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冬青從屋裡出來,看著一人一狼消失在轉角處,笑道:“年輕真好。”

  瑾瑜頓了頓,“……傻瓜,你不也才二十四?還年輕呢,為夫倒是真的老咯,再過兩年就三十。”

  冬青嘆氣,“都是孩兒他娘了,能有多年輕?”

  “好巧,我是孩兒他爹,在我眼裡,你最美。”瑾瑜不在意年齡,重要的,是跟誰一起蹉跎年月。

  說著,瑾瑜又道:“唉……華元帝這個老奸巨猾的老狐狸,非要說平時十一殿下要陪他,讓我休沐時再去給十一殿下講課。”

  “我干兩份活,把休沐日都賠進去了,他又不給我加俸祿。”

  冬青安慰道:“彆氣,內閣是不是缺了兩個閣臣?近期可能要有升遷,沒了徐千章和黎疏作梗,你有很大機會,但是你又太年輕,進內閣怕資歷不夠老。”

  瑾瑜道:“陛下應該會將我列入人選,因為我是十一殿下的老師,我入了內閣,十一殿下比之其他幾人就不會落下乘。”

  “閣臣任用比較慎重,如果六部尚書和其他餘下的閣臣大部分不反對,這事基本能成。”

  “這正是我所擔心的,你說過四皇子和六皇子七皇子的事,因為曾經大皇子打壓,三人都處於劣勢,會聯手對付平地崛起的十一殿下。”

  冬青有些愁,“如果三人聯手,此事就沒了定數。”

  瑾瑜搖頭,道:“可以確定工部尚書和吏部尚書會站在我這邊,戶部尚書與閣臣鄭君山楊晉伍是中立派,約摸有三成機率會站在對立面。”

  “至於剩下的,禮部和兵部尚書與四皇子走得近,六皇子背後有世家,七皇子主要是與宦臣走得近。”

  “除了吏部尚書和工部尚書,與我交好的就是一眾武官,翰林院有幾個學士,外加數個侍郎和一些基層官員。”

  “侍郎雖然實權不小,但這種決策他們無法參與,武官就更不用說了,根本沒他們什麼事。”

  冬青道:“而翰林學士別說沒有太大決定權,就算有,在這件事上他們與你是競爭對手。”

  “沒事,船到橋頭自然直,我要把周督察使最年輕閣臣的名頭摘過來戴一戴,他三十歲入內閣,我二十八歲。”

  若能入內閣為臣,瑾瑜覺得此生也就無憾了。

  冬青笑著搖頭,她就喜歡瑾瑜平日溫文爾雅,偶爾飛揚跋扈,無論如何都讓人移不開眼。

  “說了半晌,你是不是該進宮給十一殿下講課了?聽說陛下覺得十一殿下已經長大成人不應該繼續跟母妃膩在一起,給十一殿下賜了座宮殿?”

  瑾瑜點頭,“嗯,那座宮殿叫臨乾,與陛下的寢宮紫薇宮僅一道之隔。”

  冬青嘆道:“看來陛下是真的喜歡十一殿下,全靠你教導有方。”

  瑾瑜一攤手,“那孩子是真的挺招人喜歡的,跟咱們家小玉白有得一比,小玉白是我兒子,難免帶著主觀思想,而十一殿下與我無親無故,同樣讓我覺得很喜歡,那就是真的招人喜歡。”

  “我沒有見過十一殿下,不過既然你這麼說,十一殿下應該真的很討喜。”冬青給瑾瑜拿來常服,“去換上吧。”

  瑾瑜只得換上常服,去臨乾宮給黎洛講課。

  瑾瑜給黎洛講的課,是用古往典故做例,再以當下時務做題,不僅汲取前人經驗,還能一道把政務解決。

  雖然黎洛沒能直面參與政務,卻也差不了多少。

  除了公事之外,瑾瑜與李林一家已經開始來往,既然黎疏已經倒台,就不用做戲給誰看了。

  對此,黎雋氣得頭頂冒煙,他就知道李全不是省油的燈。

  如今基本可以確定一點,徐千章一黨的沒落和黎洛的崛起,與李全脫不了干係。

  閣臣晉升如期提上議程,黎雋知道瑾瑜是候選人之一,立刻去與另外二人商議。

  絕對不能讓李全進入內閣,否則他們連最後一點勝算都不會有。

  六皇子黎裕眉頭緊皺,“四皇兄,這李全當真如此厲害?”

  七皇子黎勛道:“此人應該是有幾分本事,我看過他當年的文章,文理算不得最佳,但勝在見解獨到,短短几年能夠有現在的成績確實很能耐,而且在同僚中風評很好,為人和善,見多識廣堪稱鬼才。”

  “但若是說他有本事默不作聲整垮徐千章那個老狐狸,我也覺得不大可能。”

  黎雋冷著臉,道:“也許徐千章就是抱著這種心思,覺得李全厲害是厲害,但不至於厲害到這個地步,所以才在陰溝里翻了船。”

  “我就簡單的給你二人歸納一下李全的豐功偉績。”

  黎雋從清水溝說起,包括木訥二十年摔一跤摔好了腦子,創立了獨特簡易的刺繡手法挑花刺繡。

  如今挑花刺繡風靡黎國,為底層民眾解決擺件昂貴的難題。

  之後縣試得案首,一路直上,最後成功取得狀元頭銜,入翰林任修撰。

  上任第一年,自薦去治理蝗災,弄出了飛蝗宴,自此黎國不再鬧蝗災。

  說到這裡,黎雋停了停,“接下來還要我繼續說嗎?湘王的覆滅李全居功至偉,之前的的流言不是流言,確實是他給我獻計弄垮沈家,我如今一身臭名也拜他所賜。”

  黎裕和黎勛目瞪口呆,此人經歷太過傳奇,所做之事都是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

  “挑花刺繡居然是他創立的……李全在科考之前竟是個傻子嗎?”

  黎雋點頭,“通俗來說,是,那樣的人被世人稱作傻子。”

  說罷,看了看那二人的神情,又道;“所以,你們覺得……李全有沒有本事把徐千章和黎疏拉下馬?”

  二人面面相覷,黎勛面色終於嚴肅下來,“這般看來,倒是不無可能,我們要如何才能制止他成為內閣輔臣?”

  黎裕道:“可能比較困難,李全的自身能力折服了不少人,幾乎大部分人都覺得他值得深交,而且如今黎洛那個小崽子正得寵,明眼人只怕都不會願意站到他二人的對立面。”

  黎裕不免有些挫敗,要不是家族逼他奪儲,失敗後面臨的是被趕盡殺絕,他都要忍不住去追隨李全了。

  黎雋沉吟片刻,道:“讓你們各自的人堅決反對李全入內閣,以資歷不夠為由。”

  黎勛為難道:“四皇兄,臣弟在朝中無人,此前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人脈,都已經被黎疏斬得差不多了,只剩下父皇身邊的秉筆趙行和內務府總管陸明相對有用。”

  “但是這兩人無法插手閣臣任用,哪怕父皇病入膏肓,宦官也不可能左右此事。”

  黎裕垮著肩,“父皇有意抑制我母族發展,我同樣被大皇兄打壓,只怕要全靠四皇兄了。”

  黎雋臉色很難看,名義上說是聯手合謀,實則各懷鬼胎,都盼著對方出力斗個兩敗俱傷,自己好坐收漁翁之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