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諸葛亮說:「是啊,我們的確應該生產一些卡通型、藝術型的機子,以滿足那些講究情調的顧客的需求。這說明不同類別的顧客有著不同類別的需求,而我們的產品和服務也應該適銷對路。」
劉備忽然問道:「如果一味地滿足顧客需求,會不會影響到公司的利潤呢?」
諸葛亮說:「以顧客為中心的營銷服務,必須建立在有贏利的基礎之上。顧客、利潤和企業之間的關係,就好比目的地、汽油和汽車之間的關係一樣。沒有汽油,汽車怎麼跑得動呢?同樣地,基於對利潤的考慮,營銷4C中的第二個C,就是Cost-成本。」
成本(Cost)
劉備問:「在傳統商業中,不是同樣存在成本管理嗎?」
諸葛亮說:「在傳統的商業活動中,普遍採用傳統的4P理論,一般是企業根據自己的戰略需要、以產品的生產銷售成本為基數來制定作價辦法(price)。例如,企業的產品定位於中檔市場,則價格也為中檔。很顯然,這是一種以產品戰略為導向的作價方式。一旦產品戰略未能達到理想狀況,就會讓企業陷人被動。」
劉備問:「那麼,營銷4C中的成本(cost),與傳統商業中的成本有何不同呢?」諸葛亮說:「營銷4C中的cost取代營銷4P中的price,更切實地考慮到了顧客的購買成本。這種購買成本不僅包括顧客購買產品的貨幣支出,還包括顧客為此付出的時間、精力、以及購買風險,同時也意味著產品定價的理想狀況。這種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的作價方式,因為可以知己知彼,就能夠讓我們在市場營銷中做到進退自如。即使是低於顧客心理底線的價格水平,亦能夠讓企業有所盈利。所以,營銷4C中的成本(cost),是從顧客的需求出發,基於對利潤的考慮,制定的一種目標成本。」
劉備問:「目標成本?是一種成本控制方法嗎?」
諸葛亮說:「它是一種成本控制方法。但更準確地說,它是一種利潤規劃。它要求我們在設計產品時,首先要考慮市場,分析商業機會。從戰略上講,這種成本管理方法因為較早地進人了企業與顧客之間的互動,具有前瞻性,能夠積極、主動、目標明確地實現顧客滿意,並且可以更有效地獲取利潤和控制風險。」
劉備問:「既然如此,在這種成本管理理念中,究竟包括哪些目標成本呢?」
諸葛亮說:「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上講,主要是兩種成本,一種是為顧客提供便利的成本,另一種是溝通的成本。」
便利(convenience)
談到營銷4C中的便利(convenience)時,諸葛亮又採用了他擅長的觸類旁通教學法。他啟發各位學員說:「假設情人節的那一天,你準備用一枝玫瑰向心儀的女孩求愛。儘管你對自己的魅力很有信心,然而你不得不警惕眾多情敵的動向,你必須讓手中的玫瑰變得一枝獨秀。現在,你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可第一步應該怎麼做呢?」
趙雲回答說:「我的經驗,第一步是設法和她接觸。如果連接觸的機會都沒有,所有的準備都只能是單相思。更重要的是,一旦擁有和她接觸的機會,就有可能阻斷她和別的男孩接觸,從而可以打敗情敵,進入戀愛狀態。」
諸葛亮繼續問道:「為了贏得和她接觸的機會,你會怎麼做呢?」
趙雲說:「如果她在家裡,我就在她的窗下等候。如果她在公司,我就在她的辦公室門口等候。總之,必須在所有的情敵接觸她之前,搶先和她接觸。」
諸葛亮笑了,說:「那個女孩在期盼著玫瑰,而你在最早的時間滿足了她的需求,這就叫便利。」
張飛沒弄懂,問:「在市場營銷中為顧客提供便利是為了實現營業收入,而情人節的女孩得到玫瑰卻不用付錢,這又如何類比呢?」
諸葛亮笑道:「顧客因為愛你的產品付出錢,女孩因為愛你的花兒付出吻,又怎麼不能類比呢?」
大伙兒一起「哩」了一聲,一起恍然大悟。
