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第一節 最後一名納粹戰犯的消亡遠在十年之後
讓那些“最後一個”論者始料不及的是,就在世界即將進入21世紀之際,各國媒體紛紛炒出澳大利亞籍納粹戰犯康拉德·卡萊伊斯落人法網的消息。
2000年1 月6 日,涉嫌在二戰中參加黨衛軍拉托維亞軍團、積極協助特別行動隊殺害了3 萬多猶太居民的澳大利亞籍拉托維亞人康拉德·卡萊伊斯,被英國警方和移民局官員押解出境,拉托維亞當局已開始調查他的歷史問題。現已查明,康拉德·卡萊伊斯原籍拉托維亞,生於里加。1941年7 月,納粹德國侵占該國不到1 個月,他就參加了由當地納粹特別行動隊操縱的拉托維亞保安警察,成為納粹分子大規模屠殺猶太人的得力幫凶。戰後移居美國的一位納粹受害者魯道夫·索姆斯證實,1942年2 月,康·卡萊伊斯帶領的一支特遣小分隊,曾在靠近拉托維亞東部邊境的扎波雷特村,殺光了全村所有的吉普賽人。以後,他又加入黨衛軍,並在里加附近的薩拉斯皮爾斯集中營擔任看守。他對該集中營六七十名猶太人囚犯與蘇軍戰俘被殺害或虐待致死負有罪責。1950年他冒充難民潛逃到澳大利亞,並於1957年獲得該國國籍。1959年他又移居美國,在那裡生活了30年以上。但隨著世界各國追捕納粹戰犯的深入發展,其罪惡身份逐漸敗露。1993年,常駐芝加哥的美國第七巡迴法庭揭露了他於二戰期間曾在設在里加附近的薩拉斯皮爾司集中營參與殺害數十名囚犯的罪惡歷史。1994年,美國移民當局據此將他驅逐出境。90年代後期,他又被加拿大政府驅逐出境。
2000年回月從英國被趕走後,他不得不返回澳大利亞。然而,今天的澳大利亞再也不是他的避風港了。
2000年12月13日,澳大利亞警方已根據拉托維亞政府的引渡要求,在墨爾本將他逮捕。一場正義的審判行將降臨到他的頭上。
即使時光進入對世紀,揭露和審判納粹戰犯的消息依然不斷傳來:2001年1 月,英國獨立電視公司在一個國際性節目中披露,1947年大約有8000名前特別行動隊第14分隊的烏克蘭籍官兵(原屬以殺人累累著稱的烏克蘭警察“夜鶯”部隊,1942年前後被特別行動隊第14分隊收編)獲准在英國定居,目前其中的1500人左右仍然在英國生活著。這些人中有許多親身參加過特別行動,自1941年至1944年在波蘭屠殺過數千名猶太人和近千名波蘭和平居民。英國司法部門正準備對他們的大屠殺罪行提出起訴。去年,德國慕尼黑地方法庭又抓獲了年齡已達89歲的丙級納粹戰犯安東·馬洛什。4 月23日,該法庭已開始對他進行法庭調查。二戰期間,馬洛什曾加入黨衛軍,並且是一名積極的殺手。在某納粹集中營擔任看守時,他先後殺害了700 多名猶太人囚犯。1944年他調任納粹德國下屬的捷克保護國的一家監獄內擔任蓋世太保的獄警,以對囚犯兇殘而聞名。他曾慘無人道地在2 名囚犯的腹腔內進行噴水器效果的試驗,導致2 人當場身亡。慕尼黑法庭指控他一項謀殺未遂和三項謀殺罪,他正在獄中等待即將來臨的嚴正審判。與此幾乎同時,在漢堡的一家監獄中,也羈押著一名白髮蒼蒼的高齡老漢。他就是二戰後期曾在義大利格努阿地區擔任黨衛軍首腦的納粹戰犯弗里德里希·昂格爾,今年已然92歲了。義大利有關部門指控他應對殺害246 名義大利愛國者承擔責任。戰爭結束後,他潛逃回德國。1954年起,他使用化名弗里德里希·施羅登貝格,在一個只有80000 人的小城市內棲身避禍。1997年,義大利都靈地方法庭,揭露了他的歷史罪惡,並於1999年進行缺席判決。在義大利司法機關的協助下,2000年,漢堡地方法庭宣布將他收監審查。與他前後不久被起訴的還有還有前黨衛軍中校、在鎮壓游擊隊方面獨當一面的哈斯以及曾親手槍殺了16名抵抗戰士的蓋世太保警長舍爾費克。更富有戲劇色彩的是,在德國某城市,由於一名百歲老人做壽,競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失蹤數十年的納粹戰犯。