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皇帝思量起來,片刻後才對季禹說:「你以為你這一片情深在凌朝那裡值不值得?江山與你,哪個是他更想得到的?」
季禹眸中一晃,皇帝似笑非笑的看著他,像是說中了他心裡的擔憂一般。
「臣並不在意這些,人性不可試探,陛下應當比臣更懂得這其中的道理,若非陛下對凌禇一次次的試探,一次次的失望,發現他並非如從前那般可以掌控又怎麼會有今天這樣的局面。所以臣以為只要殿下同臣在一起時是真心的那便足矣,世間萬物瞬息萬變,人心變幻又有何懼。」
皇帝急怒攻心,一張口又是猛烈的咳嗽起來,他抬手指著季禹目光幽深,「好,好,朕就讓你看看你這般慷慨大義的話在面對真相的時候,還能否這般坦然。」
季禹被皇帝身邊的太監引到屏風後面,「世子,陛下吩咐世子待會不管聽到什麼都不可發出聲音來。」
季禹點點頭,應下後便安然坐下。
半柱香的時間,凌朝便被皇帝召來,皇帝揮手讓其他人的都下去,只獨留凌朝一人在。
「朕問你,你和季世子的事可當真?」
凌朝面色一冷,認真回道:「確有此事。」
皇帝將凌朝的反應看在眼裡,他反應迅速可臉上的錯愕不假,想來必定是從未想示於人前才會如此驚慌。
「朕的身體每況愈下,是該到了做決斷的時候了。」
「父皇怎會如此之想,」凌朝勸慰道:「父皇正值春秋鼎盛,如今身子不好只是近來諸事所擾勞累所致,過些時日自然會好。」
皇帝搖頭,掩唇又咳了幾聲,「朕膝下唯余兩子,你和凌浚,凌浚年幼不堪大任,朕有心立你為儲君,只是有些事還需要你早做決斷。」
凌朝對於皇帝的話無甚反應,只是淡淡的應道:「父皇可是需要兒臣做什麼?」
「驪川一直是朕的心腹大患,安南王雖然一直恪守本分,但朕知道這些都是表象,邊陲不穩民心不安,民心不安則朝廷不安,從前放在安南王手裡是權宜之計,可眼下朕不想再讓這些亂子留下禍根。」
「安南王怕是命不久矣,眼下正是動手的好時機。」
「父皇,」凌朝頓了頓,說道:「驪川不會叛亂,況且大晉現在經不起折騰,安南王鎮守邊陲多年若是有變動唯恐招來大禍。」
皇旁撐起精神,情神不悅的盯著凌朝質問道:「是怕招來大禍還是你捨不得季禹!」
「季禹留不得,此人心計深沉,你又太過純良,安南王已經不足為懼剩下那個季洵也不過是個沒主意的,只要季禹一死,收復驪川便是遲早的事。」皇帝語氣一軟,靠在床頭前慈愛的看著凌朝:「凌朝,只要你把這件事做好,朕便立記得下旨退位做太上皇,將這皇位給你。」
凌朝直視皇帝,眼中帶了詢問的意味,輕笑道:「父皇覺得兒臣會做出哪種選擇?」
「做大事者,不拘小節!」皇帝示意明顯,定定的看著凌朝。
凌朝搖了搖頭,溫聲問道:「父皇,你可還記得從前這宮中有位李妃?」
「誰?」皇帝眯起眼睛,試圖回憶起這位李位是何人。
凌朝嘆息道:「看,父皇都不記得了,斯人已逝,可活著的人卻不再記得她,不過父皇或許會對李妃的死有些印象,李妃是誤食有毒的果核喪命的。」
