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鄭浩很痛快地同意了,希望等到夏天來臨的時候,一個嶄新的步家會重返餐飲界,依舊屹立於這個領域的頂峰。

  春節很快過去,元宵節的時候,許先生在蓉城新開了一家頂級餐館——“鐘鼎人家”,改造了老城區里一座名士故居,是極有紀念意義的民國小洋樓,風格典雅別具一格,菜品精美材料霸道,名聲打開很快為蓉城的富豪名士所追捧,特別宣傳了掌勺師傅正是來自於步家的陶星明和安東,當然還有好幾位從別的名餐館重金挖來的大廚。

  許先生花了大力氣打造名聲,當地電視台的特約節目、交通廣播的全頻段GG,所有流行雜誌的專訪特輯,專門邀請文人雅士高端名流而召開的聚會,形成頂級會所的親密氛圍,甚至偶爾來蓉城度假的明星演員也會被極力邀請赴宴,再放出足夠的私生新聞。

  在短時間高密度的運作下,鐘鼎人家的確一鳴沖天,無人不知,被津津樂道。

  在各行各業,似乎都有一種王不見王的潛意識,同行不見面,否則視為故意尋釁滋事,步朗尼有心想了解鐘鼎人家的席面,卻不好直接上門就餐,鄭浩想了想說,你不去為好,我倒是可以帶著黎向榮去見識一下。

  步朗尼皺眉說阿榮也是對方要挖角的人才,況且陶安二人都在,也很尷尬,還是拜託鍾誠先生看在父親的面子上,幫這個忙吧。

  過了幾日鍾誠來到步家,和步微呂永在書房中詳談,步朗尼和黎向榮陪在末座,一起聽消息,鍾誠說鐘鼎人家的席面果然極盡奢華,水陸並呈無不是珍饈佳肴,還聽說要在二月二這個日子舉辦一個盛大宴會,更要廣播盛名,獨步蓉城飲食界的天下。

  農曆二月初二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龍頭節”,又稱“青龍節”。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國家,對龍的崇拜深入人心,俗話說 “二月二,龍抬頭;

  大倉滿,小倉流”,農家人對年景充滿祈盼,為即將進行的春耕播種而激動,祈求傳說中的“龍”此時能抬頭,抖動身子下一場透雨,以滋潤土壤。這一天,人們也要用許多美食來祭拜龍王,希望它能夠行雲布雨,廣灑甘霖。

  麵條、春餅、爆玉米花、豬頭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要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麵條叫吃“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等等。

  鍾誠悠然道,這老許選的日子有講究,自詡為龍,想要呼風喚雨啊。步微嘆道,此一時彼一時,他飛龍在天,我就潛淵待之吧,說罷和呂永相視苦笑。

  步朗尼轉悠了兩圈,“還是想去看看,不過他們舉辦盛會,邀請的又是哪些人呢?”

  步家幾個月前的盛宴似乎還在眼前,短短時間裡卻已世事變遷,鍾誠也不禁嘆了口氣,“他們的盛會和你們上次還不同,你們請的是文人學者,風流高雅,而他們則要請豪商名流,富貴逼人。”

  步朗尼一拍掌,“請富商好啊,鄭浩學長能去啊。”

  鍾誠點頭,“蓉城的商圈裡,鄭家的確有一席之地,這次聽說受邀的請柬也有限,我勉強有點名氣,大概也是能去的。”

  步朗尼突然一樂,“要是能帶個伴的話,鄭浩會不會帶上蘇遠啊,”他別有所指得瞅了黎向榮一眼,黎向榮眼觀鼻鼻觀心,捧著茶杯子不說話。

  步微疑惑,“蘇遠是誰?”

  步朗尼笑道,“老爸你不要太吃驚哦,蘇遠是鄭浩的男朋友。”

  幾位長輩皆是一愣,半晌,鍾誠幽幽地說,“那鄭家,知道此事了嗎?”

  步朗尼瞥了黎向榮一眼,淡然道,“應該知道了吧,畢竟前幾年鄭浩買下東方動物園就是為了蘇遠,現在蘇遠回國了,他才把動物園處理掉的。”

  “哦?竟然是這樣,”鍾誠長嘆一口氣,“鄭家這小子,還真有意思,看來是認真的。”

  “鍾叔叔,你不反感?”步朗尼見自家老爸默不作聲地喝茶,心裡有點惴惴的,試探地問道。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鍾誠放下杯子,“別人的私事而已。”

  “哦……”步朗尼悻悻地應道,轉過頭去,正好看見老爸若有所思的神色,心裡一個撲騰,再偷眼去瞧黎向榮,阿榮坐在窗邊,淡淡的陽光給少年灑上一層光暈,就像一座雕像。

  步朗尼突然怒氣沖沖,好像只有他在對這段私密感情認真經營,為此惆悵煩惱忐忑不安,而那個遲鈍呆滯的少年卻不聞不問,毫無觸動。

  “咳咳,”呂大師傅放下茶杯,“鍾先生,那還要多麻煩您去看看情況,再跟我們透露了。”

  “這沒問題,”鍾誠起身告辭,“放心,有消息我

  隨時聯繫你們,不過,步家真的不打算儘快營業嗎?”

