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睡你的覺。”鄭永昶說。

  這件事後來又持續了很久,多年後,李傑每每想起那段時間,心中的依舊是甜蜜和感恩的。

  鄭永昶陪伴他度過了最孤獨和不甘的青春期,李傑將對家人失望而抽出的感情全部投入到鄭永昶身上,鄭永昶幾乎成了他釋放“愛”與“被愛”的全部對象。漸漸地,兩個人一個深情、一個無情,在感情上逐漸開始不平等。

  作者有話要說:  我思考了一下,怎麼更都是要更的,所以還是日更吧!

  ☆、第十三章 不一樣的李傑

  “你這個思路很好,打工者的一天,將工人們每天的活動路線作為切入點,跟蹤他們的生活軌跡,探討使用人群與場所之間的聯繫。基本資料的調查和收集做得很充分,該有的數據分析都很清晰,基礎部分至少圖紙上看不出問題。”

  “不過你現在的調查仍舊基於自上而下的視角,一切結論都建立在對客觀數據的主觀分析基礎上。”

  “作為使用者本身,究竟是怎麼想的,他們是什麼感受,有什麼不滿、希望甚至是情懷。不要說他們教育程度低,只執著於溫飽,對生存環境沒有追求。得出這種結論,只能說明你調研的深度還不夠。”

  “人作為有思想的動物,對自己身處的環境必然是有情感的,對美好的生活一定有期許。他們可能拙於表達,挖掘出他們內心深處的真正期望,這才是我們調研應該做的。你自己去和他們生活一段時間,站在工人的立場重新對場所進行思考,發覺那裡真正的文化和故事。”

  “另外,你如今的側重點完全在外來打工者上。根據資料上的人口數據,還有48.3%的本地居民在此居住。本地人依舊是使用者的主體,這一群體的利益不能忽略。”

  “你如今的切入點非常好,可以作為專題著重討論。但是你選擇研究這個人群的原因需要有理論支持,是什麼讓你認為外來人員的重要性超越原有居民。如果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撐,我建議你還是將本地人口作為研究重點。”

  “你目前做的很不錯了,也很有想法。既然有這個能力,不妨精益求精,這次作業最終要選出兩組去參賽的。你這個想法如果能做好,拿獎還是很有希望……”

  “逼逼那么半天,聽起來像誇人,差點又把我們整個推翻了,”韓笑一臉頹喪地趴在圖桌上等候指示,“怎麼辦啊大佬兒……”

  鄭永昶不理她,扣著耳機在紙上畫泡泡圖。他的思維比較跳躍,靈感往往觸發於一個點,而缺乏整體邏輯。因此養成了推導和記錄的習慣,隨身攜帶記事本,對思路進行整理。

  如今要做的,首先得使切入點有理有據,即證明外來務工者已經成為這一片區最重要的人群,改善務工人員的生存環境成為當務之急。這一點比較好辦,只要數據充足,怎麼說都有理。

  之後需要對本地居民的情況進行補充調查,這塊不是重點,可以考慮分給韓笑。

  剩下的就是完善專題部分了,既然要切換視角,親自體驗幾天生活的確是有必要的。鄭永昶列了份調研計劃,準備聯繫李傑,安排一下具體日程。原諒日哥還年輕,被一句得獎有希望成功洗腦了。

  理清楚思路,鄭永昶終於施捨了一個眼神,阻止韓小姐的碎碎念。

  “我去工廠區住幾天,”日哥開始分配任務,“你把本地居民的調查完善一下。”

  “我就做這些?”韓笑有些不敢相信大佬的態度,總覺得有無盡的苦力等著自己。

  “你先把這個做好,記著自己去調研,不許抄其他組的數據!”鄭永昶用筆桿敲了下韓笑的腦門,“問卷再做五十份,注意人群區分。選五個樣本跟蹤調查,跟的時候小心點,別讓人打了。”

  “數據採集好之後發給我檢查,我看過沒問題你再整理分析。到時候給你發模板,你照著做……”鄭永昶不放心地叮囑。

  “日哥,我在你眼裡是弱智嗎!”

  “哦,那你跟我一起過去住幾天?”

  “……我傻。”

  同李傑商議好時間,鄭永昶以一名工人的身份住進了工廠區。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確實非常奇妙,本來互相看不順眼的兩個人,在半個月時間裡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來之前鄭永昶同老闆通了電話,說明自己的情況。對方是一名豪氣的中年婦女,經過李傑的引薦,對鄭永昶非常熱情。

  既然要親自參與,鄭永昶也不矯情,真的做了幾天工。具體工作就是——李傑幹嘛他幹嘛,幹活吃飯上廁所通通跟著,空閒的時候就拿個小本寫寫畫畫。

  鄭永昶的學習能力體現在方方面面,工作成果受到老闆和工人一致好評,紛紛感慨上過學的就是不一樣。

  而他自己,也是收穫頗多。一方面,親身體驗使他對這個工作群體有了切實的了解,這樣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分析問題。另一方面,幾天的工作使他融入了調研群體,得以避開生硬的問卷形式在聊天中獲取更多的信息。

  服裝廠生意還沒進入旺季,晚上差不多十點就可以收工,不用一起熬通宵。阿姨們離開車間回去休息,鄭永昶則住在李傑的窩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