不待皇帝發問,凌朝就繼續說道:「從前這位李妃處處刁難我母親,母親位份不高只是個美人,所以只能忍耐,母親生我時難產就是因為被李妃做了手腳,萬幸撿回條命來,卻還是沒有逃脫李妃的毒手,她在母親的飲食里下毒,並不明顯,可日日服食內里虛空,最後母親油盡燈枯而亡。」
「可父皇呢?」凌朝低垂著眼眸,睫毛印出大片陰影,低聲反問道:「父皇卻從來沒有查過我母親的死因,所以兒臣用同樣的方式送李妃上路了。」
皇帝聽到此處,才想起李妃是何人,瞥了眼凌朝波瀾不驚的樣子,竟發覺有些陌生。
凌朝接著說道:「您說兒臣心性純良,可知李妃死時兒臣不過九歲而已,這下父皇還覺得兒臣純良麼?」
他俯身衝著皇帝叩頭,認真道:「季禹,兒臣不會傷害他,也不會允許任何人傷他一分一毫!」
皇帝並未出聲,只是傾了傾身子,用不可置信的語氣問道:「難道你為了個季禹竟連皇位都能放棄?」
「父皇,」凌朝笑了笑,對皇帝說道:「難道父皇想讓五弟繼承皇位麼?然後任由淑貴妃做太后垂簾輔佐新帝?還是準備在朝中找幾個輔政大臣?又或者說父皇同樣對著五弟也來招釜底抽薪,殺母留子!」
皇帝忽地又咳起來,他跌躺回去用帕子捂住嘴將血跡擦拭乾淨後,怒罵道:「是朕有眼無珠,竟沒瞧出來你如此算計,你母親乖巧溫順怎麼會生出你這麼頭野獸出來。」
乖巧溫順?凌朝發笑。
不知過了多久,皇帝長長的吁出口氣來,望向凌朝帶了些許退讓的意思,說道:「你下不去手朕也不為難你,大晉不安穩,邊陲也隨時都會動盪,你需要安定人心,若你為帝後宮不可無主,魏承繼家中的大女兒年紀與你剛好般配,端莊持重是個合適的人選。」
「不瞞父皇,兒臣與季世子的事情魏將軍一早便知,即便是兒臣同意,魏將軍也絕對不會將女兒嫁給兒臣的。」
季禹眸中一晃,皇帝似笑非笑的看著他,像是說中了他心裡的擔憂一般。
「臣並不在意這些,人性不可試探,陛下應當比臣更懂得這其中的道理,若非陛下對凌禇一次次的試探,一次次的失望,發現他並非如從前那般可以掌控又怎麼會有今天這樣的局面。所以臣以為只要殿下同臣在一起時是真心的那便足矣,世間萬物瞬息萬變,人心變幻又有何懼。」
皇帝急怒攻心,一張口又是猛烈的咳嗽起來,他抬手指著季禹目光幽深,「好,好,朕就讓你看看你這般慷慨大義的話在面對真相的時候,還能否這般坦然。」
季禹被皇帝身邊的太監引到屏風後面,「世子,陛下吩咐世子待會不管聽到什麼都不可發出聲音來。」
季禹點點頭,應下後便安然坐下。
半柱香的時間,凌朝便被皇帝召來,皇帝揮手讓其他人的都下去,只獨留凌朝一人在。
「朕問你,你和季世子的事可當真?」
凌朝面色一冷,認真回道:「確有此事。」
皇帝將凌朝的反應看在眼裡,他反應迅速可臉上的錯愕不假,想來必定是從未想示於人前才會如此驚慌。
「朕的身體每況愈下,是該到了做決斷的時候了。」
「父皇怎會如此之想,」凌朝勸慰道:「父皇正值春秋鼎盛,如今身子不好只是近來諸事所擾勞累所致,過些時日自然會好。」
皇帝搖頭,掩唇又咳了幾聲,「朕膝下唯余兩子,你和凌浚,凌浚年幼不堪大任,朕有心立你為儲君,只是有些事還需要你早做決斷。」
凌朝對於皇帝的話無甚反應,只是淡淡的應道:「父皇可是需要兒臣做什麼?」