這位名叫卡爾·普拉格的白髮老人生於1897年。2000年時已歷103 歲。記者採訪時,興奮得忘乎所以的普拉格說走了嘴,居然談到自己在1941年曾來到過被侵占的立陶宛瓦爾納。機警的記者不動聲色,以恭維的口吻誘他往深處發揮,終於套出他曾參加特別行動隊A 支隊,對當地猶太人大展屠刀的經歷。記者在此基礎上內查外調,查明他在瓦爾納犯下滔天罪行,他所在的小分隊先後殺死猶太人和共產黨員、游擊隊員57000 人,其中他一人親手處死的就達562 人之多。而遠在數千里之外的維森塔爾中心也因此發現了一名深藏幾十年的納粹戰犯的下落。
顯然,“最後一名”的到來為時尚早。其實,在今天,至少還有數千名納粹戰犯藏匿在世界各地安度晚年。不過,只有極個別人不甘寂寞而跳將出來,而大多數人則採取了深沉不露、絕口不談已往的人生哲學。這正好似“平靜的水面不等於沒有鱷魚”。
第二節 新納粹興風作浪,老戰犯幕後操縱
上述女戰犯露易絲·丹茨是一名比較“安分”的納粹餘孽。曾被波蘭軍事法庭判處終身監禁的她,提前獲釋後萬分慶幸,只想伴隨著清泉、峽谷和葡萄園了此殘生,根本無意問政。但她並不代表全部女戰犯的心態,更不能與許多男戰犯同日而語。早在紐倫堡審判期間,就有一批死硬的希特勒主義青年團骨於,策劃了從盟國法庭手中營救首要戰犯,到巴伐利亞深山區重建納粹政權的陰謀。開闢B —B 航線,更是納粹戰犯公開對抗審判的瘋狂掙扎。繼奧德薩等前黨衛軍人的組織步人低潮後,一些前黨衛軍骨幹又在瑞典的第三大城馬爾默建立了遍及歐洲的秘密組織,繼續負隅頑抗。以後,潛藏的納粹戰犯的主流也大多採取對抗盟國和各個受害國懲處的立場,拒不悔過自新,直至20世紀90年代。1999年落網的克羅埃西亞籍女戰犯娜達·沙基奇,就認為她當年殺害大批塞爾維亞人是維護本民族利益的壯舉。蓋世太保的頭子巴比,即使被法國人關押人獄後,也依然稱自己並沒有做什麼有損法國的事情。更有甚者,那位因鎮壓“七·二十”反希特勒政變立下汗馬功勞,從而被元首破格提拔為柏林警備司令的奧托·雷默,至今不僅不低頭認罪,反而一再策劃反猶、排外和翻案的罪惡勾當。還在1949年,盟國大批審判、懲處納粹戰犯的高潮剛剛過去,他便同幾個納粹骨幹組建了納粹黨的變種——帝國社會黨,並擔任該黨的副主席。1952年,該黨因倒行逆施,被政府宣布為非法組織。雷默只得逃亡埃及和敘利亞,直至德國宣布大赦後,才返回故國。1983年,不甘寂寞的雷默,再次跳上政壇,組織了極端右翼的組織“爭取自由德國運動”,並擔任首領。從此,他上竄下跳,四處活動,忙得不亦樂乎。1986年,他公開宣稱,“在最近18個月中,我參加了300 多個新納粹組織的會議……”。1992年11月,他又跳出來,公然為納粹集中營翻案,宣稱毒氣室的用途只是給囚犯消滅虱子,而不是人們所說的那樣是為了殺人;並一再鼓吹排外,認為外籍工人奪走了德國人的飯碗。以至德國一家地方法院以煽動暴力和種族主義的罪名判處他22個月監禁。由於他負隅頑抗,逃竄到西班牙,德國警方至今還在通緝他。德國第六大黨共和黨,其創始人乃是前納粹黨衛軍元首貼身警衛隊隊員弗蘭茨·舍恩胡貝爾、埃卡哈德·弗伊克特和弗蘭茨·漢德羅瑟。該黨最初即是由從基社盟右翼中分裂出來的極右勢力組成的,1985年舍恩胡貝爾又出台了將該黨改造為新納粹黨的方案,公然宣稱其奮鬥目標“旨在建立黨衛軍國家。”兩德統一後,共和黨極力向東部擴充勢力,僅半年內就在東部5 個州設立了州協會,吸引了東部居民2500人入黨。該黨著意搜羅能夠充當排外、排猶、反民主打手的年青人,多數黨員的年齡在30歲以下。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發生在德國的針對外國勞工、外國難民的暴力犯罪活動中,有許多起是由共和黨人策劃或參與的。這些納粹餘孽的參與,無疑會給日益猖撅的新納粹活動推波助瀾c 顯然,對於納粹戰犯的動靜,世人不可等閒視之。
