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頁
7月1日,金日成和彭德懷在電台發表聯合聲明,對李奇微的呼籲做出答覆。答覆表示他們同意與美軍司令部的代表舉行會議,“就停止軍事行動和實現和平進行談判”。
戰爭各方司令部的代表於1951年7月10日舉行談判,以後時續時斷達兩年以上,直到1953年7月底。
在整個談判的過程中討論了這樣一些基本問題:在雙方之間劃定一條分界線以建立一個非軍事區,作為在朝鮮停止軍事行動的條件;詳細制定實行停火和停戰的實際措施,包括監督實現停火和停戰條件的一個機構的人員、權力和職責。
到1952年5月初,除了如何對待戰俘的問題外,對所有問題都達成了協議。後來,戰俘問題也在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基礎上得到了解決。
史達林去世後,蘇聯政府採取多種措施促進停戰協定的締結。周恩來在莫斯科參加史達林葬禮期間,同蘇聯領導人就朝鮮問題舉行了一系列會談。在這些會談中,周恩來以中國政府的名義,急切要求蘇聯幫助加快停戰談判進程和簽訂停火協定。中國人的這一立場同我們的立場是一致的。為確保在複雜形勢下各種有效措施得以實行,1953年3月,莫斯科派出一位特別代表,攜帶著關於加速和平談判的建議前往平壤。到這時,朝鮮人也明確表示了他們以最快速度停止軍事行動的願望。
7月27日,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字。
停戰協定劃定了軍事分界線並規定雙方的軍隊從這條線後撤兩公里,以建立一個非軍事區,還規定停戰協定生效後72小時之內,雙方軍隊都撤出非軍事區。
〔此處列舉了協定的條款。〕
五、停戰後的朝鮮問題
朝鮮停戰為這個國家實現和平的重新統一建立了前提條件。為達到這一目標的第一步是必須召開停戰協定中設想的政治會議。
由於美國的破壞,關於朝鮮問題的政治會議直到1954年4月26日才在日內瓦召開。美國代表竭盡全力阻止通過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在朝鮮半島建立單一的、真正民主的政府為目標的各項建議。會議沒有通過任何對朝鮮有建設性的決議。
朝鮮問題直到現在仍然在聯合國機構中被作為懸而未決的問題。這是聯合國大會每一次例行會議“討論”的一個問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明確反對在聯合國討論所謂朝鮮問題,主張撤銷“重新統一和恢復朝鮮委員會”,要求美國軍隊撤出朝鮮。朝鮮政府的這一主張得到蘇聯政府的全力支持。
戰爭各方司令部的代表於1951年7月10日舉行談判,以後時續時斷達兩年以上,直到1953年7月底。
在整個談判的過程中討論了這樣一些基本問題:在雙方之間劃定一條分界線以建立一個非軍事區,作為在朝鮮停止軍事行動的條件;詳細制定實行停火和停戰的實際措施,包括監督實現停火和停戰條件的一個機構的人員、權力和職責。
到1952年5月初,除了如何對待戰俘的問題外,對所有問題都達成了協議。後來,戰俘問題也在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基礎上得到了解決。
史達林去世後,蘇聯政府採取多種措施促進停戰協定的締結。周恩來在莫斯科參加史達林葬禮期間,同蘇聯領導人就朝鮮問題舉行了一系列會談。在這些會談中,周恩來以中國政府的名義,急切要求蘇聯幫助加快停戰談判進程和簽訂停火協定。中國人的這一立場同我們的立場是一致的。為確保在複雜形勢下各種有效措施得以實行,1953年3月,莫斯科派出一位特別代表,攜帶著關於加速和平談判的建議前往平壤。到這時,朝鮮人也明確表示了他們以最快速度停止軍事行動的願望。
7月27日,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字。
停戰協定劃定了軍事分界線並規定雙方的軍隊從這條線後撤兩公里,以建立一個非軍事區,還規定停戰協定生效後72小時之內,雙方軍隊都撤出非軍事區。
〔此處列舉了協定的條款。〕
五、停戰後的朝鮮問題
朝鮮停戰為這個國家實現和平的重新統一建立了前提條件。為達到這一目標的第一步是必須召開停戰協定中設想的政治會議。
由於美國的破壞,關於朝鮮問題的政治會議直到1954年4月26日才在日內瓦召開。美國代表竭盡全力阻止通過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在朝鮮半島建立單一的、真正民主的政府為目標的各項建議。會議沒有通過任何對朝鮮有建設性的決議。
朝鮮問題直到現在仍然在聯合國機構中被作為懸而未決的問題。這是聯合國大會每一次例行會議“討論”的一個問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明確反對在聯合國討論所謂朝鮮問題,主張撤銷“重新統一和恢復朝鮮委員會”,要求美國軍隊撤出朝鮮。朝鮮政府的這一主張得到蘇聯政府的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