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蜀報》記者趕到司徒府,許靖介紹說:「我們又有了一個新的計劃,已經派人到歐羅巴的威尼斯國考察,我們要把成都變成威尼斯那樣的旅遊城市,我們馬路上的水一點也不比威尼斯少,這個條件不加以利用,變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實在是暴殄天物,老百姓是不會答應的。」

  成都立刻投入了緊張的『東方威尼斯計劃大會』的籌備當中,他們計劃用三年時間,將成都變成一座新興的旅遊城市。

  皇帝劉禪看了許靖的計劃,高興地說:「太好了,丞相擾了我詠雪的興致,這下我可以詠水了,哈哈。」

  本事的副作用

  諸葛家一共有三兄弟,即老大諸葛瑾、老二諸葛亮和老三諸葛均,他們還有一個族弟叫諸葛誕。這四兄弟中,自然是諸葛亮本事最大,諸葛瑾和諸葛誕次之,最沒本事的是諸葛均。

  史料記載,諸葛均只是在諸葛亮成為蜀國丞相後,掛名做了個長水校尉,就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我們可以想像,諸葛均應該是有幾畝薄田度日,快樂地終老一生,而他的三個本事很大的兄弟,最多到第二代,都得到了暴卒的下場。

  諸葛亮自己就不用說了,鞠躬盡瘁了一生,後人評價說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他的兒子諸葛瞻和孫子諸葛尚在綿竹一戰中死在鄧艾之手。而諸葛瑾自己雖然得到了善終,但他的兒子諸葛恪卻是在正當盛年之時,被吳主設計殺死。諸葛誕在魏國做官,因為諸葛亮的原因,一直得不到重用,諸葛亮死後,才封了高平侯,總攝兩淮軍馬。可惜後來魏國的政事都歸了司馬家,諸葛誕忠於魏國,竟然被司馬昭所殺,被滅了三族,只其子諸葛靚不知所終。

  如果僅僅從諸葛家諸人的下場來看,我們說「本事」這東西,越大越對個人有害應該是不會錯的。

  其實,這裡還漏了一個關鍵人物,就是諸葛瑾的二兒子諸葛喬。

  諸葛亮早年沒有生育,諸葛瑾便將諸葛喬過繼到了他的名下,諸葛亮也把諸葛喬當成了自己的嫡長子。

  建興五年,諸葛亮在給諸葛瑾的信里寫道:「諸葛喬本來應該回到成都,但現在諸將的孩子都在外轉運軍資,我覺得大家應該同榮共辱,所以派他帶兵五六百,和大家一起在谷中工作。」

  這個諸葛喬是諸葛瑾和諸葛亮兩個大人物的兒子,不得不成為勞動模範,為父輩爭光,不到第二年,就活活累死。如果說,本文第二段概括了諸葛家全體的悲慘命運的話,那諸葛喬就是這種悲慘的集中體現——父輩的能耐居然成了他早夭的根源。

  諸葛瑾的大兒子諸葛恪七歲那年,孫權宴飲的時候拿諸葛瑾的長臉開玩笑,牽來一頭驢,上寫「諸葛子瑜(諸葛瑾的字)」四個大字,諸葛恪拿起支筆,在後面添上了「之驢」。孫權大喜,將驢賞給了他。

  諸葛瑾感嘆道:這孩子聰明外露,不是保家的人啊。

  沒想到一語成讖,諸葛家有本事的人一個都沒保住,不得不讓人嘆息命運的無常。

  難乎為官

  英雄豪傑總是和普通人有所不同,比如徐庶,也就是化名單福的,就曾經做出過許多英雄豪傑才肯做的事。首先,他殺過人,英雄豪傑總是要殺人的,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就不用一一列舉了;他逃跑,關羽早年也是殺了人逃離家鄉的;他披髮塗面,讓人看不清自己是誰,這個活兒著名的刺客聶政就做過,另一個也著名的刺客高漸離也幹過……可見英雄豪傑又總是有相通之處的。

  徐庶年輕的時候是個俠客,後來殺了人逃走做不成俠客了,遍訪名士,學了很多本事才化名出來做事。他在劉備手下做軍師,在曹操手下則做到右中郎將,這是一個省部級的官,做到這兒頗有難度。

  徐庶也是經過無數次痛苦掙扎,才放棄俠客夢,決定做名士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認識到做俠客實在太危險了,無論什麼樣的大俠,總會有人盯著,不停地被迫比武;而做名士,只要會擺POSE,就不但沒什麼危險,還大大地有好處。

  建安十二年,在荊州,徐庶認識了劉備,並且幫助劉備打了幾個漂亮的戰役,深得劉備賞識。但曹操手下謀士程昱設計,學了徐庶他媽的字體,寫信把徐庶騙到了許昌。徐庶他媽喜歡劉備,不喜歡曹操,見兒子這麼容易上當,一氣之下自縊而死。

  徐庶羞愧之餘,非常後悔,後來出山的諸葛亮吸取了徐庶的教訓,早早地把家屬搬到曹操找不到的地方,就安全多了。

  晚年的徐庶,經常夢見自己的母親,整天陷在深深的自責當中。他也聘了先生,教導自己的兒子們讀書作文,但堅決反對孩子們出去做官,用他的話說就是:做官有什麼好?你老爸我官做得夠大了吧?還是保不住自己的媽啊。除非能做到曹操那樣的天下第一人,不然就不如做個富家翁的好。

  他的兒孫對他非常孝順,都依了他的話在家務農,但徐庶恐怕忘記了,就是曹操自己,也沒能保住老爸,還不是被人殺掉了?不但沒保住老爸,連做了皇帝的子孫都被司馬家的人欺負得人不人鬼不鬼嘛。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做多大的官啊。

  那年,徐庶離開劉備的時候,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在路過諸葛亮家的時候,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他,諸葛亮怒道:「你這不是出賣我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