諸葛亮說:「現在的女孩子都很受寵,每個女孩都希望用最少的戀愛成本獲得最好的愛情和婚姻。求愛者為女孩提供的便利越多,女孩付出的戀愛成本就會越少,雙方相愛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市場競爭中,企業的分銷如果不考慮顧客購物的便利性,必將失去許多和顧客戀愛的機會。因此,我主張用營銷4C中的convenience(便利)來取代營銷4P中的place(渠道)。雖然convenience和place都意味著分銷策略,但convenience注意到了顧客的便利,並且能夠通過為顧客提供便利,主動去貼近顧客。Place則不然,它主要是考慮企業自身的便利。」
劉備問:「為什麼您認為place考慮的是企業自身的便利呢?」
諸葛亮說:「企業在分銷過程中會遇到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果是place企業,就很可能選擇放棄。然而,convenience企業卻會積極思考和制定解決方案。
想想看,如果一個place男孩總是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和女孩見面,他還能指望將愛情維持多久呢?」
溝通(communication)
諸葛亮說:「營銷4C中的第四個C是communication(溝通)。所謂溝通是一種雙向的交流,可是在傳統4P中,我們一直聽到的都是promotion(促銷),是企業對顧客的單向刺激。目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促銷活動已是令人眼花繚亂,什麼買一贈一,什麼打折,什麼購物抽獎,隨處可見。由於缺乏交流,企業並不了解贈品是否為顧客所需。由於害怕出亂子,廠家或商家只好保留活動的解釋權。而在另一方面,顧客也在患得患失,擔心受到欺騙。我相信,各位學員都有過這樣的體驗。」關羽說:「我前幾天在A商場買了一件羊皮背心。標籤上註明原價980元,打5折促銷,為此我付出了490元。可昨天我在B商場發現一模一樣的一件羊皮背心,才標價450元。你們說,這個A商場不是蒙人嗎?」
劉備忽然問道:「如果一味地滿足顧客需求,會不會影響到公司的利潤呢?」
諸葛亮說:「以顧客為中心的營銷服務,必須建立在有贏利的基礎之上。顧客、利潤和企業之間的關係,就好比目的地、汽油和汽車之間的關係一樣。沒有汽油,汽車怎麼跑得動呢?同樣地,基於對利潤的考慮,營銷4C中的第二個C,就是Cost-成本。」
成本(Cost)
劉備問:「在傳統商業中,不是同樣存在成本管理嗎?」
諸葛亮說:「在傳統的商業活動中,普遍採用傳統的4P理論,一般是企業根據自己的戰略需要、以產品的生產銷售成本為基數來制定作價辦法(price)。例如,企業的產品定位於中檔市場,則價格也為中檔。很顯然,這是一種以產品戰略為導向的作價方式。一旦產品戰略未能達到理想狀況,就會讓企業陷人被動。」
劉備問:「那麼,營銷4C中的成本(cost),與傳統商業中的成本有何不同呢?」諸葛亮說:「營銷4C中的cost取代營銷4P中的price,更切實地考慮到了顧客的購買成本。這種購買成本不僅包括顧客購買產品的貨幣支出,還包括顧客為此付出的時間、精力、以及購買風險,同時也意味著產品定價的理想狀況。這種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的作價方式,因為可以知己知彼,就能夠讓我們在市場營銷中做到進退自如。即使是低於顧客心理底線的價格水平,亦能夠讓企業有所盈利。所以,營銷4C中的成本(cost),是從顧客的需求出發,基於對利潤的考慮,制定的一種目標成本。」
劉備問:「目標成本?是一種成本控制方法嗎?」
諸葛亮說:「它是一種成本控制方法。但更準確地說,它是一種利潤規劃。它要求我們在設計產品時,首先要考慮市場,分析商業機會。從戰略上講,這種成本管理方法因為較早地進人了企業與顧客之間的互動,具有前瞻性,能夠積極、主動、目標明確地實現顧客滿意,並且可以更有效地獲取利潤和控制風險。」
