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想到這兒,十二皇子心頭一凜,這才恍然發現,御花園中除了離開的幾人以外,似乎很久沒人進來。來不及想清所有細節,一位太監渾身是血,跌跌撞撞地跑過來:“不好啦,太子逼宮謀反了,承乾宮已經被禁軍包圍,皇上駕崩啦。”
十二皇子急怒攻心,猛地站起身來。
“狗奴才,你胡說。”十三皇子面色狠厲,疾步上前,一腳踹了過去。
“我要去看父皇。”十二皇子心急如焚,臉色都嚇得青了。
十三皇子原本就是炮仗,這會兒哪裡還管得了許多,抬腳就想往承乾宮跑。
“站住。”黎耀楠疾言厲色,頭一次對皇子板下了臉。
“老師。”十二皇子儘量使自己恢復思考。
黎耀楠道:“你將十三看住,別讓他亂跑,刀劍無眼,反軍不會管他是不是皇子。”
“我知道了。”十二皇子焦急萬分,但見老師面色如常,不自覺地,他心裡漸漸安定下來,頭腦也恢復了正常思考。嚴厲地看向十三皇子:“認我是你十二哥,就別到處亂跑。
“可……”
“沒有什麼可是,你的學問學哪去了。”
“我……”
十三皇子,話還沒有說完,承恩公領著禁軍,迅速將御花園包圍。
御花園裡,年幼的孩子哭了起來,大臣們面色尚可,維持著表面鎮定,能夠參加宮宴均是朝廷三品以上大員,如果真的亂了起來,那才叫丟人。
十二皇子一陣後怕,緊緊拉住十三的手,他不敢想,如果十三衝出去,會是怎樣一種後果。
十三皇子眼眶微微紅:“父皇,父皇……”
“皇上不會有事,你安靜點,別讓承恩公看到。”黎耀楠壓低了聲音,將他們的身影隱藏在人群當中。
“承恩公,你好大的膽子,居然夥同太子謀反。”有的大臣跳出來叫囂,表現得高風亮節。
也有大臣寧死不屈,正義凜然地責罵:“我呸,太子不仁不孝,難當重任,老夫定不會屈服。”
“太子愧對皇上厚愛。”
“承恩公乃國之大jian。”
傲骨錚錚的文人御史,罵得特別慡快,國之jian臣,國之蛀蟲,太子不配為國君,什麼樣的話都出來了。
承恩公臉色很不好,冷冷哼了一聲,瞬間,剛才罵聲最大的三位大臣血濺五尺。
“……”剩下的人不吭聲了,罵人的話,堵在了嗓子眼裡。
承恩公面色冷冽,毫不掩飾自己的殺意:“還有誰想說話。”
“皇上萬歲,太子該死……”又是一位大臣人頭落地,高喊的聲音戛然而止。
連續殺了六七人,承恩公拋出了橄欖枝:“皇上已經駕崩,太子繼位名正言順,想想你們的家人。”
群臣的臉色變了,沒想到承恩公如此卑鄙,竟然用家人做要挾。
十二皇子的手緊了緊:“老師是不是早就知情。”
黎耀楠輕輕搖頭:“不知。”十二到底的皇家人,哪怕是他弟子也不能完全相信。
“那為何……”十二皇子遲疑地問道。
黎耀楠緩緩回答:“只是有些懷疑,幾位皇子很不對勁,上朝的時候只爭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剛才那個太監,按我推測,應當不是太子的人,承恩公臉色不好,想必是著了旁人的道,太子這次破釜沉舟,只怕是不成的。”
十二皇子沉思了片刻,心裡信了他的話,老師的分析從未出錯。
御花園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很多人不信皇帝駕崩,也有人開始左右搖擺,第一位大臣投靠後,隨著第十七人血濺當場,面對生命的威脅,不少人倒向太子,然而,承恩公並沒有高興多久,接下來的事情,就像是一場鬧劇。
六皇子領兵救援,承恩公當場自盡。
一行人趕到承乾宮,太子身中數刀早已身亡,五皇子跪在地上,七皇子嚷嚷著救駕,一個勁兒的表忠心。
皇帝神色頹廢,呆呆地坐在御座之上,整個仿佛老了十歲。
大臣們你看我,我看你,搞不清楚究竟怎麼回事。
十二、十三趕緊上前,表示自己的關切,十六、十七、十九、不甘落後,很想討好父皇,逗父皇開心,然而驚魂未定的神色,泄露了他們的情緒,之前承恩公逼宮,嚇壞他們了。