「驪川一直是朕的心腹大患,安南王雖然一直恪守本分,但朕知道這些都是表象,邊陲不穩民心不安,民心不安則朝廷不安,從前放在安南王手裡是權宜之計,可眼下朕不想再讓這些亂子留下禍根。」
「安南王怕是命不久矣,眼下正是動手的好時機。」
「父皇,」凌朝頓了頓,說道:「驪川不會叛亂,況且大晉現在經不起折騰,安南王鎮守邊陲多年若是有變動唯恐招來大禍。」
皇旁撐起精神,情神不悅的盯著凌朝質問道:「是怕招來大禍還是你捨不得季禹!」
「季禹留不得,此人心計深沉,你又太過純良,安南王已經不足為懼剩下那個季洵也不過是個沒主意的,只要季禹一死,收復驪川便是遲早的事。」皇帝語氣一軟,靠在床頭前慈愛的看著凌朝:「凌朝,只要你把這件事做好,朕便立記得下旨退位做太上皇,將這皇位給你。」
凌朝直視皇帝,眼中帶了詢問的意味,輕笑道:「父皇覺得兒臣會做出哪種選擇?」
「做大事者,不拘小節!」皇帝示意明顯,定定的看著凌朝。
凌朝搖了搖頭,溫聲問道:「父皇,你可還記得從前這宮中有位李妃?」
「誰?」皇帝眯起眼睛,試圖回憶起這位李位是何人。
凌朝嘆息道:「看,父皇都不記得了,斯人已逝,可活著的人卻不再記得她,不過父皇或許會對李妃的死有些印象,李妃是誤食有毒的果核喪命的。」
不待皇帝發問,凌朝就繼續說道:「從前這位李妃處處刁難我母親,母親位份不高只是個美人,所以只能忍耐,母親生我時難產就是因為被李妃做了手腳,萬幸撿回條命來,卻還是沒有逃脫李妃的毒手,她在母親的飲食里下毒,並不明顯,可日日服食內里虛空,最後母親油盡燈枯而亡。」
「可父皇呢?」凌朝低垂著眼眸,睫毛印出大片陰影,低聲反問道:「父皇卻從來沒有查過我母親的死因,所以兒臣用同樣的方式送李妃上路了。」
皇帝聽到此處,才想起李妃是何人,瞥了眼凌朝波瀾不驚的樣子,竟發覺有些陌生。
凌朝接著說道:「您說兒臣心性純良,可知李妃死時兒臣不過九歲而已,這下父皇還覺得兒臣純良麼?」
他俯身衝著皇帝叩頭,認真道:「季禹,兒臣不會傷害他,也不會允許任何人傷他一分一毫!」
皇帝並未出聲,只是傾了傾身子,用不可置信的語氣問道:「難道你為了個季禹竟連皇位都能放棄?」
「父皇,」凌朝笑了笑,對皇帝說道:「難道父皇想讓五弟繼承皇位麼?然後任由淑貴妃做太后垂簾輔佐新帝?還是準備在朝中找幾個輔政大臣?又或者說父皇同樣對著五弟也來招釜底抽薪,殺母留子!」
皇帝忽地又咳起來,他跌躺回去用帕子捂住嘴將血跡擦拭乾淨後,怒罵道:「是朕有眼無珠,竟沒瞧出來你如此算計,你母親乖巧溫順怎麼會生出你這麼頭野獸出來。」
乖巧溫順?凌朝發笑。
不知過了多久,皇帝長長的吁出口氣來,望向凌朝帶了些許退讓的意思,說道:「你下不去手朕也不為難你,大晉不安穩,邊陲也隨時都會動盪,你需要安定人心,若你為帝後宮不可無主,魏承繼家中的大女兒年紀與你剛好般配,端莊持重是個合適的人選。」
「不瞞父皇,兒臣與季世子的事情魏將軍一早便知,即便是兒臣同意,魏將軍也絕對不會將女兒嫁給兒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