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自從那次夜間轟炸靖國神社後已經一個星期了,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非常奇怪,為什麼中國人突然安靜了下來,再也沒有任何軍事行動,仿佛放棄了對日作戰一樣,除了海上封鎖還是一如既往的嚴密,任何船隻一律擊沉之外,並沒有任何登陸的跡象。一時的平靜讓日本上層都感到了一絲輕鬆,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很多居民區的居民都出現了發燒、食慾減退、淋巴腫大等狀況,而這種狀況正在日本全國迅速蔓延。當日本內閣接到百姓大量病倒,甚至出現死亡的報告時,已經是五天以後了,接著全國各地都出現了類似的報告,連軍隊和各級高官也未能倖免,日本內閣不得不降低了軍事警戒等級,命令軍隊投入防疫工作,大量疫區開始被隔離,可是新的疫區又很快出現,很快就無法在劃出疫區了,因為整個日本都成了疫區。各地醫生都投入了防疫工作,可惜他們沒有疫苗也沒有中國生產的抗生素,何況這些武器化的細菌活性更是高的出奇,醫生們也束手無策。由於日本人領土有限,人口密度過高,大量的死亡很快就出現了,許多城市和村莊死的空無一人,就連已經退位的明治天皇也病倒了。

  日本皇宮內,內大臣若槻禮次郎正急得團團轉,首相桂太郎、藏相高橋是清、外相大隈重信、文部大臣犬養毅、總參謀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和陸軍大將寺內正毅都急急的趕到了天皇宮。見到內大臣若槻禮次郎,首相桂太郎忙問道:“大人,先皇陛下怎麼樣了?”若槻禮次郎嘆了口氣搖搖頭道:“情況很不好,明治先皇陛下年紀太大,加上前幾年那次戰敗後受了很大刺激,一直沒有完全好,所以病勢很重,恐怕撐不了幾天了。”說完若槻禮次郎看了看來的大臣問道:“司法相清浦奎吾怎麼沒來?”外相大隈重信搖頭道:“清浦君也病倒了,連西園寺元老都病勢沉重,無法起床了。”若槻禮次郎失聲道:“這麼嚴重,大正天皇陛下身體也不太好,不能出來見大家。陛下今天招大家來只是想讓軍政雙方可以攜手度過難關,想出一個可行的對策。”高橋是清道:“我仔細問過醫生們,他們說這些病毒含有鼠疫、炭疽熱等數種病毒的成分,而且病毒活性很高,很可能是?????。”說道這裡高橋是清看了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親王正在思量著對策,聽到高橋是清不說了追問道:“怎麼不說了?”高橋是清吞吞吐吐的繼續說道:“醫生們說這些病毒恐怕是經過實驗室活化後故意播撒的,以我們現在的藥品連控制蔓延都不可能,除非我們大量獲得中國生產的各類抗生素,否則我們根本沒有希望。”聽了高橋是清的話寺內正毅恍然大悟的喊道:“我明白了,怪不得中國人那次轟炸只是象徵性的扔了幾顆炸彈,原來他們是來播撒病毒的,難怪了。”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回答道:“知道又能怎麼樣?現在我們根本無法和中國對抗,甚至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大隈重信失聲道:“那我們不是只能投降?”犬養毅道:“這怎麼可以,我們大日本帝國絕不可以投降,我們要抗爭,我們寧可玉碎也要抗爭到底。”桂太郎陰沉著臉接話道:“玉碎?拿什麼玉碎,現在中國人根本不需要攻擊我們,只要等下去我們就會死絕。日本是個島國,我們無路可逃。除非我們無條件投降,然後申請中國的抗生素援助,否則日本就不僅僅是亡國,而是滅族了。”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也點頭道:“沒錯,如果我們不投降就只能等死,既然這些病毒是中國播撒的,他們就一定有解救的藥品,可是我們現在是戰爭狀態根本無法得到藥品。”聽到軍政各方大佬都一致認為不能在打了,寺內正毅也不敢再說,只好選擇了沉默。看到沒人在反對,內大臣若槻禮次郎道:“投降可以,但是應該儘量保持我們的元氣,我們應該提出些條件吧。”桂太郎點頭道:“我也認為不能無條件投降,這件事恐怕只能拜託大隈君了。”外相大隈重信聽得心中發苦,就現在日本的狀態還想在和中國人的談判中提條件,談何容易呀,可是心中想著,口中也只能答應。看到大隈重信點頭,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也勉勵道:“大隈君,帝國之存亡就拜託了。”從來都是互相對立的日本軍政雙方第一次達成了完全的意見一致,可惜這次是一致同意投降。

  李靖遠正在總參謀部內吃著工作餐,一名參謀來報告道:“校長,封鎖日本的艦隊來電報說日本外相大隈重信希望來北京和我們談判,他們希望投降。”“投降?”李靖遠笑著道:“現在是他們急我們不急,告訴封鎖艦隊同意談判,不過現在日本是疫區,讓艦隊先將他們的談判人員隔離起來觀察十天,沒有症狀在送來北京談判,告訴他們要嚴格消毒,別把自己人傳染上。順便將這個情況通知外交部和總理。”參謀領命去了,李靖遠笑著對旁邊的廖飛道:“這個辦法真是快,現在我們可以集中精力對付美國或者英國的駐印英軍了。”廖飛笑著點頭道:“不錯,現在我們的兵力足夠充裕了,和美國打還需要看看海戰的情況,還是先對英國下手,不過之前我們應該先控制南非和蘇伊士運河,切斷英國人的增援路線,這樣才能放開手來,攻擊印度和馬來的英軍。”李靖遠道:“不錯,我們必須快點行動了,百里,印度那邊進行的怎麼樣了?”蔣方震道:“沒問題,這段時間我們通過挑撥離間和資助武器已經發展了十幾股義軍,他們都是土王和各教派的起義軍,這些人給英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尤其是錫克教的義軍打仗很有一套,迫使英軍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抽調兵力平叛,我們在東南亞的進展快了很多,現在已經快要推進到加爾各答了,南部英軍已經龜縮到了新加坡,蘇門答臘島已經被我們全面控制。北線由於土王的地盤很多,為了不刺激他們所以我們的進展並不大,只是控制了克什米爾以西,德里以北的地區,並未做太大深入。”李靖遠點頭道:“讓部隊推進到加爾各答就停下來,所有部隊就地構築工事防守,印度我們吃不下的,不如讓他們亂下去,讓那些義軍去打吧,我們的主要精力不再這裡。但是新加坡必須攻陷,這是咽喉水道,必須掌握在我們手裡。”廖飛和蔣方震都連連點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