皇帝眼中的悲傷無法掩飾,看見年幼的兒子,面色稍微緩和,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揮了揮手讓他們退下。
五皇子伏地大哭:“父皇,太子謀反,兒臣是為了救駕啊……”
七皇子趕緊說道:“父皇,五哥心懷不軌公報私仇,意圖謀害太子,否則又豈會那麼巧,正好帶兵救援。”
六皇子心中暗恨,七弟這一句話,將他也給捎帶上了,辯解道:“父皇贖罪,兒臣是聽了禁軍侍衛的稟告,方才領兵救駕。”
七皇子冷笑一聲:“他還真是膽大包天,太子謀反,不來稟告父皇,卻讓你來救駕,我看六皇兄是等不及了吧。”
“你……”六皇子心中惱怒,到底理智還在,急忙說道:“宮中已經被太子把持,故而才會稟告與我,還請七弟慎言。”
“說得好聽……”
“住嘴——”皇帝勃然大怒,氣得胸口發疼,這就是他的好兒子。
七皇子還想爭辯一些什麼。
“砰!”皇帝抓起桌上的硯台扔了出去,正好砸在七皇子頭上,鮮血順著腦門湧出,七皇子當時就懵了:“父皇……”
皇帝視若無睹,陰沉的臉色危險至極,冰冷的目光絲毫沒有看待兒子的憐惜。
大臣們鴉雀無聲,大氣都不敢出,太子逼宮是國事,同樣也是皇帝的家事,不管皇上對太子如何不滿,那都是他心愛的兒子,如果活著還好說,皇帝只會厭煩他,但是太子死了,說不準就會變成硃砂痣。
沒多久,大臣們打道回府。京師開始戒嚴,任何人不許外出走動。
林以軒看見夫君安然無恙,緩緩笑了,從來沒有如今天這樣,感覺度日如年。
黎耀楠摟住夫郎,心情總算徹底放鬆,無論接下來的情況如何,總歸牽扯不到他身上,今日還真是好戲連台,皇上這一局玩大了,估計正後悔呢。
林以軒心裡好奇:“今日險不險,宮裡的情況到底怎樣?”
黎耀楠無奈攤手,他和眾人大臣一樣,被禁軍圍在御花園,承乾宮裡究竟發生何事,太子是怎樣死的,具體情況他還真不知情,只能從五皇子的言語中推測一星半點。反正無非是皇帝玩脫了,原本以為盡在掌握的事情,讓幾位皇子各自的盤算打亂了局面。
五天後,京城恢復正常,太子一脈,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徹底被連根拔起。
五皇子降為郡王,革去身上所有職務,圈禁家中,永不許踏入宮門。
六皇子、七皇子同樣被圈禁家中,雖然沒有降爵,但是永遠不許踏入宮門,責罰之重,跟五皇子沒有什麼區別。
這一次逼宮的結果,所有人都是輸家。幾位皇子鬥了大半輩子,沒想到,人過中年,居然會去做伴,還真是世事難料。
黎耀楠事後才知道,太子逼宮,五皇子救駕,其實是想來個螳螂捕蟬,打著救駕的名義奪宮。
六皇子則是黃雀在後,只要五皇子將太子殺了,他再前去救援,父皇一定會對他另眼相看。御花園的太監,就是六皇子安排的,要不然承恩公就算再蠢再傻,也不會將太子逼宮的事情鬧得人盡皆知,最起碼,他會先弄上一塊遮羞布。
七皇子手中沒兵,但他人很精明,跟在皇上身邊渾水摸魚,皇兄們個個有盤算,對比他這個乖兒子,他想父皇一定會喜歡,只可惜,有些事情過猶不及。
黎耀楠再次見到皇上,心中微震。
皇帝兩鬢斑白,氣色暗沉,身體仿佛在瞬間垮了下來。
黎耀楠的猜測沒錯,皇上後悔了,此時此刻他心中想的全是太子的好,全是其他幾位皇子的不孝。
太子自幼聰慧,為何會變得暴戾,皇帝反省了又反省,心裡不得不承認,自己其實也有錯,沒有讓太子安心,沒有給他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太子才會學壞。
皇帝的補償來得很快,太子的第四個兒子,今年正好十歲,由於生母早逝,皇帝對他心生憐惜,不僅將他接到宮裡來養,還讓他繼承了王位。
