍浴血苦戰,對彼此都沒有好處?若在小牧山決

  戰,余自信必勝。但余卻率軍奇襲岡崎城,以引家康去追擊。家康軍果然隨後追擊,以致兩

  軍互有死傷……家康並不笨,不會返來和余決戰,所以余要引軍回去。”

  一知秀吉全軍西返的德川諾將,都很興奮,異口同聲的說:“一氣追擊,必可一舉擊

  潰!”

  “這正是我軍大勝之良機!”

  但家康卻搖頭說:“不可!戰事已畢。筑前守引軍歸去之心,如今余已明白,其意為勿

  使彼此之部下枉死。如加以追擊,必遭埋伏之敵軍反擊。”

  家康制止了全軍追擊,目送秀吉撤退。因此引起家康與北昌信雄間之不和。信雄氣憤地

  返回伊勢的長島城。

  秀吉回大阪城以後,見機親赴信雄處。信雄見秀吉只帶數百騎而來,先是不解,後來才

  明白秀吉之意在不使其故主之子滅亡,不禁又是慚愧又是感激,於是和議成立。

  秀吉隨後遣使與家康談和,家康當然立即接受。

  於是,天下又太平了。

  天正十二年就此過去。秀吉擁立為織田家繼嗣的三法師,不幸在這年夭折。

  6.不忘舊恩

  天正十三年(西元一五八五年),秀吉五十歲了。

  七月,天皇召見秀吉,賜以朝臣中的最高位棗關白,成為布衣宰相,位居一人之下,萬

  人之上。天皇更賜他朝臣的姓:豐臣。

  秀吉大為感激,在京都建築了一所豪華大邸,命名為聚樂第。

  聚樂第是東達大宮,南至春日,西及朱雀,北有一條的巨大邸宅,四周圍以石垣,並有

  鐵柱銅扉的樓門。居室數百間,其內器物皆飾有金銀。隔間之門壁,皆由天才畫家狩野永德

  所繪的四季花草。

  天正十五年,聚樂第落成時,秀吉招待了天皇。天正十八年,秀吉在此接見朝鮮使節,

  天正十九年也在此迎接義大利傳教士亞歷山大.華利奈尼。

  為了讓天皇遊樂,或接見外國使節而營建的聚樂第,可能是秀吉美夢的實現。秀吉生在

  屋檐傾頹,逢雨就漏的茅屋,或許從少年時代起就抱著住豪華宮殿的夢想。

  天皇在聚樂策落成時,特別高興,做了一首歌:

  萬代復八百,萬世雖已逝,

  此時此刻永不褪色。

  秀吉非常感動,和了一首歌如下:

  言有盡時,意有窮時;

  吾君之壽永無窮盡。

  此時此刻的聚樂第內,聚集了日本全國六十餘州諸侯,他們都身著華美的衣冠東帶,

  馬、鞍、弓等都飾有金銀。天皇方面則有親王、公卿、女御、女中等數百人伴隨,在伶人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