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二十六、設宴接賓、川閩滬京
常言道:一生世態明如鏡,只遇喜事自來欺。這人呀,在逆境的時候,別人不管說什麼總能長個心眼去掂量掂量這話的輕重緩急,但一當處於上峰的時候,往往就把握不住勝利的渴望,聽得進奉承,壓不下忠言。
魯達這一干人自以為是人多勢重,想那瓶兒也不敢用什麼假話來糊弄於人,卻不知這瓶兒正是鑽了個魯達的空子。轉身就下了廚房,也不知幹什麼去了。
五人坐在一張八仙桌前,各具神態,卻也不知想些什麼,但獨有那青年眼睛最忙,一會兒拽到樓上,一會兒掉到樓下,但眼睛裡放出的都是美女的光芒。這也是常態呀,哪個這麼大的青年人不愛看美女?只是累了這雙眼珠罷了。魯達叫道:“媽的,人到哪兒去了?想叫老子踩平了這樓子嗎?”裡頭接著就傳出應聲:“來啦,急什麼呢?”只聽話音剛落,這瓶兒就手端一盆美食好酒迎了出來。
陣陣老鵝香撲鼻而來,還有那隻透明的水晶碗,碗裡是一隻只鮮嫩的河藻蝦,再仔細聞去,還有陣陣的臭味,與那老鵝的香味一抵一壓,其味難以形容,原來是江浙一帶最為著名的臭豆腐,縷縷的臭味與香氣柔柔而散,不得不叫門外“金瓶梅”的過路人向裡邊兒瞧看一眼。更有的則伸長了脖子聞上一聞,放才罷休,突然從瓶兒的內心深處閃起一道念頭,那就是餐飲業。“金瓶梅”不能永遠靠賣淫為生,餐飲業有著極大的潛力,這也是當年潘金蓮唯一沒有想到的經商之道,而內部的廚子全都是全國曉有名氣的大廚子,而平日裡所有廚下的活計只是為了應酬外界的大官家罷了。
再看那盤木樨肉紅潤細緻,是正宗的京菜廚子做的。川菜多以辣為先;滬菜以酸為本,上海菜里醋是不可少的;粵菜則要以甜著稱了;閩菜是以清淡為主,但與粵菜卻有幾分相似;但唯有京菜不以味來品,更重要的就是看這個色,所謂:“色、香、味”嘛?“色”自然是第一位,它是對人口味而言的,再飽得人,若見到一盤美麗的佳肴,總是要淋上一兩滴口水的嘛?這江浙地處長江三角地帶,南來北往,客商雲集,所以,這口味在全國是最雜的。
魯達從進門就有滿肚子的氣,但看瓶兒的手裡還有一盤迴鍋肉,進門時的那一肚子氣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再加上回鍋肉上還有幾根大蒜,川菜原就夠刺激,再添點兒魯菜的味兒,更叫這魯達愛不釋手。張青夫婦到了四川全靠賣人肉包子為生,現在看到這正宗的北京小籠包卻倒又驚又喜。驚的是怕這包子裡是些不乾淨的肉,喜的是可嘗到地道的北京小吃了。這些菜也算是雲集了全國的各地的風味了,但不知為何那個青年和矮子卻怎的喜歡?哦,廚師見廚師--同行比美之。
先前說了,這二人裡頭肯定有一個是止良大師,止良大師是什麼人呀?全國數一數二的多技廚師,白案、紅案自是不在話下,這些人在他面前燒菜,可的確是魯班門前弄大斧……
瓶兒應酬道:“這二位爺為何不吃呀?是閒小店的菜不好吃?”那青年道:“這老鵝可是在高壓鍋里煮的?”瓶兒應道:“這位爺怎生知曉?”那青年也不答,反又問道:“這河藻蝦可沒放油鍋里過一邊呀?太腥了。還有這臭豆腐雖臭的夠份量,但炸老了,雖有臭味,卻缺了豆腐的幾分嫩。”
瓶兒心下贊道:“這二位可真是會吃的人呀?”