林靜茹氣得兩眼發黑,太子逼宮失敗,景陽侯府被抄家,一連串的打擊令她心力交瘁,尚未回過神來,沒想到王位竟然被那野崽子捷足先登。枉費她機關算盡,卻原來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十二皇子急怒攻心,猛地站起身來。
“狗奴才,你胡說。”十三皇子面色狠厲,疾步上前,一腳踹了過去。
“我要去看父皇。”十二皇子心急如焚,臉色都嚇得青了。
十三皇子原本就是炮仗,這會兒哪裡還管得了許多,抬腳就想往承乾宮跑。
“站住。”黎耀楠疾言厲色,頭一次對皇子板下了臉。
“老師。”十二皇子儘量使自己恢復思考。
黎耀楠道:“你將十三看住,別讓他亂跑,刀劍無眼,反軍不會管他是不是皇子。”
“我知道了。”十二皇子焦急萬分,但見老師面色如常,不自覺地,他心裡漸漸安定下來,頭腦也恢復了正常思考。嚴厲地看向十三皇子:“認我是你十二哥,就別到處亂跑。
“可……”
“沒有什麼可是,你的學問學哪去了。”
“我……”
十三皇子,話還沒有說完,承恩公領著禁軍,迅速將御花園包圍。
御花園裡,年幼的孩子哭了起來,大臣們面色尚可,維持著表面鎮定,能夠參加宮宴均是朝廷三品以上大員,如果真的亂了起來,那才叫丟人。
十二皇子一陣後怕,緊緊拉住十三的手,他不敢想,如果十三衝出去,會是怎樣一種後果。
十三皇子眼眶微微紅:“父皇,父皇……”
“皇上不會有事,你安靜點,別讓承恩公看到。”黎耀楠壓低了聲音,將他們的身影隱藏在人群當中。
“承恩公,你好大的膽子,居然夥同太子謀反。”有的大臣跳出來叫囂,表現得高風亮節。
也有大臣寧死不屈,正義凜然地責罵:“我呸,太子不仁不孝,難當重任,老夫定不會屈服。”
“太子愧對皇上厚愛。”
“承恩公乃國之大jian。”
傲骨錚錚的文人御史,罵得特別慡快,國之jian臣,國之蛀蟲,太子不配為國君,什麼樣的話都出來了。
承恩公臉色很不好,冷冷哼了一聲,瞬間,剛才罵聲最大的三位大臣血濺五尺。
“……”剩下的人不吭聲了,罵人的話,堵在了嗓子眼裡。
承恩公面色冷冽,毫不掩飾自己的殺意:“還有誰想說話。”
“皇上萬歲,太子該死……”又是一位大臣人頭落地,高喊的聲音戛然而止。
連續殺了六七人,承恩公拋出了橄欖枝:“皇上已經駕崩,太子繼位名正言順,想想你們的家人。”
群臣的臉色變了,沒想到承恩公如此卑鄙,竟然用家人做要挾。
十二皇子的手緊了緊:“老師是不是早就知情。”
黎耀楠輕輕搖頭:“不知。”十二到底的皇家人,哪怕是他弟子也不能完全相信。
“那為何……”十二皇子遲疑地問道。
黎耀楠緩緩回答:“只是有些懷疑,幾位皇子很不對勁,上朝的時候只爭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剛才那個太監,按我推測,應當不是太子的人,承恩公臉色不好,想必是著了旁人的道,太子這次破釜沉舟,只怕是不成的。”
十二皇子沉思了片刻,心裡信了他的話,老師的分析從未出錯。
御花園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很多人不信皇帝駕崩,也有人開始左右搖擺,第一位大臣投靠後,隨著第十七人血濺當場,面對生命的威脅,不少人倒向太子,然而,承恩公並沒有高興多久,接下來的事情,就像是一場鬧劇。
六皇子領兵救援,承恩公當場自盡。
一行人趕到承乾宮,太子身中數刀早已身亡,五皇子跪在地上,七皇子嚷嚷著救駕,一個勁兒的表忠心。
皇帝神色頹廢,呆呆地坐在御座之上,整個仿佛老了十歲。
大臣們你看我,我看你,搞不清楚究竟怎麼回事。
十二、十三趕緊上前,表示自己的關切,十六、十七、十九、不甘落後,很想討好父皇,逗父皇開心,然而驚魂未定的神色,泄露了他們的情緒,之前承恩公逼宮,嚇壞他們了。
皇帝眼中的悲傷無法掩飾,看見年幼的兒子,面色稍微緩和,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揮了揮手讓他們退下。
