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費時近三個多月的澳門賭場「大手術」,終於在8日宣告完成,三張賭牌得主大白天下。應該說,有幸獲得這三張賭牌者,不論是何鴻旗下的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還是由美國西岸賭王掛帥、港人負責管理的「永利度假村」(澳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有亞洲資金背景的銀河娛樂場股份有限公司,既是「經驗、實力、能力」這三條標準的最佳優選者,也是公眾事先最看好的幾家公司之一,這說明特區政府的選拔是公正的、符合民意的,故此,也是非常成功的。
澳門素有「東方蒙地卡羅」之稱,博彩業歷經風雨。自從賭業專營以來,一百多年來造就了盧九、傅老榕、何鴻三代賭王。澳門賭業從最初的市井賭坊發展至今能與世界其他賭城齊名,成為主宰澳門經濟命脈的龍頭產業。據官方資料,澳門賭場在2000年的營業額高達4920億澳門元(約615億美元),毛收入則為158.8億澳門元(約20億美元),占當年澳門生產總值近三成。賭場直接聘用的員工接近1萬人,也就是說,每43個澳門人中就有一個在博彩行業供職。專營公司近年來平均每年繳納50多億元的博彩稅,更占澳門政府的收入一半還多。不過,近年來澳門博彩業專營已明顯不適應時代的發展,停留於較低層次的經營層面上,在區域競爭中漸見吃力。內部也衍生了賭場邊緣利益等問題,經常影響社會治安。
早在兩年前特區政府成立之初,就決意打破博彩業專營,開放市場,引進競爭。期間聘請國際顧問公司研究澳門博彩業,借鑑外地先進的管理制度。去年11月5日,澳門特區政府宣布賭牌競投標程序正式啟動,至此,專營了70多年的澳門博彩業歷史宣告終結。這是繼澳門九九回歸後的又一國際矚目的大事,立刻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尤其是澳門上上下下,更是牽腸掛肚,其關注程度並不亞於像父母關注子女一樣。因為,要在關乎澳門經濟命脈的博彩業上動「大手術」,成功與否事關澳門興衰,澳門上下豈有不關注之理?
剛剛成立兩年的特區政府,之所以敢下這麼大決心,冒這麼大風險,義無返顧決定「開放賭權」,說到底就是想牽住澳門經濟這個「牛鼻子」,以此來達到鞏固、提升澳門博彩旅遊業在整體經濟中的「龍頭」地位,發揮其潛能,增強其力量,進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向前發展。正如身兼賭牌競投委員會主席的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長譚伯源所說,作出賭權開放的抉擇,將會對澳門未來經濟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所謂賭權開放,就是將現在的一個賭權執照增加到三個,期限分為8年和20年兩種。開放每年營業額達5000億元澳門幣的澳門賭業這個大市場,無疑給垂涎已久的世界財團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到12月7日截標時,先後有世界各地21家大公司爭相報名競爭,包括世界級賭王,以及國際聞名的博彩業酒店集團。如美國著名的美高梅金殿(MGM)公司、澳門麗星股份有限公司等,這21家被媒體稱為「世界各國賭業巨頭」的大公司之中,有號稱世界五大賭王之一的美國大賭王杜林普,他是一位將賭博融合家庭度假的開拓者;背景頗為神秘的「MP娛樂」公司,據傳屬下的「凱撒皇宮」為拉斯維加斯頂尖賭場之一;還有永利度假村(澳門)有限公司,表面以美資牽頭,背後實為一個龐大的亞洲財團,公司總裁為美國華人社會僑領、港人蘇澤輝。被全球博彩業推舉的五大賭王中,有三大賭王參加了本次競投。僅從這一點看,特區政府欲通過賭權開放引入超強對手參與競爭的目的完全達到了。
各路雄師逐鹿澳門賭牌,的確增加了本次競投的難度係數。但整個競投招標工作緊鑼密鼓、井然有序地進行,精心酬劃,周密安排,張弛有度。沒有出現任何失誤,也沒有走漏任何消息,保密工作做得極好。整個競投過程很順利,很成功。負責此次整個競標及評審工作的委員會立下了汗馬功勞,對競標者如山般的標書做詳細批閱及審查。更要考慮到承批人在經營投資及管理上的情況,能否帶動競爭,從而刺激澳門經濟,以及為政府和市民帶來利益。突顯出特區政府駕馭局勢的本領。
公布三張賭牌得主,只能算作初戰告捷。未來三家經營賭場的遊戲規則,這段過渡期運轉安排,外資的使用及監管等等,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很艱巨。從前段任務順利完成情況看,我們有理由相信,澳門旅遊博彩業的改革一定會結出豐碩成果。
第六部分誰來接班 豪門恩怨起風波(1)
鐵打的賭館,流水的賭徒。相對漫長的並且還在延伸的澳門博彩史,賭王的興衰何嘗又不是這樣。賭王霸權的終結,應該是澳門賭場的福氣。澳門人同時也不會忘記,在澳門博彩史上,何鴻是一位天王巨星式的人物!