二十七、眾尋武松、清風開幕
常言道:三分靠手藝,七分是傢伙。廚師的廚技自是一樣的道理,但如果調料是一樣的,廚師手藝的好壞就可全憑手上的基本功了,瓶兒見這青年就有這般講究,便斷定那個老矮子更是不得了,在看這個矮子身長不足三尺,絕對是一等一的殘廢,臉上東塊西一塊像是拼揍起來的。叫人能以生命當保世上沒有比他更丑的人了,這人越看越噁心,但瓶兒卻認為越是這樣的人,手上的本領越是了不得,再說,又怎能以貌取人呢?
一時間竟和那矮子答話,“這位大哥,請問是哪兒人呀?”矮子似理非理:“山東人世。”瓶兒笑迎迎地道:“不知道大哥此來江南是為何事呀?”矮子感到有點煩,便道:“多管閒事!”說完,放眼瞅了瓶兒一眼,瓶兒還沒來得及再問,卻聽魯達說道:“媽的,管這麼多幹什麼?”說著眾人面面相瞅,卻聽魯達又道:“洒家問你武松的事,你這臭婆子卻東拉西扯的幹什麼?”孫二娘也逼問道:“說,武松兄弟來這兒幹什麼了?”瓶兒無可避的回答:“沒……沒幹什麼,只說要找潘金蓮,只住了一晚就不知去向了,多半是參加六藝會去了。”眾人聽到這裡,料想武松也必定會去六藝會上去尋金蓮。於是,張青說道:“好,我們暫且信你一次,但你必須和我們同往,等見到武松自會放你,如果我們找不到武松,你就休想活著回來。”魯達也道:“對,如果不見武兄弟,第一個就拿你開刀。”瓶兒心驚膽戰,一時也不知說什麼好。於是,只好託付一個信得過的夥計暫時打理“金瓶梅”,自己則與張青眾人一同往臨安府清風殿去。
從“西門樓”到“金瓶梅”的整個變化只才一兩年的時間,可是往日的興盛已經早已鳳去樓空了,眼下只是給一個毫無半點管理能力的夥計來打理這間天下聞名的妓院,不得不說對“金瓶梅”是一種悲哀,而對有才之士則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和侮辱。
常言道:一生世態明如鏡,只遇喜事自來欺。這人呀,在逆境的時候,別人不管說什麼總能長個心眼去掂量掂量這話的輕重緩急,但一當處於上峰的時候,往往就把握不住勝利的渴望,聽得進奉承,壓不下忠言。
魯達這一干人自以為是人多勢重,想那瓶兒也不敢用什麼假話來糊弄於人,卻不知這瓶兒正是鑽了個魯達的空子。轉身就下了廚房,也不知幹什麼去了。
五人坐在一張八仙桌前,各具神態,卻也不知想些什麼,但獨有那青年眼睛最忙,一會兒拽到樓上,一會兒掉到樓下,但眼睛裡放出的都是美女的光芒。這也是常態呀,哪個這麼大的青年人不愛看美女?只是累了這雙眼珠罷了。魯達叫道:“媽的,人到哪兒去了?想叫老子踩平了這樓子嗎?”裡頭接著就傳出應聲:“來啦,急什麼呢?”只聽話音剛落,這瓶兒就手端一盆美食好酒迎了出來。
陣陣老鵝香撲鼻而來,還有那隻透明的水晶碗,碗裡是一隻只鮮嫩的河藻蝦,再仔細聞去,還有陣陣的臭味,與那老鵝的香味一抵一壓,其味難以形容,原來是江浙一帶最為著名的臭豆腐,縷縷的臭味與香氣柔柔而散,不得不叫門外“金瓶梅”的過路人向裡邊兒瞧看一眼。更有的則伸長了脖子聞上一聞,放才罷休,突然從瓶兒的內心深處閃起一道念頭,那就是餐飲業。“金瓶梅”不能永遠靠賣淫為生,餐飲業有著極大的潛力,這也是當年潘金蓮唯一沒有想到的經商之道,而內部的廚子全都是全國曉有名氣的大廚子,而平日裡所有廚下的活計只是為了應酬外界的大官家罷了。