劉備問:「既然如此,在這種成本管理理念中,究竟包括哪些目標成本呢?」
諸葛亮說:「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上講,主要是兩種成本,一種是為顧客提供便利的成本,另一種是溝通的成本。」
便利(convenience)
談到營銷4C中的便利(convenience)時,諸葛亮又採用了他擅長的觸類旁通教學法。他啟發各位學員說:「假設情人節的那一天,你準備用一枝玫瑰向心儀的女孩求愛。儘管你對自己的魅力很有信心,然而你不得不警惕眾多情敵的動向,你必須讓手中的玫瑰變得一枝獨秀。現在,你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可第一步應該怎麼做呢?」
趙雲回答說:「我的經驗,第一步是設法和她接觸。如果連接觸的機會都沒有,所有的準備都只能是單相思。更重要的是,一旦擁有和她接觸的機會,就有可能阻斷她和別的男孩接觸,從而可以打敗情敵,進入戀愛狀態。」
諸葛亮繼續問道:「為了贏得和她接觸的機會,你會怎麼做呢?」
趙雲說:「如果她在家裡,我就在她的窗下等候。如果她在公司,我就在她的辦公室門口等候。總之,必須在所有的情敵接觸她之前,搶先和她接觸。」
諸葛亮笑了,說:「那個女孩在期盼著玫瑰,而你在最早的時間滿足了她的需求,這就叫便利。」
張飛沒弄懂,問:「在市場營銷中為顧客提供便利是為了實現營業收入,而情人節的女孩得到玫瑰卻不用付錢,這又如何類比呢?」
諸葛亮笑道:「顧客因為愛你的產品付出錢,女孩因為愛你的花兒付出吻,又怎麼不能類比呢?」
大伙兒一起「哩」了一聲,一起恍然大悟。
諸葛亮說:「現在的女孩子都很受寵,每個女孩都希望用最少的戀愛成本獲得最好的愛情和婚姻。求愛者為女孩提供的便利越多,女孩付出的戀愛成本就會越少,雙方相愛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市場競爭中,企業的分銷如果不考慮顧客購物的便利性,必將失去許多和顧客戀愛的機會。因此,我主張用營銷4C中的convenience(便利)來取代營銷4P中的place(渠道)。雖然convenience和place都意味著分銷策略,但convenience注意到了顧客的便利,並且能夠通過為顧客提供便利,主動去貼近顧客。Place則不然,它主要是考慮企業自身的便利。」
劉備問:「為什麼您認為place考慮的是企業自身的便利呢?」
諸葛亮說:「企業在分銷過程中會遇到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果是place企業,就很可能選擇放棄。然而,convenience企業卻會積極思考和制定解決方案。
想想看,如果一個place男孩總是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和女孩見面,他還能指望將愛情維持多久呢?」
溝通(communication)
諸葛亮說:「營銷4C中的第四個C是communication(溝通)。所謂溝通是一種雙向的交流,可是在傳統4P中,我們一直聽到的都是promotion(促銷),是企業對顧客的單向刺激。目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促銷活動已是令人眼花繚亂,什麼買一贈一,什麼打折,什麼購物抽獎,隨處可見。由於缺乏交流,企業並不了解贈品是否為顧客所需。由於害怕出亂子,廠家或商家只好保留活動的解釋權。而在另一方面,顧客也在患得患失,擔心受到欺騙。我相信,各位學員都有過這樣的體驗。」關羽說:「我前幾天在A商場買了一件羊皮背心。標籤上註明原價980元,打5折促銷,為此我付出了490元。可昨天我在B商場發現一模一樣的一件羊皮背心,才標價450元。你們說,這個A商場不是蒙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