五皇子伏地大哭:“父皇,太子謀反,兒臣是為了救駕啊……”
七皇子趕緊說道:“父皇,五哥心懷不軌公報私仇,意圖謀害太子,否則又豈會那麼巧,正好帶兵救援。”
六皇子心中暗恨,七弟這一句話,將他也給捎帶上了,辯解道:“父皇贖罪,兒臣是聽了禁軍侍衛的稟告,方才領兵救駕。”
七皇子冷笑一聲:“他還真是膽大包天,太子謀反,不來稟告父皇,卻讓你來救駕,我看六皇兄是等不及了吧。”
“你……”六皇子心中惱怒,到底理智還在,急忙說道:“宮中已經被太子把持,故而才會稟告與我,還請七弟慎言。”
“說得好聽……”
“住嘴——”皇帝勃然大怒,氣得胸口發疼,這就是他的好兒子。
七皇子還想爭辯一些什麼。
“砰!”皇帝抓起桌上的硯台扔了出去,正好砸在七皇子頭上,鮮血順著腦門湧出,七皇子當時就懵了:“父皇……”
皇帝視若無睹,陰沉的臉色危險至極,冰冷的目光絲毫沒有看待兒子的憐惜。
大臣們鴉雀無聲,大氣都不敢出,太子逼宮是國事,同樣也是皇帝的家事,不管皇上對太子如何不滿,那都是他心愛的兒子,如果活著還好說,皇帝只會厭煩他,但是太子死了,說不準就會變成硃砂痣。
沒多久,大臣們打道回府。京師開始戒嚴,任何人不許外出走動。
林以軒看見夫君安然無恙,緩緩笑了,從來沒有如今天這樣,感覺度日如年。
黎耀楠摟住夫郎,心情總算徹底放鬆,無論接下來的情況如何,總歸牽扯不到他身上,今日還真是好戲連台,皇上這一局玩大了,估計正後悔呢。
林以軒心裡好奇:“今日險不險,宮裡的情況到底怎樣?”
黎耀楠無奈攤手,他和眾人大臣一樣,被禁軍圍在御花園,承乾宮裡究竟發生何事,太子是怎樣死的,具體情況他還真不知情,只能從五皇子的言語中推測一星半點。反正無非是皇帝玩脫了,原本以為盡在掌握的事情,讓幾位皇子各自的盤算打亂了局面。
五天後,京城恢復正常,太子一脈,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徹底被連根拔起。
五皇子降為郡王,革去身上所有職務,圈禁家中,永不許踏入宮門。
六皇子、七皇子同樣被圈禁家中,雖然沒有降爵,但是永遠不許踏入宮門,責罰之重,跟五皇子沒有什麼區別。
這一次逼宮的結果,所有人都是輸家。幾位皇子鬥了大半輩子,沒想到,人過中年,居然會去做伴,還真是世事難料。
黎耀楠事後才知道,太子逼宮,五皇子救駕,其實是想來個螳螂捕蟬,打著救駕的名義奪宮。
六皇子則是黃雀在後,只要五皇子將太子殺了,他再前去救援,父皇一定會對他另眼相看。御花園的太監,就是六皇子安排的,要不然承恩公就算再蠢再傻,也不會將太子逼宮的事情鬧得人盡皆知,最起碼,他會先弄上一塊遮羞布。
七皇子手中沒兵,但他人很精明,跟在皇上身邊渾水摸魚,皇兄們個個有盤算,對比他這個乖兒子,他想父皇一定會喜歡,只可惜,有些事情過猶不及。
黎耀楠再次見到皇上,心中微震。
皇帝兩鬢斑白,氣色暗沉,身體仿佛在瞬間垮了下來。
黎耀楠的猜測沒錯,皇上後悔了,此時此刻他心中想的全是太子的好,全是其他幾位皇子的不孝。
太子自幼聰慧,為何會變得暴戾,皇帝反省了又反省,心裡不得不承認,自己其實也有錯,沒有讓太子安心,沒有給他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太子才會學壞。
皇帝的補償來得很快,太子的第四個兒子,今年正好十歲,由於生母早逝,皇帝對他心生憐惜,不僅將他接到宮裡來養,還讓他繼承了王位。
林靜茹氣得兩眼發黑,太子逼宮失敗,景陽侯府被抄家,一連串的打擊令她心力交瘁,尚未回過神來,沒想到王位竟然被那野崽子捷足先登。枉費她機關算盡,卻原來是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