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該怎麼去形容這種感覺,好似一雙手被一個老友輕輕握住。
我說,我以前寫過這樣一段文字:
所謂朋友,不過是我在路上走著,遇到了你,大家點頭微笑,結伴一程。
緣深緣淺,緣聚緣散,該分手時分手,該重逢時重逢。
惜緣即可,不必攀緣。
同路人而已。
能不遠不近地彼此陪伴著,不是已經很好了嗎?
我說:自己說過的話,自己反倒忘了。
我說:總惦記著隨緣隨緣不攀緣,反倒忘記了惜緣……緣深緣淺天註定,但若不惜緣,如何隨緣?
我站起身來,轉身走開,一邊走,一邊伸出左臂。
“走吧,咱們回家,該幹嗎幹嗎去吧。”
胳膊一沉,撲啦啦啦的振翅聲。
(十一)
這篇文章寫於小屋,我正在寫。
此時此刻,午後的陽光慵懶,摸過窗欞躺在我腿上。
王繼陽在練琴,老謝在看書,小S在裁明信片。
大黑天也在。
我在碼字,它蹲在書架上吃肉。
小魯戴著頭盔,在餵它吃牛肉。
OK,40元錢又沒了。
門外很嘈雜,應該是逗B們又在玩兒老鷹捉小雞。
我今天穿的是跑鞋,我決定架起大黑天找他們玩兒去,現在就去。
……
好吧我又回來了,他們還是不帶我玩兒。
和上次一樣,他們還是扔了一塊磚頭過來。
算了,還是接著寫文章吧。
……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呢?
因為若干天前,大黑天蒞臨小屋,這段小善緣,已然發芽生葉。
小屋在五一街文治巷80號,木門,泥巴牆。
小屋若是個道場,大黑天就是護法。
若你來到小屋,請遵守大黑天的安保條例,和它結個善緣:
比如,拍照時別開閃光燈;比如,歌手唱歌時別喧譁;比如,別當著它的面兒提離別……
不信你就試試。
分分鐘往你腦袋上拉??。
大黑天和小屋的緣分,我不確定會終結於哪一天。
就像我和這個孩子氣的麗江,亦不知會緣止於哪一天。
未來未知歲月里的某一天,我終將告別我的族人們,終將告別我的小屋,告別大黑天。
終將鬆開雙手,和我的麗江說聲再見。
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我知道的。
但那些無常世事,能想通一點兒就會少難過一點兒,不是嗎?
緣深緣淺,緣聚緣散。
不攀緣,隨緣就好。
隨緣即當惜緣,惜緣即當隨緣。
阿彌陀佛麼麼噠。
心心念念,當作如是觀。
(十二)
2015年春,“百城百校暢聊會2.0”鄭州站,很虐心,多事多舛,幾欲夭折。
先是原定場地臨門掉鞋,臨時取消。
後是新場地校方沒通過審批,不接納非本校人員參與,活動再度取消。
出版社的編輯周逸姑娘愁得一個頭兩個大,建議我取消鄭州站。
怎麼能取消呢?我微博上答應過讀者一定會去河南,自當言出必諾,不能不講義氣。
我自己掏錢租場地,鄭州7 Live House江湖救急,這是個大酒吧,能盛下六七百人。
周逸快哭了:哪兒有作家去酒吧開見面會的?太不嚴肅了。
我摸她的頭:乖,酒吧里見面多好玩兒啊,喝著酒唱著歌聊聊天,大家可以一邊聊聊文學一邊玩兒擊鼓傳花……或者,老鷹捉小雞。
她說:你玩兒心也太重了,注意點兒形象好不好?沒有作家會這麼搞。
我說拜託,我不是作家,我是個野生作家。
2015年4月22日,鄭州站“百城百校暢聊會2.0”如約舉辦。
7 Live House門前阻塞了一整條街,從河南各地趕來了四千多人……
多謝河南的讀者愛我。
我麻煩大了。
活動開始前幾個警察叔叔找到我:嫰這是要起義嗎?
