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總是不聽我的話,我的話他總是不聽。」趙雲向劉備哭訴道。

  這是建安五年,趙雲在古城縣和劉備正式匯合,從這個時候起,趙雲成了劉備的人。而在那之前,趙雲是一個山賊。晚年的趙雲很後悔自己這段經歷,雖然在山上只呆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但他的山賊出身再也改不掉了。

  趙雲的檔案上這樣記載:趙雲,常山人。先隨公孫瓚,後上山為賊。建安五年,歸順劉備。

  趙雲向劉備哭訴的那個「他」,自然是公孫瓚。趙雲始終認為,公孫瓚敗給袁紹,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聽從他的計策。

  聽了趙雲的話,劉備良久無語,趙雲又哭訴道:「他對我實在太狠心了,我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他好?沒想到他在出征的時候竟然不讓我做先鋒而是做後隊……嗚嗚……」

  劉備安慰地摟過趙雲的肩膀,柔聲說道:「沒事啦,別哭啦。公孫瓚雖然死了,不是還有我嘛。他不聽你的話是他沒有福氣,天啊,我真幸運,如果他聽了你的話,現在我又怎麼能得到你呢?」

  趙雲破涕為笑,道:「也是,你得為我負責啊。」

  劉備忙不迭地保證:「放心,你放心。日後一定封你為大將軍,封公封侯。」

  「這些我倒不在乎,」趙雲道,「只要能和你在一起,什麼公啊侯啊我統統不放在眼裡。」

  「我知道,」劉備道,「其實,第一次看到你的時候,我就想,一定要把你拉到我身邊來。沒有你的日子我吃嘛嘛不香。我總是在想你的眼睛……」

  「是嗎?」趙雲懷疑地問,「我對你真的那麼重要嗎?其實你要說句話,我早離開公孫瓚和你在一起了。」

  劉備睜大眼睛,道:「我恨啊,但沒辦法,我跟公孫瓚也是哥兒們,怎麼能搶他的人呢?現在一切都好了。不如咱們撮土為香,永結同心如何?」

  趙雲幽幽地道:「可是,你不是早就和關羽張飛撮過土了嗎?」

  劉備急赤白臉地為自己辯解:「那時候我不是不認識你嘛,要是認識你,咱們就是四兄弟了。」

  趙雲道:「其實幾兄弟我也不在乎,你只要明白我的心就好。」

  劉備道:「我明白你的心,我也為我自己的心。」

  兩個人默默對視了許久許久,一起跪倒,心有靈犀,同向天地禱告,從此親如一家。

  YOYO測試

  建安五年,劉備在古城開始了自己新的旅程。此時,劉備手下文官有孫乾、簡雍、糜竹,武將有張飛、關羽、趙雲、糜芳、周倉、關平、劉封。他覺得,自己雖然還算是流寇,但在北方,比自己實力強的不流的「寇」不是已經被消滅,就是正在激戰中,自己總能在夾縫中尋找到一條符合自己特色的道路出來。

  他決定在古城徵兵。

  劉備徵兵的消息在古城一披露,立即引起了一陣騷動,古城是小城,老百姓兵荒馬亂之下生活十分艱難,有了當兵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上到六十歲的老大爺,下到十四歲的小孩子,無不走到徵兵站要求從軍。

  「這怎麼辦?」劉備召開會議,同大家商量,「如果都當了兵,地肯定撂荒了。沒有了糧食,我們怎麼打仗?」

  「我們只要身體好的青壯年,太老的太小的都不能要。」張飛嚷嚷道。

  「太醜的也不能要。」趙雲嘟噥了一句。

  「丑點倒沒關係,」關羽說,「上了戰場就算不會打也能嚇唬嚇唬敵人,還是按年齡限制一下吧。」

  「有道理,」孫乾說,「不過古城的戶口檔案上次被一把火燒光了,還真不好分辨年齡。」

  「我有個主意,」簡雍說,「在袁紹那裡,我看到他們徵兵。在一個大木頭架子下拴一根繩子,繩子底下系一個大筐,讓應徵的人坐在筐里,再派兩個人站在兩邊把筐悠起來,悠兩下還不頭暈的人就算合格。這個辦法又簡單又有效,省卻了不少麻煩。」

  「真是個好辦法,悠一下,再悠一下,用不了半分鐘就搞掂了。」關羽贊成道。

  「不過有個問題,」張飛疑惑,「要是來個老頭也能通過這個測試,難道也讓他當兵?」

  劉備總結道:「老頭也無所謂啊,能通過就說明身體好,身體好就能當兵。我們只使用這一個標準,不要說老頭,就是老太太,只要能上戰場,就是我們的兵。」

  簡雍的議案就這麼通過了,為了通俗易懂,劉備將這個測試方式簡稱為「悠悠測試」。經過「悠悠測試」,劉備在小小的古城縣招募到精兵兩千餘人,開始了他人生又一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一千多年後,中國足球協會繼承了「悠悠測試」法,來檢測足球運動員的體能,不過為了顯得有洋味,他們把「悠悠測試」改成了「YOYO測試」而已。

  小城故事

  建安五年,劉備等人在古城縣休養生息,為尋找下次機會做準備。劉備心裡很清楚,北方的曹操袁紹都已經對自己恨之入骨了,想要生存,肯定要從南面想辦法。他看中了荊州,荊州沃野千里,劉表又是一個面瓜,劉表統治荊州,就像一個五歲的孩子拿著塊肥肉在狼群里散步。而劉備自己,要做的當然就是狼群中出爪最快的那隻。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劉備很明白這個道理,想要得到荊州,一定要先投靠劉表,再尋找機會。想投靠劉表,第一步,當然是要儘可能地壯大自己——沒人會重視一個毫無實力的投靠者,袁紹當初不重視劉備,那麼劉表也不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