賭牌到手,澳門賭業三分天下的江山,何鴻分得一塊蛋糕而三足鼎立,後面的事對於他而言是輕車熟路,只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就是了。但是,有一個老問題又擺在了他的面前,就是由誰來接掌他一手創下的商業帝國。雖然權杖仍在他手,畢竟他已是耄耋之年,他不能不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外界也不能不關注這個問題。
賭王家訓:不可投機賭博
2001年5月間,何家父子又引起了傳媒的關注,一是何鴻年僅24歲的兒子何猷龍與維他奶食品集團創辦人的後人羅秀茵完婚;二是年近八旬的老賭王放出話兒來,除在澳門的賭業外,集團內的每一項業務,都歡迎兒子接掌。誰接賭王的班,成了人們熱衷的話題。
澳門素有「東方蒙地卡羅」之稱,博彩業歷經風雨。自從賭業專營以來,一百多年來造就了盧九、傅老榕、何鴻三代賭王。澳門賭業從最初的市井賭坊發展至今能與世界其他賭城齊名,成為主宰澳門經濟命脈的龍頭產業。據官方資料,澳門賭場在2000年的營業額高達4920億澳門元(約615億美元),毛收入則為158.8億澳門元(約20億美元),占當年澳門生產總值近三成。賭場直接聘用的員工接近1萬人,也就是說,每43個澳門人中就有一個在博彩行業供職。專營公司近年來平均每年繳納50多億元的博彩稅,更占澳門政府的收入一半還多。不過,近年來澳門博彩業專營已明顯不適應時代的發展,停留於較低層次的經營層面上,在區域競爭中漸見吃力。內部也衍生了賭場邊緣利益等問題,經常影響社會治安。
早在兩年前特區政府成立之初,就決意打破博彩業專營,開放市場,引進競爭。期間聘請國際顧問公司研究澳門博彩業,借鑑外地先進的管理制度。去年11月5日,澳門特區政府宣布賭牌競投標程序正式啟動,至此,專營了70多年的澳門博彩業歷史宣告終結。這是繼澳門九九回歸後的又一國際矚目的大事,立刻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尤其是澳門上上下下,更是牽腸掛肚,其關注程度並不亞於像父母關注子女一樣。因為,要在關乎澳門經濟命脈的博彩業上動「大手術」,成功與否事關澳門興衰,澳門上下豈有不關注之理?
剛剛成立兩年的特區政府,之所以敢下這麼大決心,冒這麼大風險,義無返顧決定「開放賭權」,說到底就是想牽住澳門經濟這個「牛鼻子」,以此來達到鞏固、提升澳門博彩旅遊業在整體經濟中的「龍頭」地位,發揮其潛能,增強其力量,進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向前發展。正如身兼賭牌競投委員會主席的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長譚伯源所說,作出賭權開放的抉擇,將會對澳門未來經濟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所謂賭權開放,就是將現在的一個賭權執照增加到三個,期限分為8年和20年兩種。開放每年營業額達5000億元澳門幣的澳門賭業這個大市場,無疑給垂涎已久的世界財團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到12月7日截標時,先後有世界各地21家大公司爭相報名競爭,包括世界級賭王,以及國際聞名的博彩業酒店集團。如美國著名的美高梅金殿(MGM)公司、澳門麗星股份有限公司等,這21家被媒體稱為「世界各國賭業巨頭」的大公司之中,有號稱世界五大賭王之一的美國大賭王杜林普,他是一位將賭博融合家庭度假的開拓者;背景頗為神秘的「MP娛樂」公司,據傳屬下的「凱撒皇宮」為拉斯維加斯頂尖賭場之一;還有永利度假村(澳門)有限公司,表面以美資牽頭,背後實為一個龐大的亞洲財團,公司總裁為美國華人社會僑領、港人蘇澤輝。被全球博彩業推舉的五大賭王中,有三大賭王參加了本次競投。僅從這一點看,特區政府欲通過賭權開放引入超強對手參與競爭的目的完全達到了。
各路雄師逐鹿澳門賭牌,的確增加了本次競投的難度係數。但整個競投招標工作緊鑼密鼓、井然有序地進行,精心酬劃,周密安排,張弛有度。沒有出現任何失誤,也沒有走漏任何消息,保密工作做得極好。整個競投過程很順利,很成功。負責此次整個競標及評審工作的委員會立下了汗馬功勞,對競標者如山般的標書做詳細批閱及審查。更要考慮到承批人在經營投資及管理上的情況,能否帶動競爭,從而刺激澳門經濟,以及為政府和市民帶來利益。突顯出特區政府駕馭局勢的本領。
公布三張賭牌得主,只能算作初戰告捷。未來三家經營賭場的遊戲規則,這段過渡期運轉安排,外資的使用及監管等等,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很艱巨。從前段任務順利完成情況看,我們有理由相信,澳門旅遊博彩業的改革一定會結出豐碩成果。
第六部分誰來接班 豪門恩怨起風波(1)
鐵打的賭館,流水的賭徒。相對漫長的並且還在延伸的澳門博彩史,賭王的興衰何嘗又不是這樣。賭王霸權的終結,應該是澳門賭場的福氣。澳門人同時也不會忘記,在澳門博彩史上,何鴻是一位天王巨星式的人物!
賭牌到手,澳門賭業三分天下的江山,何鴻分得一塊蛋糕而三足鼎立,後面的事對於他而言是輕車熟路,只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就是了。但是,有一個老問題又擺在了他的面前,就是由誰來接掌他一手創下的商業帝國。雖然權杖仍在他手,畢竟他已是耄耋之年,他不能不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外界也不能不關注這個問題。
賭王家訓:不可投機賭博
2001年5月間,何家父子又引起了傳媒的關注,一是何鴻年僅24歲的兒子何猷龍與維他奶食品集團創辦人的後人羅秀茵完婚;二是年近八旬的老賭王放出話兒來,除在澳門的賭業外,集團內的每一項業務,都歡迎兒子接掌。誰接賭王的班,成了人們熱衷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