他們緊張壞了,人手不夠,維持不了這麼多人的秩序。
按照慣例,活動規模這麼大,一旦秩序有問題,中途會被勒令停止,我會被喊去喝茶。
我不渴,不想喝茶。
我說我相信我的讀者的素質,也相信警察叔叔的能力……
他們瞅瞅我腦袋後面的小辮兒,集體嘆口氣,噔噔噔跑去維持秩序了。
活動從傍晚進行到午夜,出奇地順利,雖未能玩兒成老鷹捉小雞,但四千多人每個人都見了面簽了名握了手,彼此笑嘻嘻的。
握手握到最後,我感動壞了。
最久有排隊六個多小時的,但自始至終沒出現任何擁擠踩踏事故,秩序好得一B。
除了酒吧的工作人員之外,聽說還有不少讀者自發站出來幫忙維持秩序,這些志願者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關於鄭州我知道得不多……讓我再次擁抱你,鄭州。
午夜的鄭州,人群漸漸散去,我站在路邊,等著和最後一個人握手。
聽說也是個志願者。
聽說專程從開封趕來,幫了一個晚上的忙,喊啞了嗓子,水都沒喝一口。
……
突突突突,一輛飽經滄桑的摩托車停到我面前。
那個志願者摘下頭盔,花白的頭髮,膚色黝黑。
上車上車……他拍著後車座吆喝。
說好了的,俺請嫩吃燴麵。
遊牧民謠·靳松《孤鳥》
遊牧民謠·老武子《你如果》
後記
我自江湖來,雖走馬名利場、跨界媒體圈,略得虛名薄利,然習氣難改,行文粗拙,且粗口常有。若因此惹君皺眉,念在所記所敘皆是真實的故事、真實的心境,萬望方家海涵。
放心,我以後也不會改的。
有人說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須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我想,文學應該也一樣吧。
竊以為,所謂文學,終歸是與人性相關:發現人性、發掘人性、闡述人性、解釋人性、解構人性……乃至升華人性。千人千面,人性複雜且不可論證,以我當下的年紀、閱歷、修為次第,實無資格摁著“人性”二字開題,去登壇講法。
那就容我現一個自在相,嬉皮笑臉地給你們講講故事好了。
這是我的第三本書,十二個真實的江湖故事。
書名取自我發明的一句口頭禪——阿彌陀佛麼麼噠。
為什麼起這麼個奇怪的書名?
因為有妖氣。
戾氣即妖氣。
這個時代的妖戾之甚,甚比PM2.5。
懶得舉例子,不想虐心,莫來駁我,他身己身戾氣之乖張,你亦心知肚明。
有妖就除妖,除一點兒是一點兒,心不掃不淨。
那如何除、怎麼掃呢?
光指望大人先生們的良心發現嗎?哎呀我去,做夢吧你……
我說,我以前寫過這樣一段文字:
所謂朋友,不過是我在路上走著,遇到了你,大家點頭微笑,結伴一程。
緣深緣淺,緣聚緣散,該分手時分手,該重逢時重逢。
惜緣即可,不必攀緣。
同路人而已。
能不遠不近地彼此陪伴著,不是已經很好了嗎?
我說:自己說過的話,自己反倒忘了。
我說:總惦記著隨緣隨緣不攀緣,反倒忘記了惜緣……緣深緣淺天註定,但若不惜緣,如何隨緣?
我站起身來,轉身走開,一邊走,一邊伸出左臂。
“走吧,咱們回家,該幹嗎幹嗎去吧。”
胳膊一沉,撲啦啦啦的振翅聲。
(十一)
這篇文章寫於小屋,我正在寫。
此時此刻,午後的陽光慵懶,摸過窗欞躺在我腿上。
王繼陽在練琴,老謝在看書,小S在裁明信片。
大黑天也在。
我在碼字,它蹲在書架上吃肉。
小魯戴著頭盔,在餵它吃牛肉。
OK,40元錢又沒了。
門外很嘈雜,應該是逗B們又在玩兒老鷹捉小雞。
我今天穿的是跑鞋,我決定架起大黑天找他們玩兒去,現在就去。
……
好吧我又回來了,他們還是不帶我玩兒。
和上次一樣,他們還是扔了一塊磚頭過來。
算了,還是接著寫文章吧。
……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呢?
因為若干天前,大黑天蒞臨小屋,這段小善緣,已然發芽生葉。
小屋在五一街文治巷80號,木門,泥巴牆。
小屋若是個道場,大黑天就是護法。
若你來到小屋,請遵守大黑天的安保條例,和它結個善緣:
比如,拍照時別開閃光燈;比如,歌手唱歌時別喧譁;比如,別當著它的面兒提離別……
不信你就試試。
分分鐘往你腦袋上拉??。
大黑天和小屋的緣分,我不確定會終結於哪一天。
就像我和這個孩子氣的麗江,亦不知會緣止於哪一天。
未來未知歲月里的某一天,我終將告別我的族人們,終將告別我的小屋,告別大黑天。
終將鬆開雙手,和我的麗江說聲再見。
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我知道的。
但那些無常世事,能想通一點兒就會少難過一點兒,不是嗎?
