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十)
楊氏死後,新的政學系還未組成便胎死腹中了。未幾聰明的安徽省主席劉鎮華也‘發了瘋病’去職。能以足加天子之腹的嚴子陵也死了,因而再無人敢冒大不韙來重組政學系了。
所幸國民黨對它的政策上所謂的‘黨外無黨,黨內無派’的原則自始至終,只有一半的誠意。他底領袖真在搞‘黨外無黨’;但卻拚命地在黨內製造派系,使之鬥爭,以便分化統治。因而不論CC或黃埔,對‘領袖’是如何地歌功頌德,但一提到‘蔣先生頑弄派系的手法,他們也恨不得咬他一口。政學系的殘餘因而也在‘蔣先生頑弄派系的手法’之下倖存了,而成為一些受CC黃埔所排擠的高級官員和軍人的避難所。由於他們自始至終未形成一個具體的組織,因而也獨得天眷,成為蔣氏對壓制尾大不掉的強有力派系的王牌!
抗戰接近勝利時,民主競選之風大盛,政學系一批領袖們,顧影自憐,自認為民主政治家,卻沒有選民。他們又想步著先烈楊暢卿的血跡前進,來正式組織政團。默認的成員之外,他們甚至考慮到拉久與該系不睦的吳國楨、王雪艇(世傑)兩君入黨來增加聲勢。不過政學系畢竟是國民黨中最聰明圓通的一群政客的無形團體。抗戰勝利後最甜的兩大勝利果實──東北和台灣──都以為他們所獨占,不久張岳軍又作了行政院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們再要組黨,難道還想做皇帝不成?聰明政客們,便再也不想作民主政治家了。
這便是所謂‘政學系’的一筆爛帳。
楊氏死後,新的政學系還未組成便胎死腹中了。未幾聰明的安徽省主席劉鎮華也‘發了瘋病’去職。能以足加天子之腹的嚴子陵也死了,因而再無人敢冒大不韙來重組政學系了。
所幸國民黨對它的政策上所謂的‘黨外無黨,黨內無派’的原則自始至終,只有一半的誠意。他底領袖真在搞‘黨外無黨’;但卻拚命地在黨內製造派系,使之鬥爭,以便分化統治。因而不論CC或黃埔,對‘領袖’是如何地歌功頌德,但一提到‘蔣先生頑弄派系的手法,他們也恨不得咬他一口。政學系的殘餘因而也在‘蔣先生頑弄派系的手法’之下倖存了,而成為一些受CC黃埔所排擠的高級官員和軍人的避難所。由於他們自始至終未形成一個具體的組織,因而也獨得天眷,成為蔣氏對壓制尾大不掉的強有力派系的王牌!
抗戰接近勝利時,民主競選之風大盛,政學系一批領袖們,顧影自憐,自認為民主政治家,卻沒有選民。他們又想步著先烈楊暢卿的血跡前進,來正式組織政團。默認的成員之外,他們甚至考慮到拉久與該系不睦的吳國楨、王雪艇(世傑)兩君入黨來增加聲勢。不過政學系畢竟是國民黨中最聰明圓通的一群政客的無形團體。抗戰勝利後最甜的兩大勝利果實──東北和台灣──都以為他們所獨占,不久張岳軍又作了行政院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們再要組黨,難道還想做皇帝不成?聰明政客們,便再也不想作民主政治家了。
這便是所謂‘政學系’的一筆爛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