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起珍藏。直到後來,這些信被贈與北卡羅來納大學。 1931年 月7 23日,紀伯倫的靈柩覆蓋著黎巴嫩和美國的國旗,從波 士頓到普羅維登斯。二百多位從紐約、波士頓趕來和普羅維登斯本地的黎巴 嫩人,在霏霏的小雨中默默地候在碼頭。一個精美的花環放置在棺材的基座 上,它寄託著居住在普羅維登斯的七百多位黎巴嫩人的哀思。在葬禮的哀樂 聲中,妹妹瑪爾雅娜與兩個堂兄弟將紀伯倫的錄柩護送上一艘海船。海船啟 錨,緩緩地駛離美國海岸,向遙遠的黎巴嫩駛去。四個星期之後,即8月21 日星期五,靈柩低達貝魯特港,受到軍禮的迎接。各屆人士,甚至政府的高 級專員也都來迎接。在做過祈禱後,靈車和護靈隊伍向紀伯倫的家鄉緩緩進 發。沿途受到最誠摯的悼念和迎接。從貝魯特到貝什里的約五十公里的路程。 當靈車行至阿爾巴薩時,約有兩百多輛汽車和一百多名騎手趕來護送紀伯倫 的靈柩。直到夕陽西下,彩霞滿天的黃昏時分,靈車終於到達貝什里村。 家鄉的同胞已為紀伯倫搭起用鮮花和芳草裝飾的靈台和牌樓,歡迎他們 偉大兒子的歸來。幾隊威武驃悍的貝都因騎士,迎上並引導著靈車。這場面 更象一次勝利的凱旋而非葬禮。 紀伯倫二十多年來一直盼望著重返自己的祖國,他曾有幾次幾乎要真的 動身了。但他已習慣了紐約的藝術創作環境,難以割捨自己的 “禪房”,終 未能成行。他曾經寫道: 我的心向我要求它的尊嚴,我的思想向我要求它的自由,我的身體向我 要求它的安寧。除非在黎巴嫩,否則我決不可能把我的心的尊嚴、思想的自 由和身體的安適追回。 今天,他回來了。他安眠在黎巴嫩雪松環抱的古老的瑪爾·謝爾基斯修 道院的岩室吉。他的金屬棺槨上罩著玻璃隔罩。在棺槨的上方懸垂著一個紀 念牌,上面用阿拉伯文寫著: “這裡安眠著我們的先知紀伯倫”。“我們的 先知”一詞可能顯得離他的同胞太遠了些,於是人們很快將 “我們的先知” 改為 “在我們中間”。這一改動只涉及字母上下的幾個小點,所以很容易。 於是那個紀念牌變為: “這裡,紀伯倫長眠在我們中間”。 紀伯倫終於安息了。他的成就引人注目,他的聲名經久不衰,他獻出了 自己全部心靈的珍寶,他俘虜了東方和兩方千百萬人的心。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