  “還有些準備沒弄好,”步朗尼含混地說,“會儘快的。”

  “好,”鍾誠拍拍步朗尼的肩膀,對步微說,“老朋友,你家的小輩也夠爭氣了。”

  “是啊,”步微心不在焉地隨口應道,目光卻一直望著黎向榮。

  作者有話要說:我很慚愧……忙碌不是偷懶的理由……我有罪我懺悔……

  最近的生活真的有點亂七八糟的,不過這個文真的快完結了,還有十章的內容吧,大概,反正是清水文……TAT,不能河蟹的日子很無聊啊……

  88

  88、37 …

  二月二那天,鄭浩帶著蘇遠露臉之後就撤了,鍾誠後來對步家說,宴席豪奢,不過是占了捧場的俗物太多罷了。

  話雖如此,而有錢的俗人總是不少的,鐘鼎人家生意火爆,各類媒體溢美之詞不斷,喧囂之下,幾乎都沒有人記得當年執牛耳的步家了。

  這樣下去絕對不是辦法,步朗尼和鄭浩只得全面出擊,找了全國業內最知名的策劃營銷團隊,拼命砸下資金,務必要把步家的名聲傳播到每一個普通人的耳邊。

  傳統的名菜價格不可能降低,為了開拓中低端消費領域,相對價格較低的素齋需要更全面的拓展,黎向榮回到曼殊院進修了兩個月,何之山也在呂大師傅的指導下學習更多的秘制食譜,在GG塑造的浮雲背後,只有實力才是最重要的依靠。

  大賽已經過去幾個月,除了當晚帶走的冠軍獎盃,何之山遲遲沒有去領取巨額獎金,更沒有去頂級餐廳做主廚。步微曾經勸他不要放棄這麼好的機會,他只是笑笑說,參賽的目的本來就是證明自己而已,最後的獎品並不重要。

  兩個多月漸漸過去,蓉城的春天美麗地難以言喻,步家的庭院簡直不愧古詩所言:春山暖日和風,闌杆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步家打算在初夏重新開業,一改往常高門朱戶的派頭,以一系列慈善性質濃厚的活動拉開了重回蓉城餐飲界的腳步。

  向西南旱區捐贈飲用水、捐助貧困山區的兒童和地震災區的殘疾人等,在土產眾多卻迫於交通不易的幾個山區,鄭浩和步朗尼還通過和當地政府的合作,建立了扶貧基金會,一邊做公益,一邊將山區的有機食品販賣到都市,也是一個業務發展的方向。

  這些行為當然也占據了蓉城媒體的關注,有人質疑說這樣的作秀是否有用,也有人表揚步家終於返璞歸真,總之有紅有黑的爭辯也是提高公眾關注度的好方法,鄭浩還刻意讓人翻出去年步家在孔雀綠事件中的負面報導,再全方位證明步家如今已煥然一新,力圖把氣氛搞得更熱鬧。

  步朗尼雖然知道這些有意為之的惡意新聞不過是一種炒作,而且完全在可控的範圍內,但是少年心性,總覺得還是有點受傷害,巴不得所有的非議都深深埋葬,再也不要和步家的名聲有丁點關係。

  連日東奔西走,回到家中也只是糙糙一睡,渾然不覺黎向榮已在主宅的客房中呆了幾個月,由於庭院改建,黎向榮之前住的小樓全放了雜物,步微夫婦叫他安心住下,把他當做家人看待。

  在一年之前還被眾人另眼看待,如今雖然登堂入室,環顧偌大的廚房,除了新招來的兩個小學徒,也只有何之山一人,想起溫和的陶星明、慡朗的封一帆、幹練的安東,黎向榮不禁低嘆一聲。

  夜色漸深,黎向榮和何之山兩人還在小廚房裡聚精會神地練習新品,重新制定菜譜難度不小,需要一道一道反覆試製。

  何之山將一碟豆豉炒苦刺花放到餐檯上,拿著筷子仔細端詳了一番,顏色微黑,聞之焦香,他歪了歪下巴,示意正在一旁觀摩的黎向榮試吃一口。

  黎向榮聳聳鼻子,“大師兄,這個野菜聞起來好特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