讓那些“最後一個”論者始料不及的是,就在世界即將進入21世紀之際,各國媒體紛紛炒出澳大利亞籍納粹戰犯康拉德·卡萊伊斯落人法網的消息。
2000年1 月6 日,涉嫌在二戰中參加黨衛軍拉托維亞軍團、積極協助特別行動隊殺害了3 萬多猶太居民的澳大利亞籍拉托維亞人康拉德·卡萊伊斯,被英國警方和移民局官員押解出境,拉托維亞當局已開始調查他的歷史問題。現已查明,康拉德·卡萊伊斯原籍拉托維亞,生於里加。1941年7 月,納粹德國侵占該國不到1 個月,他就參加了由當地納粹特別行動隊操縱的拉托維亞保安警察,成為納粹分子大規模屠殺猶太人的得力幫凶。戰後移居美國的一位納粹受害者魯道夫·索姆斯證實,1942年2 月,康·卡萊伊斯帶領的一支特遣小分隊,曾在靠近拉托維亞東部邊境的扎波雷特村,殺光了全村所有的吉普賽人。以後,他又加入黨衛軍,並在里加附近的薩拉斯皮爾斯集中營擔任看守。他對該集中營六七十名猶太人囚犯與蘇軍戰俘被殺害或虐待致死負有罪責。1950年他冒充難民潛逃到澳大利亞,並於1957年獲得該國國籍。1959年他又移居美國,在那裡生活了30年以上。但隨著世界各國追捕納粹戰犯的深入發展,其罪惡身份逐漸敗露。1993年,常駐芝加哥的美國第七巡迴法庭揭露了他於二戰期間曾在設在里加附近的薩拉斯皮爾司集中營參與殺害數十名囚犯的罪惡歷史。1994年,美國移民當局據此將他驅逐出境。90年代後期,他又被加拿大政府驅逐出境。
2000年回月從英國被趕走後,他不得不返回澳大利亞。然而,今天的澳大利亞再也不是他的避風港了。
2000年12月13日,澳大利亞警方已根據拉托維亞政府的引渡要求,在墨爾本將他逮捕。一場正義的審判行將降臨到他的頭上。
即使時光進入對世紀,揭露和審判納粹戰犯的消息依然不斷傳來:2001年1 月,英國獨立電視公司在一個國際性節目中披露,1947年大約有8000名前特別行動隊第14分隊的烏克蘭籍官兵(原屬以殺人累累著稱的烏克蘭警察“夜鶯”部隊,1942年前後被特別行動隊第14分隊收編)獲准在英國定居,目前其中的1500人左右仍然在英國生活著。這些人中有許多親身參加過特別行動,自1941年至1944年在波蘭屠殺過數千名猶太人和近千名波蘭和平居民。英國司法部門正準備對他們的大屠殺罪行提出起訴。去年,德國慕尼黑地方法庭又抓獲了年齡已達89歲的丙級納粹戰犯安東·馬洛什。4 月23日,該法庭已開始對他進行法庭調查。二戰期間,馬洛什曾加入黨衛軍,並且是一名積極的殺手。在某納粹集中營擔任看守時,他先後殺害了700 多名猶太人囚犯。1944年他調任納粹德國下屬的捷克保護國的一家監獄內擔任蓋世太保的獄警,以對囚犯兇殘而聞名。他曾慘無人道地在2 名囚犯的腹腔內進行噴水器效果的試驗,導致2 人當場身亡。慕尼黑法庭指控他一項謀殺未遂和三項謀殺罪,他正在獄中等待即將來臨的嚴正審判。與此幾乎同時,在漢堡的一家監獄中,也羈押著一名白髮蒼蒼的高齡老漢。他就是二戰後期曾在義大利格努阿地區擔任黨衛軍首腦的納粹戰犯弗里德里希·昂格爾,今年已然92歲了。義大利有關部門指控他應對殺害246 名義大利愛國者承擔責任。戰爭結束後,他潛逃回德國。1954年起,他使用化名弗里德里希·施羅登貝格,在一個只有80000 人的小城市內棲身避禍。1997年,義大利都靈地方法庭,揭露了他的歷史罪惡,並於1999年進行缺席判決。在義大利司法機關的協助下,2000年,漢堡地方法庭宣布將他收監審查。與他前後不久被起訴的還有還有前黨衛軍中校、在鎮壓游擊隊方面獨當一面的哈斯以及曾親手槍殺了16名抵抗戰士的蓋世太保警長舍爾費克。更富有戲劇色彩的是,在德國某城市,由於一名百歲老人做壽,競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失蹤數十年的納粹戰犯。這位名叫卡爾·普拉格的白髮老人生於1897年。2000年時已歷103 歲。記者採訪時,興奮得忘乎所以的普拉格說走了嘴,居然談到自己在1941年曾來到過被侵占的立陶宛瓦爾納。機警的記者不動聲色,以恭維的口吻誘他往深處發揮,終於套出他曾參加特別行動隊A 支隊,對當地猶太人大展屠刀的經歷。記者在此基礎上內查外調,查明他在瓦爾納犯下滔天罪行,他所在的小分隊先後殺死猶太人和共產黨員、游擊隊員57000 人,其中他一人親手處死的就達562 人之多。而遠在數千里之外的維森塔爾中心也因此發現了一名深藏幾十年的納粹戰犯的下落。
