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通過這個德國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的努力,又很快在世界各地發展成立了其他共產主義通訊社。

  鞏固憲章派左翼領導人和正義者同盟的領導人在倫敦成立了通訊委員會,正義者同盟巴黎支部也在巴黎成立了通訊委員會,德國的科倫、愛北斐特、漢堡、萊比錫、馬德堡、柏林等城市也相繼成立通訊委員會。

  通過廣泛的國際通訊,馬克思和恩格斯向各國共產主義者和先進工人傳播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批判工人運動中的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消除它們對工人運動的消極影響,引導各國共產主義者和先進工人積極投身反對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鬥爭。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領導下,布魯塞爾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逐漸成了當時共產主義運動的思想中心,提高了各國共產主義者和先進工人的思想覺悟,加強了他們之間的團結,在思想和組織上,為創立無產階級政黨作了準備。

  第15章 迎接曙光(1)

  “我們不應只是用浩瀚的典籍使學術界獲得新的科學知識,我們必須贏得德國的、全歐洲的無產階級贊成我們的主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達到目的。”馬克思同恩格斯說,他不再只是在書齋里工作,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書生式的科學家,他儘可能廣泛同工人們在一起。

  他在布魯塞爾的工人中聽到了許多對於他的科學著作有益的東西,無產階級對於現行法律和勞動關係的不滿給了他很多啟發,工人們的正義的憤怒,不斷地給予他從事工作的新力量。

  他也注意研究普魯士的情況。1845年至1847年的馬鈴薯病蟲害和穀物歉收使普魯士發生了饑荒,工人們的工資僅僅可以在貧困中維持生存。

  普魯士的工商業雖然近年來有了良好的發展,可是它的資產階級卻陷入越來越大的困境。廉價的英國工業品,特別是紡織和布匹把德國的工業產品排擠出自己的民族市場。

  政府的處境也很困難,它需要資金維持自己的統治,見工人身上榨不出油就直接壓迫資產階級。八個省的地方議會代表被國王召集到柏林舉行一次共同會議——聯合邦議會,以便通過決議,募捐債款。

  但資產階級卻不同意給國王以廣泛的政治和經濟的讓步。前《萊茵報》的主要股東、工廠主漢澤曼公開宣稱:“在金錢問題上沒有情面可講。”

  因為國王的要求遭到了議會的拒絕,邦議會便被迫解散了。

  恩格斯去了巴黎通訊社組織工作,就此也給馬克思寫信道:“事情已經很明白,資產階級從愚蠢的國王、腐朽的貴族和傲慢的官僚手裡奪取政府力量,藉以鞏固自己的時刻已經明顯地到來。”

  馬克思和恩格斯都同時意識到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歷史時期的到來。

  他們注意同革命團體和組織、同英國憲章運動和法國社會主義者取得廣泛聯繫,馬克思當選為布魯塞爾民主協會的副主席,他們影響著《正義者同盟》,而又確實不干預同盟內部的事務。

  這個時候,《正義者同盟》已經認識到它本身政治上的不足,便於1847年1月20日派遣同盟的一位重要代表莫爾來找馬克思。

  “我是代表我們的盟員來的。”他比平常略略謙虛地說:“我們深信你的見解的正確,也同樣深信有必要使同盟從舊的、密謀的傳統的作風和形勢中解放出來,如果您加入同盟事務的領導,您就有機會在同盟大會上把您的批判性的共產主義寫進一個宣言中去,這個宣言將作為同盟的正式宣言公布,然後我們也促進用一個新的、合乎時代和目的的組織去代替同盟的舊組織。”

  馬克思聽到這個消息,他立即寫信給正在巴黎逗留的恩格斯,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

  倫敦位於泰晤士河畔,是座有無數街道和許多橋樑的喧囂的城市。

  倫敦議院尖塔上大鐘的深沉鐘聲,從隱約可見的鐘塔傳到大街,越過泰晤士河河西。

  5月初的一天,深沉的鐘聲中,恩格斯和威廉·沃爾弗從巴黎趕來這裡正召開的正義者同盟第一屆代表大會。

  威廉·沃爾弗是代表馬克思所在的布魯塞爾支部來的,馬克思因家庭經濟上的困難而免去這趟旅行,沒有參加這次大會。他一再寫信告訴恩格斯,“有你們倆去參加了會議,我就什麼都放心了!”

  大會之前,當他們還在倫敦大街上一道趕路的時候,恩格斯對威廉說:“必須拋棄那些隱蔽活動時代就形成的神秘作風,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的統治,消滅舊的以階級對抗為基礎的資產階級社會,建立一個沒有階級、沒有私有制的新社會,這一點,我是同馬克思一致的。因此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使它以這個形式寫進章程的第一條里去!”

  威廉這時也是馬克思忠實的合作者,他點頭表示同意,“用不著操心,就我們所理解的同盟盟員的心情,我們是不會有困難的,他們早就看出馬克思是正確的。”

  恩格斯自始至終參加了大會,大會討論了新的章程,正義者同盟改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

  代表大會以民主方式進行了選舉,並且規定對那些搞陰謀詭計企圖置同盟於其獨裁之下的人,隨時撤銷其代表資格,新章程提交各個支部審核、討論,以便在第二次同盟代表大會上通過。這次改組同盟和討論制訂新的章程已標誌著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的誕生。

  第一次代表大會期間,馬克思抓緊了《哲學的貧困》脫稿,有力地回擊了蒲魯東先生的“貧困的哲學”觀點。

  7月初,《哲學的貧困》正式出版。

  7月27日,恩格斯從巴黎趕到布魯塞爾和馬克思研究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問題。

  8月5日,布魯塞爾成立了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支部和區部委員會。馬克思當選為支部主席和區部委員會委員。

  終於,1847年11月的最後幾天裡,馬克思在思想上和經費上都有了較充足的準備,他和恩格斯分別由布魯塞爾和巴黎去了倫敦。

  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盟員們請馬克思在代表大會上親自闡述他的新理論。

  持續10天的整個代表大會期間,馬克思成為引人注目的人物,他的《哲學的貧困》一書的論戰性的著作,在學術界第二次代表會議上引起很大的震動。

  馬克思和恩格斯受代表們重託,負責起草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宣言。

  12月天氣沉悶而陰黯,從北方和西北方來的風暴襲擊了比利時全境,隨後伴之而來的常常是大雨。

  連日來,29歲的馬克思又從不間斷地坐在寫字檯旁寫作。馬克思一直在重新而詳盡地思考綱領的各個方面。在他的腦子裡浮現了一種想法,即一定要用熱情的文句第一次廣泛地闡述他的學說。

  宣言的段落安排雖是已經寫在紙上,但在他開始起草之前,還是動用他那熟諳的科學的基本知識去審核和權衡一切。他寫信給再度留居巴黎的恩格斯,告訴他自己的寫作計劃。

  過了一些時候,他收到了回信:

  請你把《信條》考慮一下。我想,我們最好是拋棄那種教義回答形式,把這個東西叫做《共產主義宣言》……我將把我在這裡草擬的東西帶去,這是用簡單的敘述體寫的,但是校訂得非常粗糙,十分倉促,我開頭寫什麼是共產主義,隨即轉到無產階級——它產生的歷史、它和以前的勞動者的區別,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對立和發展、危機、結論,其中也談到各種次要問題,最後談到了共產主義者的黨的政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