再看那盤木樨肉紅潤細緻,是正宗的京菜廚子做的。川菜多以辣為先;滬菜以酸為本,上海菜里醋是不可少的;粵菜則要以甜著稱了;閩菜是以清淡為主,但與粵菜卻有幾分相似;但唯有京菜不以味來品,更重要的就是看這個色,所謂:“色、香、味”嘛?“色”自然是第一位,它是對人口味而言的,再飽得人,若見到一盤美麗的佳肴,總是要淋上一兩滴口水的嘛?這江浙地處長江三角地帶,南來北往,客商雲集,所以,這口味在全國是最雜的。
魯達從進門就有滿肚子的氣,但看瓶兒的手裡還有一盤迴鍋肉,進門時的那一肚子氣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再加上回鍋肉上還有幾根大蒜,川菜原就夠刺激,再添點兒魯菜的味兒,更叫這魯達愛不釋手。張青夫婦到了四川全靠賣人肉包子為生,現在看到這正宗的北京小籠包卻倒又驚又喜。驚的是怕這包子裡是些不乾淨的肉,喜的是可嘗到地道的北京小吃了。這些菜也算是雲集了全國的各地的風味了,但不知為何那個青年和矮子卻怎的喜歡?哦,廚師見廚師--同行比美之。
先前說了,這二人裡頭肯定有一個是止良大師,止良大師是什麼人呀?全國數一數二的多技廚師,白案、紅案自是不在話下,這些人在他面前燒菜,可的確是魯班門前弄大斧……
瓶兒應酬道:“這二位爺為何不吃呀?是閒小店的菜不好吃?”那青年道:“這老鵝可是在高壓鍋里煮的?”瓶兒應道:“這位爺怎生知曉?”那青年也不答,反又問道:“這河藻蝦可沒放油鍋里過一邊呀?太腥了。還有這臭豆腐雖臭的夠份量,但炸老了,雖有臭味,卻缺了豆腐的幾分嫩。”
瓶兒心下贊道:“這二位可真是會吃的人呀?”
二十七、眾尋武松、清風開幕
常言道:三分靠手藝,七分是傢伙。廚師的廚技自是一樣的道理,但如果調料是一樣的,廚師手藝的好壞就可全憑手上的基本功了,瓶兒見這青年就有這般講究,便斷定那個老矮子更是不得了,在看這個矮子身長不足三尺,絕對是一等一的殘廢,臉上東塊西一塊像是拼揍起來的。叫人能以生命當保世上沒有比他更丑的人了,這人越看越噁心,但瓶兒卻認為越是這樣的人,手上的本領越是了不得,再說,又怎能以貌取人呢?
一時間竟和那矮子答話,“這位大哥,請問是哪兒人呀?”矮子似理非理:“山東人世。”瓶兒笑迎迎地道:“不知道大哥此來江南是為何事呀?”矮子感到有點煩,便道:“多管閒事!”說完,放眼瞅了瓶兒一眼,瓶兒還沒來得及再問,卻聽魯達說道:“媽的,管這麼多幹什麼?”說著眾人面面相瞅,卻聽魯達又道:“洒家問你武松的事,你這臭婆子卻東拉西扯的幹什麼?”孫二娘也逼問道:“說,武松兄弟來這兒幹什麼了?”瓶兒無可避的回答:“沒……沒幹什麼,只說要找潘金蓮,只住了一晚就不知去向了,多半是參加六藝會去了。”眾人聽到這裡,料想武松也必定會去六藝會上去尋金蓮。於是,張青說道:“好,我們暫且信你一次,但你必須和我們同往,等見到武松自會放你,如果我們找不到武松,你就休想活著回來。”魯達也道:“對,如果不見武兄弟,第一個就拿你開刀。”瓶兒心驚膽戰,一時也不知說什麼好。於是,只好託付一個信得過的夥計暫時打理“金瓶梅”,自己則與張青眾人一同往臨安府清風殿去。
從“西門樓”到“金瓶梅”的整個變化只才一兩年的時間,可是往日的興盛已經早已鳳去樓空了,眼下只是給一個毫無半點管理能力的夥計來打理這間天下聞名的妓院,不得不說對“金瓶梅”是一種悲哀,而對有才之士則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和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