顯然,“最後一名”的到來為時尚早。其實,在今天,至少還有數千名納粹戰犯藏匿在世界各地安度晚年。不過,只有極個別人不甘寂寞而跳將出來,而大多數人則採取了深沉不露、絕口不談已往的人生哲學。這正好似“平靜的水面不等於沒有鱷魚”。
第二節 新納粹興風作浪,老戰犯幕後操縱
上述女戰犯露易絲·丹茨是一名比較“安分”的納粹餘孽。曾被波蘭軍事法庭判處終身監禁的她,提前獲釋後萬分慶幸,只想伴隨著清泉、峽谷和葡萄園了此殘生,根本無意問政。但她並不代表全部女戰犯的心態,更不能與許多男戰犯同日而語。早在紐倫堡審判期間,就有一批死硬的希特勒主義青年團骨於,策劃了從盟國法庭手中營救首要戰犯,到巴伐利亞深山區重建納粹政權的陰謀。開闢B —B 航線,更是納粹戰犯公開對抗審判的瘋狂掙扎。繼奧德薩等前黨衛軍人的組織步人低潮後,一些前黨衛軍骨幹又在瑞典的第三大城馬爾默建立了遍及歐洲的秘密組織,繼續負隅頑抗。以後,潛藏的納粹戰犯的主流也大多採取對抗盟國和各個受害國懲處的立場,拒不悔過自新,直至20世紀90年代。1999年落網的克羅埃西亞籍女戰犯娜達·沙基奇,就認為她當年殺害大批塞爾維亞人是維護本民族利益的壯舉。蓋世太保的頭子巴比,即使被法國人關押人獄後,也依然稱自己並沒有做什麼有損法國的事情。更有甚者,那位因鎮壓“七·二十”反希特勒政變立下汗馬功勞,從而被元首破格提拔為柏林警備司令的奧托·雷默,至今不僅不低頭認罪,反而一再策劃反猶、排外和翻案的罪惡勾當。還在1949年,盟國大批審判、懲處納粹戰犯的高潮剛剛過去,他便同幾個納粹骨幹組建了納粹黨的變種——帝國社會黨,並擔任該黨的副主席。1952年,該黨因倒行逆施,被政府宣布為非法組織。雷默只得逃亡埃及和敘利亞,直至德國宣布大赦後,才返回故國。1983年,不甘寂寞的雷默,再次跳上政壇,組織了極端右翼的組織“爭取自由德國運動”,並擔任首領。從此,他上竄下跳,四處活動,忙得不亦樂乎。1986年,他公開宣稱,“在最近18個月中,我參加了300 多個新納粹組織的會議……”。1992年11月,他又跳出來,公然為納粹集中營翻案,宣稱毒氣室的用途只是給囚犯消滅虱子,而不是人們所說的那樣是為了殺人;並一再鼓吹排外,認為外籍工人奪走了德國人的飯碗。以至德國一家地方法院以煽動暴力和種族主義的罪名判處他22個月監禁。由於他負隅頑抗,逃竄到西班牙,德國警方至今還在通緝他。德國第六大黨共和黨,其創始人乃是前納粹黨衛軍元首貼身警衛隊隊員弗蘭茨·舍恩胡貝爾、埃卡哈德·弗伊克特和弗蘭茨·漢德羅瑟。該黨最初即是由從基社盟右翼中分裂出來的極右勢力組成的,1985年舍恩胡貝爾又出台了將該黨改造為新納粹黨的方案,公然宣稱其奮鬥目標“旨在建立黨衛軍國家。”兩德統一後,共和黨極力向東部擴充勢力,僅半年內就在東部5 個州設立了州協會,吸引了東部居民2500人入黨。該黨著意搜羅能夠充當排外、排猶、反民主打手的年青人,多數黨員的年齡在30歲以下。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發生在德國的針對外國勞工、外國難民的暴力犯罪活動中,有許多起是由共和黨人策劃或參與的。這些納粹餘孽的參與,無疑會給日益猖撅的新納粹活動推波助瀾c 顯然,對於納粹戰犯的動靜,世人不可等閒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