緣深緣淺,緣聚緣散。
不攀緣,隨緣就好。
隨緣即當惜緣,惜緣即當隨緣。
阿彌陀佛麼麼噠。
心心念念,當作如是觀。
(十二)
2015年春,“百城百校暢聊會2.0”鄭州站,很虐心,多事多舛,幾欲夭折。
先是原定場地臨門掉鞋,臨時取消。
後是新場地校方沒通過審批,不接納非本校人員參與,活動再度取消。
出版社的編輯周逸姑娘愁得一個頭兩個大,建議我取消鄭州站。
怎麼能取消呢?我微博上答應過讀者一定會去河南,自當言出必諾,不能不講義氣。
我自己掏錢租場地,鄭州7 Live House江湖救急,這是個大酒吧,能盛下六七百人。
周逸快哭了:哪兒有作家去酒吧開見面會的?太不嚴肅了。
我摸她的頭:乖,酒吧里見面多好玩兒啊,喝著酒唱著歌聊聊天,大家可以一邊聊聊文學一邊玩兒擊鼓傳花……或者,老鷹捉小雞。
她說:你玩兒心也太重了,注意點兒形象好不好?沒有作家會這麼搞。
我說拜託,我不是作家,我是個野生作家。
2015年4月22日,鄭州站“百城百校暢聊會2.0”如約舉辦。
7 Live House門前阻塞了一整條街,從河南各地趕來了四千多人……
多謝河南的讀者愛我。
我麻煩大了。
活動開始前幾個警察叔叔找到我:嫰這是要起義嗎?
他們緊張壞了,人手不夠,維持不了這麼多人的秩序。
按照慣例,活動規模這麼大,一旦秩序有問題,中途會被勒令停止,我會被喊去喝茶。
我不渴,不想喝茶。
我說我相信我的讀者的素質,也相信警察叔叔的能力……
他們瞅瞅我腦袋後面的小辮兒,集體嘆口氣,噔噔噔跑去維持秩序了。
活動從傍晚進行到午夜,出奇地順利,雖未能玩兒成老鷹捉小雞,但四千多人每個人都見了面簽了名握了手,彼此笑嘻嘻的。
握手握到最後,我感動壞了。
最久有排隊六個多小時的,但自始至終沒出現任何擁擠踩踏事故,秩序好得一B。
除了酒吧的工作人員之外,聽說還有不少讀者自發站出來幫忙維持秩序,這些志願者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關於鄭州我知道得不多……讓我再次擁抱你,鄭州。
午夜的鄭州,人群漸漸散去,我站在路邊,等著和最後一個人握手。
聽說也是個志願者。
聽說專程從開封趕來,幫了一個晚上的忙,喊啞了嗓子,水都沒喝一口。
……
突突突突,一輛飽經滄桑的摩托車停到我面前。
那個志願者摘下頭盔,花白的頭髮,膚色黝黑。
上車上車……他拍著後車座吆喝。
說好了的,俺請嫩吃燴麵。
遊牧民謠·靳松《孤鳥》
遊牧民謠·老武子《你如果》
後記
我自江湖來,雖走馬名利場、跨界媒體圈,略得虛名薄利,然習氣難改,行文粗拙,且粗口常有。若因此惹君皺眉,念在所記所敘皆是真實的故事、真實的心境,萬望方家海涵。
放心,我以後也不會改的。
有人說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須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我想,文學應該也一樣吧。
竊以為,所謂文學,終歸是與人性相關:發現人性、發掘人性、闡述人性、解釋人性、解構人性……乃至升華人性。千人千面,人性複雜且不可論證,以我當下的年紀、閱歷、修為次第,實無資格摁著“人性”二字開題,去登壇講法。
那就容我現一個自在相,嬉皮笑臉地給你們講講故事好了。
這是我的第三本書,十二個真實的江湖故事。
書名取自我發明的一句口頭禪——阿彌陀佛麼麼噠。
為什麼起這麼個奇怪的書名?
因為有妖氣。
戾氣即妖氣。
這個時代的妖戾之甚,甚比PM2.5。
懶得舉例子,不想虐心,莫來駁我,他身己身戾氣之乖張,你亦心知肚明。
有妖就除妖,除一點兒是一點兒,心不掃不淨。
那如何除、怎麼掃呢?
光指望大人先生們的良心發現嗎?哎呀我去,做夢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