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恐怖、害羞的情緒交集之下,蘇菲又不期然地拿她可憐的哲學老師當靶子。由於剛才在玄關處發現那張明信片,蘇菲現在的思緒是一片混亂。

  “不要這麼容易激動,孩子。”艾伯特說,一面把門關上。

  “你看這張明信片!她說,一面把信交給他,好像他應該負責似的。

  艾伯特看完信後搖搖頭。

  “他愈來愈無所忌憚了。說不定他是利用我們做為他女兒的生日娛樂。”

  說完後他將明信片撕成碎片,丟進字紙簍中。

  “信上說席德丟了她的十字架。”蘇菲說。

  “我看到了。”

  “那個十字架被我發現了,就是那一個,放在我家的枕頭下面。

  你知道它怎麼會在那裡嗎?”

  艾伯特嚴肅地看著她的眼睛,“這件事看起來也許很吸引入,但只是他不費一點力氣就能玩的小把戲罷了。我們還是集中精神來看那隻被魔術師從宇宙的禮帽中拉出來的大白兔吧!”

  他們進入客廳。那是蘇菲所見過的最不尋常的房間之一。

  這是一間寬敞的閣樓,四邊的牆壁略微傾斜。強烈的陽光透過其中一面的窗戶瀉滿了整個房間。另外一扇窗戶則開向市區,蘇菲可以從這裡看到舊市區里所有房子的屋頂。

  但是最讓蘇菲驚訝的還是房間裡擺滿了各種年代的家具器物。有一張三十年代的沙發,一張二十世紀初期的舊書桌和一把看起來有幾百年歷史的椅子。除了家具之外,還有各式各樣古董,不管是實用的還是裝飾的,統統凌亂地放在架子上或柜子里,包括古老的時鐘與花瓶、研缽和蒸餾器、刀子和娃娃、羽毛筆和書擋、八分儀和六分儀、羅盤和氣壓計等。有一整面牆放滿了書,而且都不是那些可以在書店裡看到的書,出版的年代橫跨數百年。另外一面牆則掛滿了素描與圖畫,有些是最近幾十年的,但大多數都是非常古老的作品。此外,每面牆上都掛有很多古老的圖表與地圖。從圖上挪威的大小與位置看來,這些地圖並不很精確。

  有好幾分鐘的時間,蘇菲只是站在那兒,沒有說話。她東張西望了一陣子,直到她從各個角度把這個房間看過為止。

  “你這裡搜集的舊垃圾可真多!”

  “你又來了。這個房間裡保存的是幾百年的歷史文物。應該不算是垃圾吧?”

  “你是開古董店的嗎?”

  艾伯特的表情幾乎有點痛苦。

  “我們不能讓自己被歷史的浪潮沖走,總得有人收拾河岸邊留下來的東西。”

  “這話很奇怪。”

  “是很奇怪,但卻一點不假。孩子,我們並不只活在我們所屬的時代里,我們身上也扛著歷史。不要忘記你在這個房間內看到的每一樣東西都曾經是嶄新的。那個十六世紀的木娃娃也許是為了某個五歲女孩的生日做的,而製造的人也許就是她年老的祖母……然後小女孩長成了青少年,然後成年了,結婚了,也許也生了一個女兒,後來她把木娃娃傳給女兒,自己則漸漸老去,有一天就死了。

  雖然她活了很久,但總還是難免一死,從此一去不返。事實上她只是來到人間短暫一游罷了。但是她的娃娃——你看,現在卻放在那個架子上。”

  “經過你這麼一說,每一件事情都顯得悲傷而嚴肅。”

  “生命本來就是悲傷而嚴肅的。我們來到這個美好的世界裡,彼此相逢,彼此問候,並結伴同遊一段短暫的時間。然後我們就失去了對方,並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們突然莫名其妙的來到世上一般。”

  “我可以問你一件事嗎?”

  “我們不再玩捉迷藏的遊戲了。”

  “你為什麼會搬到少校的小木屋?”;“為了縮短我們之間的距離呀!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全憑通信聯絡。我知道那時小木屋剛好是空的。”

  “所以你就搬進去了!”

  “沒錯。”

  “那或許你也可以告訴我席德的爸爸是如何知道你在那裡的。”

  “如果我說的沒錯,每一件事情他都知道。”

  “但我還是不懂你怎麼有辦法讓郵差跑到森林裡面去送信!”

  艾伯特淘氣地笑了一下。

  “即使那樣的事情,對席德的父親來說也算不了什麼,只不過是個小把戲,妙手一揮就成了。我們現在可能正受到全世界最嚴密的監視。”

  蘇菲頓時覺得一股怒氣往上升。

  “要是讓我碰上他,一定把他的眼珠子挖出來。”

  艾伯特走到房間的另外一邊,坐在沙發上。蘇菲跟著他,也坐在一張寬大的扶手椅上。

  “只有哲學可以使我們更接近席德的父親。”他終於說。“今天我要跟你談文藝復興時期。”

  “快說吧!”

  文藝復興

  “在聖多瑪斯的時代過後不久,原本團結一致的天主教文化開始出現分裂的現象。哲學與科學逐漸脫離教會的神學,使得宗教生活與理性思考之間的關係變得比較自由。當時有愈來愈多人強調人們不能透過理性與天主溝通,因為天主絕對是不可知的。對人來說,最重要的事不是去了解神的奧秘,而是服從神的旨意。”

  “嗯。”

  “既然宗教與科學的關係已經變得較為自由,新的科學方法與新的宗教狂熱於是逐漸產生。在這種環境下,十五與十六世紀發生了兩大變動,就是文藝復興運動與宗教改革運動。”

  “我們可不可以一個一個來?”

  “所謂文藝復興運動是指十四世紀末期起文化蓬勃發展的現象,最先開始於義大利北部,並在十五與十六世紀期間迅速向北蔓延。”

  “你不是告訴我‘文藝復興’這個字是表示‘重生’的意思嗎?”

  “沒錯。它是指古代藝術與文化的再生。另外我們也說它是‘人道主義的復興’,因為在漫長的中世紀,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從神的觀點來解釋,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一切又重新以人為中心。當時的口號是‘回歸本源’,所謂本源主要是指古代的人文主義。

  “在文藝復興時期,發掘古代的經卷典籍幾乎成為一種大眾休閒活動,學習希臘文也變成時髦的玩意。當時的人認為,修習希臘的人文主義有教導與啟發的功能,它除了可以使人了解古代的思想文化之外,也可以發展他們所謂的‘人的特質’。他們認為:‘馬生下來就是馬,但人要做為一個人,還需要靠後天慢慢的培養。’”

  “我們一定要受教育才可以成為一個人嗎?”

  “是的,當時的人觀念確是如此。不過在我們詳談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理念之前,我們必須大略了解一下文藝復興時期的政治與文化背景。”

  艾伯特從沙發上起身,開始在房間裡踱步。過了一會,他停下來,指著架子上放著的一件古代儀器。

章節目錄